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608,分174页显示  上一页  60  61  62  63  64  66  67  68  6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撂心思
两观思阙
乐不思蜀
履贵思冲
履信思顺
临河思洗
佛类词典
八十一品思惑
八不思议
九地九品思惑
十一想思念如来经
三七日思惟
三种思惑
大日经不思议疏
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不思议佛境界分
《漢語大詞典》:撂心思
经心。例如:他对家事全不撂心思。
分類:经心
《分类字锦》:两观思阙(两观思阙)
三辅黄图阙观也周置两观以表宫门其上可居登之可以远观故谓之观人臣将朝至此则思其所阙
分类:朝会
《國語辭典》:乐不思蜀(樂不思蜀)  拼音:lè bù sī shǔ
蜀汉亡后,后主刘禅被送往洛阳,司马昭设宴待禅,作蜀汉故技于前,禅乐在其中,司马昭因而问禅:「是否思蜀?」禅答:「此间乐,不思蜀。」典出《三国志。卷三三。蜀书。后主禅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后比喻乐而忘返或乐而忘本。如:「拉斯维加斯为美国的观光胜地,常使观光客流连忘返,乐不思蜀。」
《分类字锦》:履贵思冲(履贵思冲)
庾信周柱国楚国公岐州刺史慕容宁神道碑公经德秉哲体道居贞履贵思冲居盈念损
分类:谦让
《漢語大詞典》:履信思顺
笃守信用,思念和顺。易·繫辞上:“祐者,助也。天之所助者,顺也;人之所助者,信也。履信思乎顺,又以尚贤也,是以自天祐之。吉,无不利也。”三国志·蜀志·后主传:“履信思顺,以享左右无疆之休。” 晋 陶潜 《感士不遇赋序》:“夫履信思顺,生人之善行。”
《分类字锦》:临河思洗(临河思洗)
郭璞游仙诗翘迹企颍阳临河思洗耳注吕氏春秋曰昔尧朝许由于沛泽之中请属天下于夫子许由遂之颍川之阳琴操曰尧大许由之志禅为天子由以其言不善乃临河而洗其耳
分类:
八十一品思惑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思惑)
【佛学大辞典】
(名数)如上所言,见惑者顿断之,思惑者渐断之。渐断之者声闻乘为钝根故,分十惑为九地之九品而分断之也。九地者欲界五趣地为一,于此加色界之四禅地与无色界之四空处而为九地也,九品者此各地之思惑,为上上品、上中品、上下品,乃至下上品、下中品、下下品之九品。故为八十一品。既断见惑之圣者为预流果,更进而断初地之一品乃至五品为一来向,断六品已,为一来果。以有下三品之欲惑,尚一往来于人天故也。次后方断下三品之惑为不还向,既断已,谓之不还果,以不再还生于欲界故也。次后渐断上二界八地之七十二品为阿罗汉向,正断终,为阿罗汉果。阿罗汉者译曰不生,以既断尽八十一品之思惑不再受生于三界故也。见俱舍论十二。
【佛学常见辞汇】
小乘说思惑品数有十、即欲界有贪瞋痴慢四惑,色界与无色界各有贪痴慢三惑,合而为十。此十惑分九地九品渐断之,九地者,欲界五趣为一地,色界四禅天为四地,无色界四空天为四地,共九地,每地九品,即上上品,上中品,上下品,中上品,中中品,中下品,下上品,下中品,下下品,合共即八十一品。
【三藏法数】
(出天台四教仪集注)
思惑者,谓眼等五根,对色等五尘,而起贪瞋痴慢四惑也。言八十一品者,以欲界为一地,色界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为四地,无色界空处、识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为四地,共为九地。欲界一地具九品,贪瞋痴慢四惑,所谓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也。色界四地,无色界四地,亦各有九品,贪痴慢三惑,但除瞋恚,以上二界,不行瞋故。是则九地各有九品思惑,共成八十一品也。(三界思惑分九品者,以此惑难断,故细分之,令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四果阿罗汉,次第断除也。)
思惑
【佛学大辞典】
(术语)新云修惑,旧云思惑,爱惑,假惑。三乘之圣人于修道所断之贪瞋痴等迷事惑也。小乘三界合有十惑。大乘有十六惑。
【佛学常见辞汇】
又名修惑,三惑之一,即思想上的迷惑错误,如贪瞋痴慢疑等之五烦恼是。思惑的品数有八十一,即欲界五趣一地,色界四禅天为四地,无色界四空天为四地,共九地,每地九品,合共即八十一品。
【佛学次第统编】
思惑前文已叙,兹再总述概要。谓思惑有八十一品,所谓三界分为九地,欲界合为一地,四禅四定为八,共为九地。欲界一地中,有九品贪瞋痴慢。言九品者,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上八地各有九品,除瞋使,故成八十一品也。
上来见思不同,总是集谛。
【三藏法数】
贪爱曰思,谓眼耳鼻舌身五根,对于色声香味触五尘,贪爱染著,迷而不觉,是名思惑。
八不思议
【佛学大辞典】
(名数)大海有八不思议,以譬涅槃。(参见:大海)
大海
【佛学大辞典】
(杂名)梵语摩诃三母捺罗娑誐罗Maha%samudra-sa%gara,见梵语杂名。
九地九品思惑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三界九地,各有九品之惑,合为八十一品之惑。
十一想思念如来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宋求那跋陀罗译,增一阿含经礼三宝品之别译。
三七日思惟
【佛学大辞典】
(故事)佛成道后三七日间,观树经行,思惟如何说妙法化度众生也。法华经方便品曰:「我始坐道场,观树亦经行,于三七日中,思惟如是事,我所得智慧微妙最第一。众生诸根钝,著乐痴所盲,如斯之等类,云何而可度?」
三种思惑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俱生思惑,与形俱生者,即于托胎于父母,爱恶之心生也。二、依见思惑,伴见惑而生之惑,即如因见外道而起瞋也,又名背上使。三、界系思惑,三界九地之思惑也。一名事障,又名正三毒。
【佛学常见辞汇】
俱生思惑、依见思惑、界系思惑。俱生思惑是与生俱来的思惑;依见思惑是跟著见惑而生的思惑;界系思惑是三界九地所系的思惑。
大日经不思议疏
【佛学大辞典】
(书名)二十卷之疏及十四卷之义释,皆为善无畏三藏解释本经七卷中前六卷之经文者,其第七卷为说供养本经所说诸之次第者,三藏未释之,后不可思议法师解释之,称为不思议疏。有二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佛学大辞典】
(经名)四十卷,华严经之具名。但常为四十卷中最末一卷之别称。
大方广佛华严经不思议佛境界分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唐提云般若译。与大方广如来不思议境界经同本异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