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息诤因缘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赵宋施护译。中阿含周那经之别译。
纳息
【佛学大辞典】
(杂语)旧婆沙论谓之跋渠Varga,新婆沙论谓为纳息。玄应音义十五曰:「跋渠,此译部类。」纳息者,同一之义类于一处纳受止息之义也。
智息入
【佛学大辞典】
(术语)十六特胜之一。于数息观觉照入息分明也。
勤息
【佛学大辞典】
(术语)梵语沙门之译名。勤行众善止息诸恶之义。(参见:沙门)
【佛学常见辞汇】
梵语沙门,华译勤息,即勤修众善和止息诸恶之义。
鼻息
【佛学大辞典】
(术语)二十五圆通之一。
【三藏法数】
鼻息即鼻识也。谓孙陀罗难陀,从佛出家,虽具戒律,心多散动。世尊教其观鼻端白,遂观鼻中之气,出入如烟,身心内明,圆洞虚净,烟相渐消,鼻息成白,心开漏尽,诸出入息,化为光明,照十方界,即得圆通。故云我以消息,息久发明,明圆灭漏,斯为第一。(梵语孙陀罗难陀,华言好爱欢喜。漏尽者,生死之漏断灭也。明圆灭漏者,真性明了圆融,灭诸有漏也。)
增息
【佛学大辞典】
(术语)增益息灾也。以名加持祈祷之功能。
数息门
【佛学大辞典】
(术语)六妙门之一。(参见:妙门)
【佛学常见辞汇】
六妙门之一。
【三藏法数】
数息者,修行之人,调和气息,不涩不滑,安详徐数,从一至十,摄心在数,不令驰散。盖欲界众生,心多驰动,粗散难摄,故须数息制其散乱,是为入定之要,故以数息为初门也。
数息观
【佛学大辞典】
(杂语)五停心观之一。数出入之息,停止心想散乱之观法。梵名,阿那波那。(参见:阿那波那)
【佛学常见辞汇】
默数呼吸的出入以停止心想散乱的观法,为五停心观之一。
阿那波那
【佛学大辞典】
(术语)A^na%pa%na,旧称安般,安那般那,阿那般那。新称阿那波那,阿那阿波那。译曰数息观。数出息入息镇心之观法名。大乘义章十二曰:「安那般那观,自气息系心数之,勿令忘失,名数息观。」安般守意经曰:「安名出息,般名入息。」智度论慧影疏六曰:「阿那般那者,阿那名出息,般那名入息。」慧琳音义二十六曰:「阿那波那,此云数息观。」旧俱舍十六曰:「若风向身入,名阿那。若风背身出,名波那。」俱舍论二十二曰:「言阿那者,谓持息入,是引外风令入身义。阿波那者,谓持息出,是引内风令出身义。」同光记二十二曰:「阿那,此云持来。阿波那,此云遣去。」
静息
【佛学大辞典】
(天名)梵名琰魔。译为静息。琰魔之方便,以静人之罪,息人之罪也。(参见:琰魔)
琰魔
【佛学大辞典】
(天名)Yama-ra%ja,又作炎摩、燄摩、阎魔、琰摩、爓魔、阎摩罗、阎摩罗社、琰摩逻阇、阎罗等。译曰缚。缚罪人之义。又曰双世。彼于世中,常受苦乐二报之义。又曰双王。兄妹二人并王之义。又曰平等王。平等治罪之义。地狱之总司也。玄应音义二十一曰:「燄摩或作琰摩,声之转也。旧云阎罗,又云阎摩罗,此言缚,或言双世也。谓苦乐并受,故云双世,即鬼官总司也。又作夜磨卢迦,亦作阎摩罗社。阎摩,此云双。罗社,此云王。兄及妹,皆作地狱王。兄治男事,妹理女事,故曰双王。」慧琳音义五曰:「爓摩梵语,鬼趣名也。义翻为平等王,此司典生死罪福之业,主守地狱八热八寒,及以眷属诸小狱等。役使鬼卒,于五趣中,追摄罪人,捶拷治罚,决断善恶,更无休息。故三启经云:将付琰魔王,随业而受报,胜因生善道,恶业堕泥犁,即其事也。」又译曰遮止。止罪恶不使更造之义。又曰诤息,息诤息恶之义。慧苑音义上曰:「阎罗,具正云琰魔逻阇。此云遮止。谓遮止罪人,不更造罪。」俱舍光记八曰:「琰魔王,旧云阎逻者,讹也。琰魔,此云诤息。谓犯罪人,不自知过,于苦不忍,违拒狱卒,更造过罪。由王示语,便知己罪,意分而受,息诤息罪。皆由王故,故名诤息。」瑜伽伦记十六曰:「燄摩即本地分曰静息王,静息诸罪也。」俱舍论十一曰:「琰魔王使诸逻刹娑掷诸有情置地狱者。」【又】密教摄之于天部。金刚界曼陀罗之第一根本成身会,及第二羯磨会中外金刚部二十天之一。又胎藏界曼陀罗以为第十二外金刚部院之一众。
苏息处
【佛学大辞典】
(术语)谓小乘所说灰身灭智之涅槃。胜鬘经曰:「言阿罗汉辟支佛观察解脱四智究竟得苏息处者,亦是如来有馀不了义说。」同宝窟中末曰:「苏息处者,灰身灭智身永寂之处也。」
喘息
【佛学常见辞汇】
禅定时,呼出吸进的气很粗。
四种相──息有四种相
【三藏法数】
(出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息即鼻中出入之气也。谓坐禅之人,若欲摄心入定,必先行数息之法。息有四种不同,故须拣其粗而守其细也。
〔一、风〕,谓鼻中之气,出入有声,为风。坐禅之人,若依之而数,则心散难调,故须拣而不用也。
〔二、喘〕,谓鼻中之气,虽无声相,而结滞不通者,为喘。坐禅之人,若依之而数,则心结难定,故须拣而不用也。
〔三、气〕,谓鼻中之气,虽无风、喘之相,而出入不细者,为气。坐禅之人,若依之而数,则心劳难定,故须拣而不用也。
〔四、息〕,谓鼻中之气,无前三种粗相,而出入绵绵,若存若亡者,为息。坐禅之人,依之而数,则资神安隐,情抱悦豫,其心易定,故须守而不舍也。
数出入息先苦后乐
【三藏法数】
谓人不辞劳苦,数出入息,自然摄诸散乱,心得寂静,安住正理,与定相应;由此證于道果,而得涅槃之乐,故名数出入息先苦后乐。
【三藏法数】
谓鼻中之气,无前三种粗相,而出入绵绵,若存若亡者,为息。坐禅之人,依之而数,则资神安隐,情抱悦豫,其心易定,故须守而不舍也。
多散众生数息观
【三藏法数】
谓心多散乱之人,当用数息观治之。数息者,以鼻中出入之息,或数出息,或数入息,端心正念,从一至十,不多不少,周而复始,令心不散乱。故云多散众生数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