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疾疾
(1).憎恶之甚貌。荀子·非十二子:“吾语汝学者之嵬容……酒食声色之中,瞒瞒然,瞑瞑然;礼节之中,则疾疾然,訾訾然。” 杨倞 注:“谓憎嫉毁訾也。”
(2).急忙貌;快速貌。史记·龟策列传:“天下祸乱,阴阳相错。悤悤疾疾,通而不相择。” 汉 枚乘 《梁王菟园赋》:“白鷺、鶻桐、鸇鶚、鷂鵰……往来霞水,离散而没合,疾疾纷纷,若尘埃之间白云也。” 冯骥才 《爱之上》第一章:“一个橘黄色崭新的球儿,给他的脚碰得疾疾向墙壁滚去,撞在墙上后又疾疾地迎面滚回来。”
《漢語大詞典》:惊救(驚救)
急忙抢救。旧唐书·刘济传:“及长,颇异常童。所居室焚,人皆惊救, 济 从容而出,众异之。” 清 陈确 《鲍节妇传》:“去顷之不来,家人益疑之。跡而啟其户,则已以向所治油线縊死矣。惊救得甦。”
分類:急忙抢救
《漢語大詞典》:囱囱
悤悤。急忙。 宋 陆游 《读胡基仲旧诗有感》:“囱囱去日多於髮,不独悲君亦自伤。”囱囱,一本作“ 匆匆 ”。
分類:急忙
《国语辞典》:赶来(赶来)  拼音:gǎn lái
急忙前来。如:「我明晨就要出国,所以今晚特地赶来向您辞行。」
分类:急忙前来
《漢語大詞典》:溜裘
急忙,忙乱。
分類:急忙忙乱
《漢語大詞典》:急匆匆
急忙貌;匆忙貌。 巴金 《家》三五:“有一些人急匆匆地从房里出来,又有一些人急匆匆地到那里去,都带着惊惶的表情,不敢大声说话。” 魏巍 《东方》第三部第七章:“ 小玲子 急匆匆地走过来说:‘报告首长,这炮打得很奇怪呀!’”亦作“ 急冲冲 ”。 张峻 《牛倌爷爷》:“这老头儿话没说,‘叭’地搁下饭碗,从门后摸起枣木杈子和横笛急冲冲地走出去。” 费礼文 《黄浦江的浪潮》四:“ 吴德成 急冲冲从外面走了进来。”
《漢語大詞典》:急口
急忙开口。 茅盾 《子夜》一:“﹝ 福生 ﹞快活得什么似的,一面急口回答,一面转身又拖了两把椅子来放在姑老爷和姑太太的背后,又是献茶,又是敬烟。” 王西彦 《夜宴》三:“他一进屋,向大家打过招呼,就急口问道:‘嗨, 老猫 呢?这家伙还没有来吗?’”
分類:急忙开口
《国语辞典》:连跌带爬(连跌带爬)  拼音:lián dié dài pá
跌跌撞撞。形容急忙仓皇,狼狈不堪。《文明小史》第四二回:「一时又急又痛,连跌带爬,跟到县里。」
《国语辞典》:见善如不及(见善如不及)  拼音:jiàn shàn rú bù jí
遇见善事,惟恐来不及而急忙去做。《论语。季氏》:「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国语辞典》:匆匆忙忙  拼音:cōng cōng máng máng
十分匆促、急忙的样子。《孽海花》第一三回:「彷佛看见那写真师的面貌,和先生一样,匆匆忙忙,不敢认真,倒底是先生不是?」《老残游记二编》第三回:「我又低低嘱咐一句:『越快越好,我听儜的信儿』。三爷说:『那还用说』。也就匆匆忙忙下山回家去了。」
分类:匆促急忙
《漢語大詞典》:赶露(趕露)
谓起早贪黑急忙赶赴。儿女英雄传第十三回:“老爷见公子无人跟随,叫他且伺候公子。恰好赶露儿也赶到了。”参见“ 赶早 ”。
分類:急忙赶赴
《國語辭典》:赶早(趕早)  拼音:gǎn zǎo
趁早。《西游记》第一四回:「那和尚,那里走!赶早留下马匹,放下行李,饶你性命过去!」也称为「赶起」。
《漢語大詞典》:急头赖脸(急頭賴臉)
形容急忙慌乱。 杨朔 《三千里江山》第四段:“你看 小姚 ,什么都带来了,就是忘记带盐,急头赖脸往回跑,跑两步才想起来,盐拿在手里呢--真是骑着驴找驴!” 杨朔 《雪花飘飘》:“小促寿的,你要作死啊!急头赖脸做什么?”
分類:急忙慌乱
《漢語大詞典》:急溜溜
形容急忙;急切,速度快。例如:他急溜溜地出去迎接她。
《國語辭典》:急攘攘  拼音:jí rǎng rǎng
匆忙慌乱。元。无名氏《神奴儿》第二折:「好著我胆战心惊,急攘攘空傒倖。」《金瓶梅》第五三回:「那迎春飞抢的拿脸水进来,李瓶儿急攘攘的梳了头。」也作「急穰穰」。
分類:急忙慌乱
《漢語大詞典》:急嘴急舌
急忙插话抢着说话。例如:二婶好像怕她生疑,急嘴急舌地解释。——陈残云《深圳河畔》
分類:急忙插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