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85,分26页显示  上一页  2  3  4  5  6  8  9  10  11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狙怒
冯怒
怒螳
中怒
波怒
愠怒
余怒
怒江
逞怒
谤怒
斗怒
狂怒
气怒
笑怒
虓怒
《骈字类编》:狙怒
杨弘贞棘猴赋见猱升下
《漢語大詞典》:冯怒(馮怒)
盛怒;大怒。左传·昭公五年:“今君奋焉震电冯怒,虐执使臣,将以衅鼓,则 吴 知所备矣。” 杜预 注:“冯,盛也。”《楚辞·天问》:“ 康回 冯怒,坠何故以东南倾。”新唐书·苏安恒传:“王者有容天下之量,故济其心;能进天下之善,故除其恶。不然,则神鬼冯怒,阴阳纷舛。”
分類:盛怒大怒
《韵府拾遗 阳韵》:怒螳
夏允彝太湖赋何有黑山之逋魄潢池之怒螳
《骈字类编》:中怒
宋玉高唐赋崒中怒而特高兮若浮而望碣石注崒聚也谓两浪相合聚而中高也
《骈字类编》:波怒
贾宜旱云赋若飞翔之纵横兮杨波怒而澎濞惊杜甫巴西驿亭观江涨呈窦使君又一首诗转波作怒只恐岸随流庭项斯暮上瞿塘峡诗蛟螭波数怒鬼怪火潜明 黄 坚咏茶诗银瓶蟹眼波怒涛翻
《國語辭典》:愠怒(慍怒)  拼音:yùn nù
怒恨、生气。《史记。卷一○九。李将军传》:「广不谢大将军而起行,意甚愠怒而就部,引兵与右将军食其,合军出东道。」《聊斋志异。卷一。青凤》:「生隐蹑莲钩,女急敛足,亦无愠怒。」
分類:恼怒
《漢語大詞典》:余怒(餘怒)
(1).充足的力量、气势。文选·张衡〈西京赋〉:“负笋业而餘怒,乃奋翅而腾驤。” 薛综 注:“言兽负此笋业已重,乃有餘力奋其两翼,如将超驰者矣。” 唐 赵冬曦 《三门赋》:“泛洪涟於大磧之东,薄餘怒於天地之外。”
(2).未了的怒气。 晋 潘岳 《西征赋》:“望 渐臺 而扼腕,梟巨猾而餘怒。” 清 王韬 《淞滨琐话·魏月波》:“见妻犹坐中庭,颐指气使,餘怒未平。”
《國語辭典》:怒江  拼音:nù jiāng
河川名。源出西藏拉萨北部的布喀池,南入云南,经缅甸境内,名为萨尔温江,至马达班湾注入印度洋。也称为「潞江」。
《漢語大詞典》:逞怒
肆意发怒。国语·晋语五:“不得政,何以逞怒?”后汉书·吴祐传:“今若背亲逞怒,白日杀人,赦若非义,刑若不忍,将如之何?” 李贤 注:“逞,快也。” 明 吾丘瑞 《运甓记·父子死节》:“好一似螳螂奋臂,逞怒车前。”
分類:肆意发怒
《漢語大詞典》:谤怒(謗怒)
指责。 宋 曾巩 《与王介甫第二书》:“则谤怒之来,诚有以召之。”
分類:
《漢語大詞典》:斗怒(鬥怒)
亦作“鬭怒”。亦作“鬪怒”。
(1).争吵;争斗。周礼·地官·调人:“凡有鬭怒者,成之;不可成者,则书之。” 郑玄 注:“鬭怒,辩讼者也。”荀子·臣道:“恭敬,礼也;调和,乐也;谨慎,利也;鬭怒,害也。”
(2).犹激怒。 唐 柳宗元 《贞符》:“孰称古初朴蒙空侗而无争,厥流以讹,越乃奋敚鬭怒震动,专肆为淫威?”
《漢語大詞典》:狂怒
极端愤怒。 汉 应劭 《风俗通·过誉·太原周党》:“岂以一朝之忿,而肆其狂怒者哉。”清史稿·郑成功传:“ 成功 方病,闻之,狂怒囓指。” 沙汀 《呼嚎》:“这种沉静和骚动,只隔有一层纸的;它可能爆发成狂喜,但也更可能爆发成为一种无可抵拒的狂怒。”
分類:极端愤怒
《韵府拾遗 遇韵》:气怒(气怒)
射经怒气开弓息气放箭盖气怒则力雄而引满气息则心定而虑周此正志之则也
《韵府拾遗 遇韵》:笑怒
易林昴毕附耳将军笑怒
《漢語大詞典》:虓怒
暴怒。 汉 杜笃 《论都赋》:“首策之臣,运筹出奇;虓怒之旅,如虎如螭。”明史·宦官传一·王振:“秋七月, 也先 大举入寇, 振 挟帝亲征。廷臣交諫,弗听。至 宣府 ,大风雨,復有諫者, 振 益虓怒。”
分類:暴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