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天赐之福
被认为是一种天赐的恩惠或怜悯的仁慈。例如:好像全部忘记了他日常生活中的许多天赐之福。
《国语辞典》:其情可悯(其情可悯)  拼音:qí qíng kě mǐn
他人的处境值得同情、怜悯。如:「他虽然触犯重刑,但实在是情势所逼,其情可悯。」
《国语辞典》:怜贫敬老(怜贫敬老)  拼音:lián pín jìng lǎo
怜悯穷人,敬重老人。如:「如果想发扬社会爱心,怜贫敬老即是最基本的要项。」也作「怜贫惜老」、「怜贫恤老」。
《国语辞典》:视人畏伤(视人畏伤)  拼音:shì rén wèi shāng
形容待人慈悲怜悯。《后汉书。卷六四。吴祐等传。论曰》:「吴季英视人畏伤,发言烝烝,似夫儒者。」
《国语辞典》:矜贫救厄(矜贫救厄)  拼音:jīn pín jiù è
怜悯贫困、救济受难的人。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四○。崇百药》:「与穷恤寡是一药,矜贫救厄是一药。」
《国语辞典》:矜贫恤独(矜贫恤独)  拼音:jīn pín xù dú
怜悯贫苦,救助孤独无依的人。《魏书。卷五四。高闾传》:「甄忠明孝,矜贫恤独,开纳谠言,抑绝谗佞。」
《国语辞典》:恤老怜贫(恤老怜贫)  拼音:xù lǎo lián pín
怜悯贫老而加以周济照顾。元。刘时中〈端正好。众生灵套。三煞〉:「这相公爱民忧国无偏党,发政施仁有激昂,恤老怜贫,视民如子。」明。陈汝元《金莲记》第二七出:「止为恤老怜贫,敢曰疏财仗义,我不任德,尔何谢恩。」
《国语辞典》:于心不忍(于心不忍)  拼音:yú xīn bù rěn
因内心怜悯而狠不下心作某种决断,多表示对受害者的同情。如:「他心肠软,总因于心不忍而无法拒绝别人的请求。」《官场现形记》第五七回:「这个凶手,如今无故打死了我们中国人,倘若就此轻轻放他过去,不但百姓不服;就是抚宪同职道,亦觉于心不忍!」
《国语辞典》:恻隐之心(恻隐之心)  拼音:cè yǐn zhī xīn
同情怜悯之心。《孟子。公孙丑上》:「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警世通言。卷二一。赵太祖千里送京娘》:「俺与你萍水相逢,出身相救,实出恻隐之心,非贪美丽之貌。」也作「恻怛之心」。
分类:同情怜悯
《国语辞典》:恻怛之心(恻怛之心)  拼音:cè dá zhī xīn
同情怜悯之心。前秦。苻朗《苻子》:「观刑曰乐,何无恻怛之心焉。」也作「恻隐之心」。
《国语辞典》:残暴不仁(残暴不仁)  拼音:cán bào bù rén
凶残暴戾而无怜悯之心。《三国演义》第一二回:「吕温侯残暴不仁,民心大怨。」
《国语辞典》:慈悲为怀(慈悲为怀)  拼音:cí bēi wéi huái
以怜悯、宽容的心对待他人。如:「她慈悲为怀,决定不向肇事者提出民事赔偿。」
《國語辭典》:昊天不吊(昊天不弔)  拼音:hào tiān bù diào
语本《诗经。小雅。节南山》:「不吊昊天,不宜空我师。」苍天不怜悯保佑。《陈书。卷三。世祖本纪》:「昊天不吊,上玄降祸。」汉。蔡邕济北相崔君夫人诔〉:「昊天不吊,降此残殃。」后以昊天不吊为哀悼死者之辞。
《國語辭典》:不吊(不弔)  拼音:bù diào
1.不善、不淑。《诗经。小雅。节南山》:「不吊昊天,乱靡有定。」汉。郑玄。笺:「吊,至也,至犹善也。」
2.不哭吊或不表示哀怜抚慰。《礼记。檀弓上》:「死而不吊者,畏、厌、溺。」《石点头。卷一一。江都市孝妇屠身》:「生也有涯,盍终于天命?死而不吊,重弃于人伦。」
3.不幸。《左传。襄公二十三年》:「纥不佞,失守宗祧,敢告不吊。」唐。张说〈祭石岭战亡兵士文〉:「何如不吊,罹此寇虏。」
分類:吊丧
《漢語大詞典》:哀怜,哀悯
对他人的不幸给予同情怜悯 例:他们眼睛里流露出哀怜。――《二六七号牢房》
《國語辭典》:悲天悯人(悲天憫人)  拼音:bēi tiān mǐn rén
忧伤时局多变,哀怜百姓疾苦。《老残游记》第一一回:「坎水阳德,从悲天悯人上起的,所以成了个既济之象;兑水阴德,从愤懑嫉妒上起的,所以成了个革象。」清。颜元《存学编。卷三。性理评》:「司国柄者不可废崇儒重道之典,而悲天悯人,儒者宜存返己自罪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