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06,分41页显示  上一页  10  11  12  13  14  16  17  18  19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业行
陷入
玄学
遗毒
般若经
浮荡
饬修
改心
志识
熏陶
闪光
狂泉
心药
开旷
传染
《漢語大詞典》:业行(業行)
(1).学业和德行。后汉书·张霸传:“﹝ 霸 ﹞ 永元 中为 会稽 太守,表用郡人处士 顾奉 、 公孙松 等……其餘有业行者,皆见擢用。”南史·王裕之传:“ 纶之 子 昕 ,有业行,居父忧过礼。”南史·陆襄传:“后 昭明太子 统 闻 襄 业行,启 武帝 引与游处。”
(2).佛教语。指行为、言语、思想等方面的活动。 南朝 齐 王屮《头陀寺碑文》:“法师释 曇珍 ,业行淳脩,理怀渊远。”
《國語辭典》:陷入  拼音:xiàn rù
进入某一种境况中。如:「陷入绝境」、「陷入沉思」。
《國語辭典》:玄学(玄學)  拼音:xuán xué
1.魏晋时代,何晏、王弼等发挥道家老庄思想,融合周易等儒家经义而形成的一种思潮。因为谈论的为玄虚的道理,故称为「玄学」。
2.哲学的一部门,为英语Metaphysics的意译。参见「形而上学」条。
《國語辭典》:遗毒(遺毒)  拼音:yí dú
过去所留下的毒害。《汉书。卷五六。董仲舒传》:「其遗毒馀烈,至今未灭。」
《国语辞典》:般若经(般若经)  拼音:bō rě jīng
泛指阐明般若思想的经典。包括《大般若经》、《放光般若经》、《道行般若经》、《大明度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等。
《國語辭典》:浮荡(浮蕩)  拼音:fú dàng
飘荡。《红楼梦》第一七、一八回:「忽闻水声潺湲,泻出石洞,上则萝薜倒垂,下则落花浮荡。」
《漢語大詞典》:饬修(飭修,飭脩)
谓思想言行谨严合礼。 宋 苏轼 《祭堂兄子正文》:“昔我先伯父,内行飭修,閭里之师。”一本作“ 飭脩 ”。
《漢語大詞典》:改心
转变思想、态度。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 吴王 谓 范蠡 曰:‘……吾欲赦子之罪,子能改心自新,弃 越 归 吴 乎?’” 明 陈邦瞻 宋史纪事本末·文谢之死:“国亡,丞相忠孝尽矣!能改心以事 宋 者事今,将不失为宰相也。”红楼梦第九二回:“妈要给我配人,我原拼着一死。今儿他来了,妈问他怎么样。要是他不改心,我在妈跟前磕了头,只当是我死了,他到那里,我跟到那里。” 鲁迅 《书信集·致曹白》:“作者想在这一部里描写地主们改心向善,然而他所写的理想人物,毫无生气。”
《漢語大詞典》:志识(志識)
思想意识;见解。北齐书·王晞传:“我弟并向成长,志识未定,近善狎恶,不能不移。” 明 谢肇浙 《五杂俎·事部三》:“夫士贵自立,即今生之富贵贫贱,不必论也,而况又追求之前生,又希望来生之富贵,其志识卑陋,亦可哀矣。” 清 方宗诚 《〈桐城文录〉序》:“有 朱鲁岑 先生,志识高迈,学行文章,独往独来。”
《國語辭典》:熏陶  拼音:xūn táo
被一种思想、品行、习惯等所濡染而渐趋同化。如:「受到王老师长期的熏陶,使她变得热爱书法、国画了。」
《國語辭典》:闪光(閃光)  拼音:shǎn guāng
忽然一现或摇动不定的亮光。如:「一道闪光,吓得小孩子哇哇大哭。」
《漢語大詞典》:狂泉
(1).传说中使人饮后发狂的泉水。《宋书·袁粲传》:“昔有一国,国中一水,号曰狂泉。国人饮此水,无不狂。”
(2).喻指接受错误的思想、学术。 康有为 《法国革命史论》:“乃益信吾国经三代之政, 孔子 之教,文明美备,万法精深,升平久期,自由已极,诚不敢妄饮狂泉甘服毒药也。”
(3).湍急的泉水。 清 陈梦雷 《行路难》诗:“层峦争地迭苍翠,狂泉奔壑殷如雷。”
《國語辭典》:心药(心藥)  拼音:xīn yào
除去心病的方法、事物。《红楼梦》第九○回:「心病终须心药治,解铃还是系铃人。」
《國語辭典》:开旷(開曠)  拼音:kāi kuàng
开阔空旷。南朝宋。谢灵运初往新安至桐庐口〉诗:「江山共开旷,云日相照媚。」
《國語辭典》:传染(傳染)  拼音:chuán rǎn
疾病由一个体侵入另一个体。可分为直接接触的直接传染,以及需靠媒介传播病菌的间接传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