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58 【介绍】: 明广东乐昌人,字润禧。正统十三年进士。授户科给事中。忠鲠自持,上疏请录死难诸臣,后又上疏劾罢乐昌河泊所及减桑丝红船税额。全粤诗·卷一○六
白莹(一四一三——一四五八),字润禧。乐昌人。明英宗正统十三年(一四四八)进士,官户科给事中。民国《乐昌县志》卷二三有传。维基
白莹(15世纪—15世纪),字宏德,广东韶州府乐昌县人。白莹是洪武二十九年举人白思谦之孙,正统九年(1444年)中举人,十三年(1448年)成进士,获授户科给事中,曾上疏录用死难大臣后裔,又曾上疏裁减官员以节省粮储、将纳桑折现入赋税解决民困与重申洪武年间旧典制优恤官员,让县人称颂其恩德,六科奏草多出自他手,单年代久远没有流传,死后入祀乡贤祠。
恩德
【佛学大辞典】
(术语)施恩惠于他之德也。大日经六曰:「常念恩德,生渴仰心。」心地观经八曰:「佛于众生,有大恩德。」如来三德之一。(参见:三德)
【三藏法数】
谓如来乘大愿力,救护众生,犹如赤子,是为恩德。
(术语)施恩惠于他之德也。大日经六曰:「常念恩德,生渴仰心。」心地观经八曰:「佛于众生,有大恩德。」如来三德之一。(参见:三德)
【三藏法数】
谓如来乘大愿力,救护众生,犹如赤子,是为恩德。
三德
【佛学大辞典】
(名数)涅槃经所说大涅槃所具之三德:一、法身德,为佛之本体,以常住不灭之法性为身者。二、般若德,般若译曰智慧,法相如实觉了者。三、解脱德,远离一切之系缚,而得大自在者。此三者各有常乐我净之四德,故名三德。而此三德,不一不异,不纵不横,如伊字之三点,首罗之三目,称为大涅槃之秘密藏。涅槃经二曰:「我今当令一切众生及以吾子四部之众悉皆安住秘密藏中,我亦复当安住是中入于涅槃,何等名为秘密之藏?犹如伊字三点,若并则不成伊,纵亦不成。如魔醯首罗面上三目乃得成伊三点,若别亦不得成。我亦如是,解脱之法亦非涅槃,如来之身亦非涅槃,摩诃般若非涅槃,三法各异亦非涅槃。我今安住如是三法为众生故名入涅槃,如世伊字。」【又】诸佛自利利他之三德:一、智德,破一切之无知而具无上菩提者。二、断德,断一切之烦恼而具无上涅槃者。此二者属于自利。三、恩德,具大悲而救济一切众生者。是利他之德也。俱舍论之归敬颂举此三德以赞佛。【又】诸佛因果之三德:一、因圆德,三大劫之修行圆满者。二、果圆德,智断等之诸总圆满者。三、恩圆德,度一切众生而使解脱者。俱舍论二十七曰:「诸有智者,思惟如来三种圆德,深生爱敬。其三者何?一因圆德,二果圆德,三恩圆德。」【又】数论所说自性谛之三德:一、萨埵Sattva,勇健之德。二、刺阇Rajas,尘坌之德。三、答摩Tamas,闇钝之德。通常呼为喜忧闇。自性有此三德,故生种种善恶好丑之法。唯识述记一本曰:「问:自性云何能与诸法为生因也?答:三德合故,能生诸谛。」
【佛学常见辞汇】
1。法身德、般若德、解脱德。法身德是佛常住不灭的法性身无不周遍;般若德是佛的智慧无量无边;解脱德是佛所證得的最胜妙法,能够化度一切众生而自在无碍。2。智德、恩德、断德。智德是佛的智慧深广,无所不知,无所不见,号称一切智人;恩德是佛的慈悲广大,誓度一切众生,无党无偏,三界六道众生,有缘莫不蒙度;断德是佛将一切的烦恼断除,清净无为,解脱自在。
【佛学次第统编】
凡夫具惑业苦三缚,大圣则具三德,如涅槃经说大涅槃所具之三德:
一、法身德 佛之本体,身有常住不灭之法性者。
二、般若德 般若译作智慧,法相实觉了者。
三、解脱德 远离一切之系缚,得大自在者。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疏)
〔一、恩德〕,谓如来乘大愿力,救护众生,犹如赤子,是为恩德。
〔二、断德〕,断德亦名解脱。谓如来断除一切烦恼惑业,净尽无馀,是为断德。
〔三、智德〕,智即智慧。谓如来以平等智慧,照了一切诸法,圆融无碍,是为智德。
【三藏法数】
(出金光明经玄义)
法身、般若、解脱是为三,常乐我净是为德。(常即不迁不变,乐即安隐寂灭,我即自在无碍,净即离垢无染。佛以此四者为德也。)
〔一、法身德〕,法即轨法,谓诸佛由轨法而得成佛,故名法身。此之法身,在诸佛不增,在众生不减。众生迷之而成颠倒,诸佛悟之而得自在。迷悟虽殊,体性恒一,具足常乐我净,是名法身德。
〔二、般若德〕,梵语般若,华言智慧。谓佛究竟始觉之智,而能觉了诸法不生不灭,清净无相,平等无二,不增不减,具足常乐我净,是名般若德。
〔三、解脱德〕,不系名解,自在名脱。谓佛永离一切业累之缚,得大自在,具足常乐我净,是名解脱德。
(名数)涅槃经所说大涅槃所具之三德:一、法身德,为佛之本体,以常住不灭之法性为身者。二、般若德,般若译曰智慧,法相如实觉了者。三、解脱德,远离一切之系缚,而得大自在者。此三者各有常乐我净之四德,故名三德。而此三德,不一不异,不纵不横,如伊字之三点,首罗之三目,称为大涅槃之秘密藏。涅槃经二曰:「我今当令一切众生及以吾子四部之众悉皆安住秘密藏中,我亦复当安住是中入于涅槃,何等名为秘密之藏?犹如伊字三点,若并则不成伊,纵亦不成。如魔醯首罗面上三目乃得成伊三点,若别亦不得成。我亦如是,解脱之法亦非涅槃,如来之身亦非涅槃,摩诃般若非涅槃,三法各异亦非涅槃。我今安住如是三法为众生故名入涅槃,如世伊字。」【又】诸佛自利利他之三德:一、智德,破一切之无知而具无上菩提者。二、断德,断一切之烦恼而具无上涅槃者。此二者属于自利。三、恩德,具大悲而救济一切众生者。是利他之德也。俱舍论之归敬颂举此三德以赞佛。【又】诸佛因果之三德:一、因圆德,三大劫之修行圆满者。二、果圆德,智断等之诸总圆满者。三、恩圆德,度一切众生而使解脱者。俱舍论二十七曰:「诸有智者,思惟如来三种圆德,深生爱敬。其三者何?一因圆德,二果圆德,三恩圆德。」【又】数论所说自性谛之三德:一、萨埵Sattva,勇健之德。二、刺阇Rajas,尘坌之德。三、答摩Tamas,闇钝之德。通常呼为喜忧闇。自性有此三德,故生种种善恶好丑之法。唯识述记一本曰:「问:自性云何能与诸法为生因也?答:三德合故,能生诸谛。」
【佛学常见辞汇】
1。法身德、般若德、解脱德。法身德是佛常住不灭的法性身无不周遍;般若德是佛的智慧无量无边;解脱德是佛所證得的最胜妙法,能够化度一切众生而自在无碍。2。智德、恩德、断德。智德是佛的智慧深广,无所不知,无所不见,号称一切智人;恩德是佛的慈悲广大,誓度一切众生,无党无偏,三界六道众生,有缘莫不蒙度;断德是佛将一切的烦恼断除,清净无为,解脱自在。
【佛学次第统编】
凡夫具惑业苦三缚,大圣则具三德,如涅槃经说大涅槃所具之三德:
一、法身德 佛之本体,身有常住不灭之法性者。
二、般若德 般若译作智慧,法相实觉了者。
三、解脱德 远离一切之系缚,得大自在者。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疏)
〔一、恩德〕,谓如来乘大愿力,救护众生,犹如赤子,是为恩德。
〔二、断德〕,断德亦名解脱。谓如来断除一切烦恼惑业,净尽无馀,是为断德。
〔三、智德〕,智即智慧。谓如来以平等智慧,照了一切诸法,圆融无碍,是为智德。
【三藏法数】
(出金光明经玄义)
法身、般若、解脱是为三,常乐我净是为德。(常即不迁不变,乐即安隐寂灭,我即自在无碍,净即离垢无染。佛以此四者为德也。)
〔一、法身德〕,法即轨法,谓诸佛由轨法而得成佛,故名法身。此之法身,在诸佛不增,在众生不减。众生迷之而成颠倒,诸佛悟之而得自在。迷悟虽殊,体性恒一,具足常乐我净,是名法身德。
〔二、般若德〕,梵语般若,华言智慧。谓佛究竟始觉之智,而能觉了诸法不生不灭,清净无相,平等无二,不增不减,具足常乐我净,是名般若德。
〔三、解脱德〕,不系名解,自在名脱。谓佛永离一切业累之缚,得大自在,具足常乐我净,是名解脱德。
有恩德意
【三藏法数】
谓菩萨修行,常行六度之行,利益一切众生,虽见彼于我有大恩德,而不见自身于彼有恩,是名菩萨有恩德意。
谓菩萨修行,常行六度之行,利益一切众生,虽见彼于我有大恩德,而不见自身于彼有恩,是名菩萨有恩德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