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陀思妥耶夫斯基  拼音:tuó sī tuǒ yé fū sī jī
Dostoyevsky Fyodor
人名。(西元1821~1881)俄国著名小说家。其处女作《穷人》获得文评家的赞扬。其他的著作有《罪与罚》、《白痴》、《群魔》等。
《国语辞典》: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  拼音:cháng jiāng yǒu rì sī wú rì,mò dài wú shí sī yǒu shí
(谚语)有钱的时候,要想穷困时的辛苦,不要等到财富用光了,再后悔前时生活得太过奢华。劝人要节俭度日,有备无患。《警世通言。卷二五。桂员外途穷忏悔》:「乃密将黄白之物,埋藏于地窖中,如此数处,不使人知,待等天年才授与儿子。从来财主家往往有此。正是: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镜花缘》第一二回:「毋得奢华,多留馀地,所谓『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如此剀切劝谕,奢侈之风,自可渐息。」
《国语辞典》:见之不取,思之千里(见之不取,思之千里)  拼音:jiàn zhī bù qǔ,sī zhī qiān lǐ
见到时不拿,等到以后想要时,就变得遥远而难取。比喻事不及时,则后悔莫及。《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张协状元。第二八出》:「见之不取,思之千里。只道张协状元,不知榜眼探花是那里人,买本看。」也作「见物不取,失之千里」。
《国语辞典》: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拼音:rì yǒu suǒ sī,yè yǒu suǒ mèng
(谚语)白天思虑不忘的事情,到晚上就有可能梦到相关的事物。《十二楼。拂云楼。第六回》:「做女儿的人,有多少胆量?少不得要怕神怕鬼起来。又有俗语二句道得好:『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国语辞典》:事不三思,终有后悔(事不三思,终有后悔)  拼音:shì bù sān sī,zhōng yǒu hòu huǐ
(谚语)比喻做事前要仔细考虑,否则终会后悔。《喻世明言。卷二。陈御史巧勘金钗钿》:「常言:『事不三思,终有后悔。』孟夫人要私赠公子,玉成亲事,……千不合,万不合,教女儿出来相见。」
《国语辞典》:谏太宗十思疏(谏太宗十思疏)  拼音:jiàn tài zōng shí sī shù
文章名。唐朝魏徵所作。文中列述十项修身治国的准则,以规谏太宗立德建业。
《国语辞典》:没事常思有事(没事常思有事)  拼音:méi shì cháng sī yǒu shì
没事的时候要常想到有事情发生。比喻防范未来、未雨绸缪。《红楼梦》第三四回:「俗语说:『没事常思有事』,世上多少无头脑的事,多半因为无心中做出,有心人看见,当作有心事,反说坏了。」
《国语辞典》:杜思妥也夫斯基  拼音:dù sī tuǒ yě fū sī jī
Feodor Dostoyevsk
人名。(西元1821~1881)俄国小说家。曾参与一项自由运动,被判死刑,临刑忽得赦令,流放西伯利亚九年。他的作品以描写俄国人民绝望的心态,以及人神之间等问题为主。著有《穷人》、《白痴》、《罪与罚》、《卡拉马助夫兄弟们》等书。与屠格涅夫、托尔斯泰并称写实派三大家。
《国语辞典》:研精苦思  拼音:yán jīng kǔ sī
缜密研究,深入思考。宋。王令〈答刘公著微之书〉:「研精苦思,扪隙发罅,以窥求门户。」也作「研精覃思」。
《国语辞典》:行思坐忆(行思坐忆)  拼音:xíng sī zuò yì
坐时想,走时也想。形容无时无刻不断想念。宋。袁去华〈金蕉叶。行思坐忆〉词:「行思坐忆。知他是、怎生过日。」也作「行思坐想」。
《国语辞典》:行无越思(行无越思)  拼音:xíng wú yuè sī
思而后行。《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子产曰:『政如农功,日夜思之,思其始而成其终,夕而行之,行无越思,如农之有畔,其过鲜矣。』」
分类:而后后行
《国语辞典》:文思泉涌(文思泉涌)  拼音:wén sī quán yǒng
比喻行文时,思路迅速丰畅。《官场现形记》第一回:「王乡绅饮了半酣,文思泉涌,议论风生。」
《国语辞典》:渭阳之思(渭阳之思)  拼音:wèi yáng zhī sī
语本《诗经。秦风。渭阳》:「我送舅氏,曰至渭阳。」比喻甥舅间思念的情感。《晋书。卷四○。杨骏传》:「舅氏失道,宗族陨坠,渭阳之思,孔怀感伤。」
分类:思念情感
《国语辞典》:退思补过(退思补过)  拼音:tuì sī bǔ guò
退居自思,弥补过错。《史记。卷六二。管晏传。太史公曰》:「至其谏说,犯君之颜,此所谓『进思尽忠,退思补过』者哉!」
《国语辞典》:战略思想(战略思想)  拼音:zhàn lüè sī xiǎng
广义指战场外用兵的一般理论。狭义则是针对我军条件、未来之主要敌人与战场,可能产生之武器,如何建军、备战与战场外用兵的具体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