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06,分41页显示  上一页  17  18  19  20  21  23  24  25  26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对号
内意
设端
开缝
胸境
文丐
发霉
耑门
抄袭
谬想
解剖
镶嵌
像儿
象徵
色调
《國語辭典》:对号(對號)  拼音:duì hào
对照相合的号码。清。叶梦珠《阅世编。卷二。学校五》:「卷上编定坐号,入场对号而坐。」
《漢語大詞典》:内意
(1).内心的想法。 汉 赵晔 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君之言外也,岂有内意以决疑乎?”
(2).指内心的欲望。 南朝 梁武帝 《净业赋》:“怀贪心而不厌,纵内意而自骋。”
(3).指诗歌的思想内容。与文辞描绘的“外意”相对而言。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张天觉》:“ 圣俞 金针诗格云:‘有内外意:内意欲尽其理,外意欲尽其象,内外含蓄,方入诗格。’”
《漢語大詞典》:设端(設端)
(1).寄托于舌端。谓寄托思想、感情于吟咏。 明 汤显祖 《豫章揽秀楼赋》:“诞 江 阳之俶诡,常寄言而设端。”
(2).寄托于舌端。托词。 明 鹿善继 《认真草·与兵垣书》:“简汰之説,设端更巧。被戎行以尝有之事,则取信易;为海内持省餉之名,悚听更易。”
《漢語大詞典》:开缝(開縫)
(1).出现裂缝。如:桌面开缝儿了。
(2).方言。比喻思想搞通;开窍。 李文元 《婚事》:“你心里咋一点都不开缝哩?”
《漢語大詞典》:胸境
犹言思想境界。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九:“ 王西庄 光禄为人作序云:‘所谓诗人者……果能胸境超脱,相对温雅,虽一字不识,真诗人矣。如其胸境齷齪,相对尘俗,虽终日咬文嚼字,连篇累牘,乃非诗人矣。’”
分類:思想境界
《漢語大詞典》:文丐
指思想陈腐,只会套用旧体写作来讨好世俗,借以谋生的文人。 鲁迅 《准风月谈·文床秋梦》:“五四时候,曾经在出版界上发现了‘文丐’,接着又发现了‘文氓’。” 瞿秋白 《论大众文艺·普洛大众文艺的现实问题》:“如果‘白话’这个名词已经被五四式的新士大夫和章回体的市侩文丐垄断了去,那么,我们可以把这个新的文字革命叫做‘俗话文学革命运动’。”
《國語辭典》:发霉(發霉)  拼音:fā méi
东西受潮后,表面生出一种由许多菌丝错综而成的菌丝体,即长黴。如:「天气再不放晴,东西都要发霉了。」
《漢語大詞典》:耑门(耑門)
1.专门。谓专从事于某事或研究某门学问。 清 黄宗羲 《泽望黄君圹志》:“故相宗性海,即彼教中之耑门者,尚且入而迷其向背。”
2.专门。指学术思想等方面有独特见解的派别。 清 姚鼐 《仪郑堂记》:“ 汉 儒家别派分,各为耑门。”
《國語辭典》:抄袭(抄襲)  拼音:chāo xí
1.抄录他人作品以为己作。《红楼梦》第八四回:「那些童生都读过前人这篇,不能自出心裁,每多抄袭。」《文明小史》第三○回:「伯集读书未成,那里弄得来?只好抄袭些旧稿。」
2.军队绕道前进,由敌军的侧面或背面突袭。
《漢語大詞典》:谬想(謬想)
错误的思想。 邹鲁 《中国同盟会》:“鄙人愿诸君於是等谬想,淘汰洁浄,从最高之改革着手,则同胞幸甚。” 邹韬奋 《上海抗战的重要意义》:“现在 上海 我国陆空军的顽强抵抗,已在事实上给与这些幻想和谬想以重大的打击了。” 艾思奇 《辩证唯物主义纲要》第六章:“这种真理观又告诉我们应该摒弃一切形而上学的那种想一次就穷尽世界绝对真理的空想,摒弃那种把某些现成的有限知识夸大为永恒不变的绝对真理的谬想。”
分類:错误思想
《國語辭典》:解剖  拼音:jiě pǒu
剖视生物的躯体,以观察并瞭解其组织构造及器官位置。
《國語辭典》:镶嵌(鑲嵌)  拼音:xiāng qiān
1.将物嵌入。《初刻拍案惊奇》卷七:「结搆䌽楼三十馀间,楼高一百五十尺,多是金翠珠玉镶嵌。」
2.在文句中故意插入数目字、虚字、特定字、同义或异义字,以拉长文句的修辞法,称为「镶嵌」。
《漢語大詞典》:像儿(像兒)
(1).容貌姿态。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四折:“外像儿风流,青春年少;内性儿聪明,冠世才学。”
(2).指流露某种思想或情况的神色、表情。如:他惴惴不安地回到家中,但在家人跟前,他丝毫没有透出像儿,照常作他的买卖。
《漢語大詞典》:象徵
1.用具体的事物表示某种特殊意义。《长江大桥纪念碑碑文》:“它象征着和平,它象征着幸福,象征着劳动的光辉。”
2.指用部分事物代表全体。 鲁迅 《华盖集续编·不是信》:“正如 中国 戏上用四个兵卒来象征十万大军一样。”
3.用来表示某种特别意义的具体事物。 冰心 《寄小读者·山中杂记(十)》:“在此却是雪未化尽,鸟儿已成群的来了。最先的便是青鸟。西方人以青鸟为快乐的象征,我看最恰当不过。” 巴金 《春天里的秋天》十:“百合花,那是我们的爱情的象征。”
4.文艺创作中的一种表现手法。指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的形象以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的概念、思想或感情。如 鲁迅 的小说《药》的结尾,以 夏瑜 坟上的花圈象征革命的前景或希望。
5.迹象;特征。 叶紫 《丰收》:“火样的太阳,将宇宙的存在都逗引得发了暴躁。什么东西,在这个时候,也都现出了由于热而枯萎的象征。” 冰心 《冬儿姑娘·我们太太的客厅》:“浑身上下,最带着艺术家的象征的,是她那对永远如在梦中的迷茫的眼光。”
《國語辭典》:色调(色調)  拼音:sè diào
1.表现在颜色上明暗、浓淡、寒暖等的基调。如:「这幅在画家人生颠峰时所画下的作品,充满了明亮的色调。」
2.比喻文艺作品中所呈现思想感情的色彩。如:「整个故事都笼罩在一种悲凉的色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