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叠字诗(疊字詩)
动用迭字表达思想感情的诗。 清 赵翼 陔馀丛考·迭字诗:“叠字诗‘ 河 水洋洋,北流活活’等句,连用六叠,此为创体……后人遂转有以此为工。有一句叠三字者, 吴融 《秋树》诗云‘一声南鴈已先红,槭槭凄凄叶叶同’是也;有一句内连三字者,如 刘驾 云‘树树树梢啼晓鶯,夜夜夜深闻子规’是也;有两句连三字者,如 白乐天 云‘新诗三十轴,轴轴金玉声’是也;有两句叠四字者,如 柳子厚 诗云‘ 柳州 柳 刺史,种柳 柳江 边’是也。”
《國語辭典》:低级趣味(低級趣味)  拼音:dī jí qù wèi
泛指粗俗无聊的事物。如:「那些没水准的低级趣味,我们不要也罢!」
《漢語大詞典》:电影音乐
专为影片创作的音乐。以影片的思想内容、艺术结构为创作构思的基础,根据影片剧情和画面,分段展示音乐结构。对影片起着概括主题、抒发感情、渲染气氛、描绘景物的作用,并加强影片的戏剧性和艺术结构的连贯性。
《國語辭典》:臭味相投  拼音:xiù wèi xiāng tóu
双方志趣、性情相投合。《醒世恒言。卷二六。薛录事鱼服證仙》:「这二位官人,为官也都清正。因臭味相投,每遇公事之暇,或谈诗,或奕棋,或在花前竹下,开樽小饮,彼来此往,十分款洽。」《官场现形记》第二九回:「他自从到省之后,同寅当中不多几日,居然很结识得几个人,不是世谊,便是乡谊,就是一无瓜葛的人,到了此时,一经拉拢,彼此亦就要好起来。所谓『臭味相投』,正是这个道理。」也作「气味相投」。
《國語辭典》:臭味相投  拼音:chòu wèi xiāng tóu
讥讽人的兴趣、性情相合。如:「他们都爱赌博,因此臭味相投,往来十分密切。」
《國語辭典》:沉陷  拼音:chén xiàn
地面或建筑物的基础下陷。
《漢語大詞典》:存心积虑(存心積慮)
谓长期、一贯的思想、想法。 宋 苏辙 《进策五道·臣事下》第三道:“社稷之臣可使死宗庙,郡县之臣可使死封疆,文吏可使死其职,武吏可使死其兵,天下之人,其存心积虑,皆以为当然,是以寇至而不惧,难生而无变。”
《國語辭典》:词不达意(詞不達意)  拼音:cí bù dá yì
所用的言词无法适切表达心意。宋。释惠洪《石门文字禅。高安城隍庙记》:「盖五百年而书功烈者词不达意,余尝叹息之。」《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回:「大凡译技艺的书,必要是这门技艺出身的人去译,还要中西文字兼通的才行。不然,必有个词不达意的毛病。」也作「辞不达意」、「辞不意逮」。
《國語辭典》:潜移默化(潛移默化)  拼音:qián yí mò huà
人的思想、性格或习惯,受到环境或别人的影响,于不知不觉中起了变化。《清史稿。卷三八一。陈銮传》:「请敕儒臣阐明圣谕广训,黜异端之旨,撰为韵言,布之乡塾,俾士民童年诵习,以收潜移默化之效。」《文明小史》第一回:「第一须用些水磨工夫,叫他们潜移默化,断不可操切从事,以致打草惊蛇,反为不美。」也作「潜移暗化」。
《國語辭典》:普通人  拼音:pǔ tōng rén
1.无特殊身分或阶级的一般人。如:「王老闆约谈我,只是想知道普通人对这件事的看法。」
2.戏曲剧目。英国十五世纪的一出道德剧。内容是以寓言方式来探讨死亡、命运和灵魂的问题。因其文字优美、纯朴而庄严,人物刻划细腻生动,且颇富戏剧性,因此被公认为道德剧中的最佳代表作。
《國語辭典》:情投意洽  拼音:qíng tóu yì qià
情感融洽,心意相通。《歧路灯》第九回:「二公情投意洽,也都有了三分酒意。」也作「情投意合」。
《國語辭典》:情随事迁(情隨事遷)  拼音:qíng suí shì qiān
思想、感情随著环境的改变而产生变化。晋。王羲之 三月三日兰亭诗序:「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漢語大詞典》:清谈派(清談派)
六朝时期崇尚虚无、空谈名理的一种思想流派,他们多用 老 庄 思想解释儒家经义,摈弃世务,专谈玄理,以 阮籍 、 嵇康 、 山涛 、 王戎 、 向秀 、 刘伶 、 阮咸 竹林七贤为其代表。
《國語辭典》:清静无为(清靜無為)  拼音:qīng jìng wú wéi
指道家克制欲念,心神宁静,顺应自然的思想。语本《老子》第五十七章:「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后泛指任其自然,不以人力勉强作为。唐。贾至 虙子贱碑颂:「鸣琴汤汤,虙子之堂,清静无为,邑人以康。」《西游记》第二回:「此是休粮守谷,清静无为,参禅打坐,戒语持斋。」
《漢語大詞典》:倾向性(傾向性)
(1).文学艺术名词。指文学家、艺术家在作品中流露出来的社会思想和对现实生活的爱憎情绪。
(2).泛指对某方面的爱憎倾向。如:他的讲话倾向性是十分明显的,还能听不出来?
《漢語大詞典》:脑子生锈
比喻思想僵化。例如:我看他是脑子生锈,对于许多新事物都觉得难以接受。
分類:思想僵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