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辭典》:疑怪 拼音:yí guài
1.难怪,心中的怀疑得到解答。宋。晏殊 〈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词:「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元。白朴《梧桐雨》第二折:「惯纵的个无徒禄山,没揣的撞过潼关,先败了哥舒翰,疑怪昨宵向晚,不见烽火报平安。」
2.怀疑、不信任。《刘知远诸宫调。第一一》:「金印奴家紧藏著,休疑怪不与伊呵,又怕是脱空谩吓我。」元。李文蔚《圯桥进履》第二折:「我欲赍发贤士,进取功名。诚恐贤士有疑怪之心。」也作「怪疑」。
2.怀疑、不信任。《刘知远诸宫调。第一一》:「金印奴家紧藏著,休疑怪不与伊呵,又怕是脱空谩吓我。」元。李文蔚《圯桥进履》第二折:「我欲赍发贤士,进取功名。诚恐贤士有疑怪之心。」也作「怪疑」。
《漢語大詞典》:魁诡(魁詭)
犹怪诞。 唐 张彦远 《历代名画记·阎立本》:“折旋矩度,端簪奉笏之仪;魁诡譎怪,鼻饮头飞之俗;尽该毫末,备得人情,二 阎 ( 唐 阎立德 、 阎立本 )同在上品。”
分類:怪诞
《漢語大詞典》:谲怪(譎怪)
(1).奇异怪诞。《易·睽》“睽孤” 三国 魏 王弼 注:“至睽将合,至殊将通,恢诡譎怪,道将为一。” 唐 张彦远 《历代名画记·论画六法》:“故 韩子 曰:狗马难,鬼神易,狗马乃凡俗所见,鬼神乃譎怪之状。斯言得之。” 刘大杰 《中国文学发展史》第四章第四节:“ 刘勰 在《辨骚》一文里,说 屈原 诸作,有诡异、谲怪、狷狭、荒淫四事异于经典,不知道这正是 屈原 的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特色。”
(2).诡诈。《新唐书·裴延龄传》:“ 延龄 资苛刻,又劫于利,专剥下附上,肆骋譎怪。” 明 唐顺之 《与洪方洲书》:“ 扬子云 闪缩譎怪,欲説不説,不説又説,此最下者,其心术亦略可知。”
(2).诡诈。《新唐书·裴延龄传》:“ 延龄 资苛刻,又劫于利,专剥下附上,肆骋譎怪。” 明 唐顺之 《与洪方洲书》:“ 扬子云 闪缩譎怪,欲説不説,不説又説,此最下者,其心术亦略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