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58,分44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怀远
兴怀
好怀
忘怀
中怀
怀柔
胸怀
羁怀
愁怀
怀故
心怀
吟怀
诗怀
怀土
怀德
《國語辭典》:怀远(懷遠)  拼音:huái yuǎn
怀柔远方之人。宋。张孝祥 六州歌头。长淮望断词:「渺神京,干羽方怀远,静烽燧,且休兵。」
《漢語大詞典》:兴怀(興懷)
引起感触。 晋 王羲之 《兰亭集序》:“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旧唐书·忠义传下·李源:“言念於此,慨然兴怀。” 刘师培 文说·宗骚:“推之感物兴怀,援情记兴,嫋嫋女萝,寄离忧于公子,森森桂树,望归来于王孙。”
分類:感触
《漢語大詞典》:好怀(好懷)
好兴致。 晋 陶潜 《饮酒》诗之十:“清晨闻叩门,倒裳往自开。问子为谁歟,田父有好怀。” 宋 陈师道 《绝句》之四:“书当快意读易尽,客有可人期不来。世事相违每如此,好怀百岁几回开!” 明 高攀龙 《夏日闲居》诗:“顾此有好怀,酌酒遂陶然。”
分類:兴致
《國語辭典》:忘怀(忘懷)  拼音:wàng huái
忘却、不系恋于事物。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红楼梦》第二四回:「他原是富贵公子的口角,那里还把这个放在心上,因而便忘怀了。」
《漢語大詞典》:中怀(中懷)
(1).内心。 汉 苏武 《别诗》之二:“幸有弦歌曲,可以喻中怀。” 唐 白居易 《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前事思如昨,中怀写向谁?” 清 刘大魁《赠资政大夫吴府君墓表》:“其为人中怀坦直,好善,喜施与。”
(2).犹五中。指内脏。 宋 苏舜钦 《答韩持国书》:“长姊奄逝,中怀殞裂。”
《國語辭典》:怀柔(懷柔)  拼音:huái róu
以温和的手段使远方的人来归附。《三国志。卷四七。吴书。吴主权传》:「君宣导休风,怀柔百越,是用锡君朱户以居。」
《國語辭典》:胸怀(胸懷)  拼音:xiōng huái
1.心中、心里头。晋。袁宏《后汉纪》卷二十八:「时上年十五,每事出于胸怀,皆此类也。」宋。司马光《涑水记闻》卷一:「丈夫临大事可否,当自决胸怀,乃来家间恐怖妇女何为耶!」也作「胸襟」。
2.思想境界,指志趣、气度、抱负等。汉。王充《论衡。别通》:「故夫大人之胸怀非一,才高知大,故其于道术,无所不包。」《宋史。卷四二七。道学传一。周敦颐传》:「黄庭坚称其『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也作「胸襟」。
3.心里怀著。《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國語辭典》:羁怀(羈懷)  拼音:jī huái
滞留异乡的心情。宋。张实《流红记》:「于时万物摇落,悲风素秋,颓阳西倾,羁怀增感。」《孤本元明杂剧。卓文君。第四折》:「助诗兴云林晚,动羁怀江树迷。」
分類:情怀
《漢語大詞典》:愁怀(愁懷)
忧伤的心怀。 宋 张辑 《谒金门·花自落》词:“睡起愁怀何处著?无风花自落。” 元 关汉卿 《玉镜台》第一折:“怎能彀可情人消受锦幄凤凰衾,把愁怀都打撇在玉枕鸳鸯帐。” 夏丏尊 叶圣陶 《文心》二二:“江上的暮色更足引动人的愁怀。”
《漢語大詞典》:怀故(懷故)
思念故人。 三国 魏 曹丕 《柳赋》:“感遗物而怀故,俛惆悵以伤情。” 南朝 宋 谢灵运 《道路忆山中》诗:“怀故叵新欢,含悲忘春暖。”
分類:思念故人
《國語辭典》:心怀(心懷)  拼音:xīn huái
1.心中的想法或意念。元。关汉卿《蝴蝶梦》第四折:「你那报怨心怀,和那横死爷相逢在分界牌。」
2.心里想著。如:「心怀不轨」、「心怀感激」。
《漢語大詞典》:吟怀(吟懷)
作诗的情怀。 唐 杜荀鹤 《近试投所知》诗:“白髮随梳落,吟怀説向谁?” 元 张养浩 《拟四季归田乐·春》诗:“天随野色遥,山与吟怀清。” 元 赵善庆 《忆王孙·寻梅》曲:“横斜数枝僧寺侧,动吟怀。” 清 华岩 《辛酉题古木泉石图》诗:“诚可覊游目,况復达吟怀。”
分類:作诗情怀
《漢語大詞典》:诗怀(詩懷)
(1).作诗怀念。 唐 陆龟蒙 《送浙东德师侍御罢府西归》诗:“诗怀 白阁 僧吟苦,俸买 青田 鹤价偏。” 清 张问陶 《钱箨石先生画盘山五松图》诗:“诗怀华髮携筇日,人想青山下笔初。”
(2).诗人的胸怀。 五代 齐己 《新秋雨后》诗:“夜雨洗河汉,诗怀觉有灵。” 元 朱德润 《赓郭祥卿照磨饮酒诗》:“酒量诗怀双美具,诗愁无酒竟如何?”《诗刊》1977年第9期:“诗怀如海肝胆照,自励励人兴味浓。”
(3).谓祝寿。 宋 王应麟 困学纪闻·评诗:“ 鹤山 云:礼於生子曰诗负,於祝嘏曰诗怀。”
《國語辭典》:怀土(懷土)  拼音:huái tǔ
1.怀念故乡。《后汉书。卷七六。循吏列传。王景》:「耆老闻者,皆动怀土之心,莫不眷然伫立西望。」汉。蔡琰胡笳十八拍〉:「去时怀土兮心无绪,来时别儿兮思漫漫。」
2.安于故居之处,不愿迁徙。《论语。里仁》:「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宋。司马光 赈赡流民劄子:「臣闻民之本性,怀土重迁,岂乐去其乡里,舍其亲戚,弃其丘垄,流离道路,乞丐于人哉。」
《漢語大詞典》:怀德(懷德)
(1).感念恩德。书·洛诰:“王伻 殷 乃承叙万年,其永观朕子怀德。”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及 周 之盛时,天下和洽,四夷乡风,慕义怀德。”北史·贺拔胜传:“ 胜 自是以后,每执弓矢,见鸟兽南向者,皆不射之,以申怀德之意。” 郭沫若 《蔡文姬》第四幕:“他们对于丞相特别是畏威怀德。”
(2).怀有德行。《诗·大雅·板》:“怀德惟寧,宗子维城。” 高亨 注:“怀德,有德。”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诸大夫怀德抱术,各守一分以保社稷,孤何忧焉。” 唐 韩愈 《袁氏先庙碑》:“至司徒 安 ,怀德於身, 袁氏 遂大显。” 明 刘基 《樵渔子对》:“是故怀德之士,莫不龙跃九渊,凤翥高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