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489,分100页显示 上一页 9 10 11 12 13 15 16 17 18 下一页
武三思( 梁王、静德郡王 宣 )
李思古
杨再思( 郑国公 恭 )
祝钦明(字 文思 鲁国公 )
封思业
张思鼎
孔若思
宝思惟(别称 阿你真那、阿尔真那 )
窦思仁(字 恕 扶风郡公 )
单思远
释思睿( 王 )
鱼思贤(号 鱼君陂 )
陈思问
褚思光
其它辞典(续上)
独孤思庄( 庄 )武三思( 梁王、静德郡王 宣 )
李思古
杨再思( 郑国公 恭 )
祝钦明(字 文思 鲁国公 )
封思业
张思鼎
孔若思
宝思惟(别称 阿你真那、阿尔真那 )
窦思仁(字 恕 扶风郡公 )
单思远
释思睿( 王 )
鱼思贤(号 鱼君陂 )
陈思问
褚思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名或作庄。唐河南洛阳人。独孤义顺孙。高宗朝,为陕州桃林令,迁水部员外郎。武则天临朝,为定州刺史,又历相州。武周万岁通天元年,为魏州刺史。契丹寇陷冀州,思庄畏其至,尽驱百姓入城,为狄仁杰所代。后又官瀛州刺史,酷虐,左降施州刺史,染病,惟忆人肉。岁余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07 【介绍】: 唐并州文水人。武士彟孙,武则天侄。则天临朝,累进夏官、春官尚书,监修国史,封梁王。性善谀,故特蒙则天信任,数幸其第,赏赐甚厚。中宗复位后,官司空、同中书门下三品。子武崇训娶中宗女安乐公主,构陷桓彦范等大臣,时人比之曹操、司马懿。与韦后、上官昭容私通,谋废太子李重俊,与子崇训同为重俊所杀。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07 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人。少以武后族故累转右卫将军。武后临朝,拜夏官尚书。天授元年(690)封梁王,寻拜天官尚书。證圣元年(695)转春官尚书。神功元年(697),同凤阁鸾台三品。中宗神龙初,进拜司空、同中书门下三品,固辞不受。寻拜左散骑常侍。三思性倾巧便僻,甚受武后宠信。又谄媚宠臣张易之,干黩朝政。神龙三年(707),为太子率羽林军所杀。后赠太尉,追封梁王,谥宣。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唐会要》卷六三,《资治通鉴》卷二〇六等。三思略涉文史,能诗文。曾预修《三教珠英》、《则天皇后实录》。《全唐诗》存诗8首。《全唐诗续拾》补诗1首。全唐文·卷二百三十九
三思。士彟孙。以后族累转右卫将军。武后临朝。进夏官尚书。封梁王。證圣元年同凤阁鸾台三品。神龙初进拜司空同中书门下三品。固辞。随例降封静德郡王。寻拜左散骑常侍。桓彦范等既诛二张。薛季昶刘幽求劝并诛三思。不从。翌日。三思因韦后潜入宫中。反易国政。彦范等皆斥去。悉复武后法。忌节悯太子。谋废之。太子惧。发羽林兵围其第杀之。既死。中宗为举哀。赠太尉。复封梁王。谥曰宣。睿宗立。斲棺暴尸。夷其墓。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渤海蓨人。武周时任鸿州渭南令,县人于圣历中为立清德碑。入为右司员外郎。又任户部郎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09 【介绍】: 唐郑州原武人。少举明经。累历左右肃政台御史大夫。武周延载初,守鸾台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寻迁内史。居宰相十余年,未尝有所荐达。为人巧佞邪媚,能得人主微旨,未尝忤物。中宗即位,拜户部尚书,转侍中,封郑国公。再迁中书令、吏部尚书、尚书右仆射。卒谥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京兆始平人,字文思。举明经。武周长安元年累迁太子率更令,兼崇文馆学士。中宗复位,擢国子祭酒。中宗景龙三年帝将郊,钦明与郭山恽阴迎韦后意,谓后有郊天地之理,帝用其言。又尝于群臣宴上据地作八风舞,卢藏用有“五经扫地”之叹。睿宗景云初被劾,贬饶州刺史。后徙洪州都督,入为崇文馆学士,寻卒。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12? 字文思,京兆始平(今陕西兴平)人。明经及第,为东台典仪。武后天授二年(691),又中英才杰出业奥大经科,拜著作郎。长安元年(701)迁太子率更令、太子少保。中宗即位,擢拜国子祭酒、同中书门下三品。历刑、礼二部尚书,仍知国事,累封鲁国公。神龙二年(706)贬为申州刺史,入为国子祭酒。睿宗景云元年(710)贬饶州刺史,徙洪州都督。玄宗先天元年(712),在崇文馆学士任,寻卒。生平详见新、旧《唐书》本传,《元和姓纂》卷一〇,史崇《妙门由起序》。钦明通五经,兼涉众史百家之说。亦善文,曾预修《则天皇后实录》、《散颁格》。《全唐诗》存诗1首。全唐文·卷二百三十七
钦明字文思。京兆始平人。举明经。永淳天授閒又中英才杰出业奥六经等科。拜著作郎。长安初累迁太子率更令兼崇文馆学士。进太子少保。中宗立。擢拜国子祭酒同中书门下三品。加银青光禄大夫。历刑礼二部尚书兼修国史。累封鲁国公。景龙三年。中宗将祀南郊。钦明希旨言皇后当助祭。于是韦后为亚献。景云初。侍御史倪若水劾论其事。左授饶州刺史。徙洪州都督。入为崇文馆学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渤海人。武周久视元年为殿中侍御史,随军讨阿悉吉薄露之叛,初为所败,后引西突厥兵,诱薄露而斩之。历官户部郎中。中宗神龙二年,为幽州都督,终于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76—742 【介绍】: 唐河东桑泉人。中宗神龙初,乡贡进士及第,补潞州铜鞮尉。历宋城、汜水、长安三县尉,为政威肃。入为监察御史,累迁司门员外郎、比部郎中。坐事贬清源郡长史,起为唐州刺史。全唐文·卷三百六十五
思鼎。天宝时官侍御史。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19或729 【介绍】: 唐越州山阴人。孔绍安孙。举明经第。早孤,母亲自教训,遂以学行知名。累迁库部郎中,置止水一石于座右,明止足之意。中宗初,敬晖、桓彦范执政,以若思多识古今,凡大政事,必咨质后行。三迁礼部侍郎,出为惠州刺史,移汝州,皆以清白称。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21 【介绍】: 唐时北印度迦湿密罗国僧。本名阿尔真那。专精律品,尤妙咒术。武则天长寿中至洛阳,译《不空罥索陀罗尼经》等七部。中宗神龙后不务翻译,唯勤礼诵。后于龙门山造天竺寺居之,年百余岁卒。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 译经科
华言宝思惟。北印土迦湿密罗国人。刹帝利种。天后长寿二年。届洛都。诏于天宫寺传。翻中宗神龙丙午。徙佛授记天宫福先等寺。出不空罥索陀罗尼经等七部。睿宗太极元年。六月。诏详定入藏施行。自尔益务礼诵。每于晨朝。磨香水涂浴佛像。而后食。至老死弗倦。衣钵之外。随得随施。尝于龙门山。依西域制度搆寺。就名之西域而居其徒。开元九年终寿百馀。宋高僧传·卷第三 译经篇第一之三
释阿你真那。华言宝思惟。北印度迦湿密罗国人。刹帝利种。幼而舍家禅诵为业。进具之后专精律品。而慧解超群学兼真俗。乾文咒术尤攻其妙。加以化导为心无恋乡国。以天后长寿二年届于洛都。敕于天宫寺安置。即以其年创译。至中宗神龙景午。于佛授记天宫福先等寺。出不空罥索陀罗尼经等七部。睿宗大极元年四月。太子洗马张齐贤等缮写进内。其年六月敕令礼部尚书晋国公薛稷右常侍高平侯徐彦伯等。详定入目施行。那自神龙之后不务翻译。唯精勤礼诵修诸福业。每于晨朝磨香为水。涂浴佛像后方饮食。从始洎终此为恒业。衣钵之外随得随施。后于龙门山请置一寺。制度皆依西域。因名天竺焉。门徒学侣同居此寺。精诚所感灵应寔繁。寿百有馀岁。以开元九年终于寺。构塔旌表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23 【介绍】: 唐扶风平陵人,字恕。窦德玄孙。历官殿中少监、金吾将军,封扶风郡公。玄宗开元八年,官华州刺史,奏请以永丰仓赈给乏绝户。迁相州刺史,卒官。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曹州济阴人。单雄信孙。玄宗先天二年,官魏州刺史,有善政。开元四年,为河南尹。官至岐州刺史。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五 传宗科(三)
姓王氏。太原人。出家居郡之崇福寺。性质慈让。平生无愠容。夙抱羸瘵立筵诵十轮经。专祈药上。忽感心力勇锐。辨说如倾注。日益加倍。世莫足以当其锋。开元中。义福禅师方唱达磨之指于嵩少。睿杖策从之。针芥相投。迄五载而还。玄侣之参扣者。远迩麇至。睿应病与药。无小忤。宋高僧传·卷第二十四 读诵篇第八之一
释思睿。姓王氏。太原人也。夙通禅理复贯律宗。慈悲仁让忤无愠容。睿素婴羸瘵。乃立志法筵。专祈药上恪勤不懈。寻见感徵。忽心力勇锐辩犹瓶注。因诵十轮经。日彻数纸。翌日倍之。后又倍之自尔智刃不可当矣。开元中杖锡嵩少问道。时义福禅师禅林密致。造难其人。一言相入若石投水。既饮甘露。五载而还。趺坐居定日不解膝。远迩击问求其玄理。如堵墙焉。春秋六十六。卒于所住院。 系曰。诵经不贵多。要在神解。慧警三岁通大云经。差为奇俊。崇政终通千纸。得力在乎不奉诏赴章信新寺。睿公讽彻十轮。后咨禅道。故经偈云。虽诵千章不如一句者如渡溪杖策到岸必舍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人。玄宗开元初为任丘令。开元四年,开渠自县南五里至城西北入滱水,为通利渠,陂淀蓄泄,得地二百余顷,百姓利之,号为鱼君陂。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734 【介绍】: 唐河东人。玄宗开元中,官至司农卿。多引小人为其属吏,隐盗钱谷,积至累万。二十二年,为御史大夫李尚隐举劾,配流瀼州而死。
人物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