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96,分27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狂态
岸巾
严肃
截然
立异
作风
革面
整衣
颐指
情态
平均
辞色
下气
守雌
鸣谦
《國語辭典》:狂态(狂態)  拼音:kuáng tài
1.狂妄放任的态度。宋。陆游〈福建到任谢表〉:「念臣流落有年,尚未除于狂态。」
2.疯疯癫癫的样子。《红楼梦》第五七回:「因此时湘云之症已愈,天天过来瞧看,见宝玉明白了,便将他病中狂态形容了与他瞧,倒引的宝玉自己伏枕而笑。」
《漢語大詞典》:岸巾
谓掀起头巾,露出前额。形容态度洒脱或衣着简率不拘。 唐 刘肃 《大唐新语·极谏》:“ 中宗 愈怒,不及整衣履,岸巾出侧门。” 宋 杨万里 《和章汉直》:“岸巾过我灯前语,赠句清於月底梅。” 明 宋濂 《南涧子包公碣》:“性嗜酒,虽百觴不乱。当酣适之际,岸巾独坐,高歌八韵律赋。” 清 陈维嵩 《念奴娇·季沧苇宅夜看歌姬演剧》词:“重逢难必,岸巾且吸船玉。”
《國語辭典》:严肃(嚴肅)  拼音:yán sù
1.态度严正庄重。《吕氏春秋。孟夏纪。尊师》:「和颜色,审辞令;疾趋翔,必严肃。」
2.严格、认真。汉。蔡邕议郎胡公夫人哀赞〉:「教诲严肃,昭示好恶。」
3.严谨有法度。《北史。卷五七。周宗室传。邵惠公颢传》:「文帝诸子并幼,遂委以家务,内外无不严肃。」
《國語辭典》:截然  拼音:jié rán
1.分明的样子。《诗经。商颂。长发》:「九有有截。」汉。郑玄。笺:「故天下归乡汤,九州齐一截然。」清。李渔《閒情偶寄。卷一。词曲部。词采。重机趣》:「即于情事截然,绝不相关之处,亦有连环细笋,伏于其中,看到后来,方知其妙。」
2.态度严肃的样子。《宋史。卷四二八。道学列传二。李侗》:「平日恂恂,于事若无甚可否,及其酬酢事变,断以义理,则有截然不可犯者。」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辨》:「推原汉魏以来,而截然谓当以盛唐为法。」
《國語辭典》:立异(立異)  拼音:lì yì
1.抱持相异的意见或态度。《南史。卷四五。崔慧景传》:「崔护军威名既重,乃诚可见,既已唇齿,忽中道立异。」
2.故意表示和人不同。如:「标新立异」。
《國語辭典》:作风(作風)  拼音:zuò fēng
1.处理事务的行为、态度。如:「行事不拖泥带水,是他的一贯作风。」
2.作家创作所特具的风格。如:「他的散文作风平易近人,流畅通达,深受读者喜爱。」
《國語辭典》:革面  拼音:gé miàn
改变外貌。比喻改过迁善。《易经。革卦》:「君子豹变,小人革面。」
《國語辭典》:整衣  拼音:zhěng yī
整理服装。《三国演义》第五回:「绍整衣佩剑,慨然而上。」《红楼梦》第六八回:「但已来了,只得以礼相见,于是忙整衣来迎了出来。」
《國語辭典》:颐指(頤指)  拼音:yí zhǐ
不开口说话,只以面颊表情指使他人做事。《汉书。卷四八。贾谊传》:「今陛下力制天下,颐指如意。」
《國語辭典》:情态(情態)  拼音:qíng tài
情状、形态。《列子。黄帝》:「太古神圣之人,备知万物情态。」《韩非子。二柄》:「人主欲见,则群臣之情态得其资矣。」
《國語辭典》:平均  拼音:píng jūn
1.轻重相等,分量一致。《汉书。卷二一。律历志上》:「钧者,均也,阳施其气,阴化其物,皆得其成就平均也。」
2.均匀计算。如:「董事会决议,公司今年的盈馀平均分给员工。」《清史稿。卷一○七。选举志二》:「临时试无定期,学期、年终、毕业考试分数与平日分数平均计算。」
《國語辭典》:辞色(辭色)  拼音:cí sè
言语态度。《晋书。卷六二。祖逖传》:「辞色壮烈,众皆慨叹。」《三国演义》第四一回:「瑁遂与张允同至樊城,拜见曹操。瑁等辞色甚是谄佞。」
《國語辭典》:下气(下氣)  拼音:xià qì
1.平心静气。唐。韩愈 答张籍书:「若商论不能下气,或似有之,当更思而悔之耳。」《红楼梦》第九回:「宝玉又是天生成惯能作小服低,赔身下气,性情体贴,话语缠绵。」
2.中医上指放屁。
《漢語大詞典》:下气怡声(下氣怡聲)
谓和悦声气,态度恭顺。礼记·内则:“及所,下气怡声,问衣燠寒。” 韦君宜 《似水流年·乘公路汽车旅行记》:“我走上前去,下气怡声提出我的要求,说明我的情况,恳求他们帮忙,能带一带我。”
《漢語大詞典》:守雌
以柔弱的态度处世。《老子》:“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 吴澄 注:“雄,谓刚强;雌,谓柔弱。” 晋 葛洪 抱朴子·至理:“涤除玄览,守雌抱一。” 清 龚自珍 《释言》诗之一:“守默守雌容努力,毋劳上相损宵眠。” 鲁迅 《坟·文化偏至论》:“夫安弱守雌,篤於旧习,固无以争存於天下。”
《漢語大詞典》:鸣谦(鳴謙)
(1).谓谦德表著于外。易·谦:“鸣谦,贞吉。” 王弼 注:“鸣者,声名闻之谓也。得位居中,谦而正焉。” 孔颖达 疏:“鸣谦者谓声名也,处正得中,行谦广远,故曰鸣谦。” 南朝 陈 徐陵 《劝进元帝表》:“出震等於勛华,鸣谦同于旦奭。” 北周 庾信 《贺传位于皇太子表》:“伏惟天元皇帝,惟圣作圣,惟亲尊亲,降意於与能,鸣谦於神器。”
(2).谓态度谦恭。 南朝 梁 沈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文》:“至公以奉上,鸣谦以接下。”《梁书·刘览传》:“既以鸣谦表性,又以难进自居,未尝造请公卿,缔交荣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