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应病(應病)
唐 时传说中的一种怪病,患者说话,体内即有应声。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一:“ 洛州 有士人患应病,语即喉中应之。” 唐 刘餗 《隋唐嘉话》卷中:“有患应病者,问医官 苏澄 ,云:‘自古无此方。今吾所撰《本草》,网罗天下药物,亦谓尽矣。试将读之,应有所觉。’其人每发一声,此中輒应,唯至一药,再三无声。过至他药,復应如初。 澄 因为处方,以此药为主,其病自除。”参见“ 应声虫 ”。
《國語辭典》:应声虫(應聲蟲)  拼音:yìng shēng chóng
随声答和的昆虫。本指唐代洛州人士所得的怪病,每发言则喉中有回应之声。见唐。张鷟《朝野佥载》卷一。后比喻胸无定见,随声附和的人。明。田艺蘅《留青日札摘抄。卷四。非文事》:「已无特见,一一随人之声而和之,譬之应声虫焉。」
《國語辭典》:鬼病  拼音:guǐ bìng
1.怪病、棘手难治的病。如:「他不知得了什么鬼病?群医束手无策。」
2.相思病。元。白朴《东墙记》第一折:「见如今人远天涯近,难勾引,怎相亲,越加上鬼病三分。」
《国语辞典》:奇病  拼音:qí bìng
怪病,不寻常的疾病。《老残游记》第一回:「有个大户,姓黄,名叫瑞和,害了一个奇病,浑身溃烂。」
《國語辭典》:应声虫(應聲蟲)  拼音:yìng shēng chóng
随声答和的昆虫。本指唐代洛州人士所得的怪病,每发言则喉中有回应之声。见唐。张鷟《朝野佥载》卷一。后比喻胸无定见,随声附和的人。明。田艺蘅《留青日札摘抄。卷四。非文事》:「已无特见,一一随人之声而和之,譬之应声虫焉。」
《漢語大詞典》:应病(應病)
唐 时传说中的一种怪病,患者说话,体内即有应声。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一:“ 洛州 有士人患应病,语即喉中应之。” 唐 刘餗 《隋唐嘉话》卷中:“有患应病者,问医官 苏澄 ,云:‘自古无此方。今吾所撰《本草》,网罗天下药物,亦谓尽矣。试将读之,应有所觉。’其人每发一声,此中輒应,唯至一药,再三无声。过至他药,復应如初。 澄 因为处方,以此药为主,其病自除。”参见“ 应声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