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忿愤(忿憤)
愤怒不平。 汉 应劭 《风俗通·十反·赵相汝南李统》:“股肱掾史,咸用忿愤,欲诣闕自理。”世说新语·方正“ 宣王 果大忿” 刘孝标 注引 晋 孙盛 《晋阳秋》:“朝廷虑 高祖 不胜忿愤……乃使 毗 仗节为 高祖 军司马。”资治通鉴·晋安帝隆安元年:“今大驾蒙尘,人思效命,而虏敢自送,众心忿愤。”
分類:愤怒不平
《漢語大詞典》:宿忿
旧日的忿恨。《旧唐书·吐蕃传下》:“自今而后,屏去兵革,宿忿旧恶,廓焉消除。” 宋 苏舜钦 《蓝田悟真寺作》诗:“凿石龕边崖至深,近有浮屠於此相棖触,悁心宿忿两不解,一乃颠挤死其谷。”
分類:旧日忿恨
《漢語大詞典》:忿斗(忿鬭)
忌恨好斗。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文章:“ 傅玄 忿鬭免官, 孙楚 矜夸凌上。” 宋 苏辙 《周论》:“天下纷然而淆乱,忿鬭而相苦。” 明 文徵明 《资德大夫正治上卿南京刑部尚书刘公行状》:“监舶者利其贿不禁,或不时得贿,即忿鬭成隙。”
分類:忌恨好斗
《漢語大詞典》:挟忿(挾忿)
犹怀恨。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补遗·台省·台疏讥谑:“ 房 乃再疏攻之,以鄙臣挟忿妄辨,大肆鴟张为名。”清史稿·世祖纪二:“诸臣毋歧方隅,毋立门户,毋挟忿肆诬,毋摭嫌苛訐,庶还荡平之治。”
分類:怀恨
《漢語大詞典》:躁忿
急躁易怒。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六:“其赋性躁忿浮戾,举无其比。” 宋 范祖禹 《论宦官》:“ 宪宗 服金丹躁忿,为 陈洪志 所弑。”宋史·刑法志二:“及 彦博 致仕, 及甫 自权侍郎以修撰守郡。母丧除,与 恕 书请补外,因为躁忿詆毁之辞。”
分類:急躁躁易
《漢語大詞典》:忿郁
见“ 忿鬱 ”。
《漢語大詞典》:忿郁(忿鬱)
亦作“ 忿欝 ”。 怨恨忧郁。 宋 叶适 《故知广州敷文阁待制薛公墓志铭》:“方艰难时,士无贤不肖,皆媮视苟息,惟 宗泽 未及成,忿鬱死, 赵立 、 翟兴 不幸丧败。” 明 李东阳 《书某节妇事》:“其何以洩忿欝而暴其姦凶?”
分類:怨恨忧郁
《漢語大詞典》:忿躁
忿怒急躁。新五代史·梁臣传·敬翔:“﹝ 梁太祖 ﹞归而忿躁,杀 唐 大臣几尽。” 宋 苏轼 《上张安道养生诀论》:“神仙至术,有不可学者:一忿躁,二阴险,三贪慾。”
分類:忿怒急躁
《漢語大詞典》:忿竞(忿競)
犹忿争。北齐书·毕义云传:“为郎,与左丞 宋游道 因公事忿竞, 游道 廷辱之云:‘《雄狐》之诗,千载为汝。’”新唐书·崔日用传:“坐与 薛稷 相忿竞,罢政事,为 婺州 长史。”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宗藩·郑世子让国:“但以宗法世次,自请避位,而以 郑国 还之 祐橏 之子孙,既盖乃父生前忿竞之愆,又杜 载璽 他日报復之念。”
《國語辭典》:忿言  拼音:fèn yán
愤怒的话。《礼记。祭义》:「忿言不反于身,不辱其身,不羞其亲,可谓孝矣。」
分類:忿怒怨恨
《漢語大詞典》:忿憾
怨恨。 隋 王通 中说·魏相:“忿憾者,仁之螣也。” 清 刘大櫆 《左仲郛诗序》:“刑罚之烦,赋歛之苛,皆有以自达其隐,抑塞之情舒,而忿憾无聊不平之气寝以微矣。”
分類:怨恨
《漢語大詞典》:忿怼(忿懟)
怨恨。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辨骚:“ 班固 以为露才扬己,忿懟沉江。”资治通鉴·宋明帝泰始五年:“上又令有司奏 庐江王 禕 忿懟有怨言,请穷治;不许。” 清 戴名世 《与何屺瞻书》:“其於当世之故,不无感慨忿懟,而其辞类有稍稍过当者,世且以僕为駡人。”
分類:怨恨
《國語辭典》:发忿(發忿)  拼音:fā fèn
自觉不满足,而奋力为之。《儒林外史》第一六回:「到家并发忿加意用功。府考、院考的时候,你再来见我。」也作「发愤」。
《漢語大詞典》:忧忿(憂忿)
忧虑悲愤。 秦牧 《长河浪花集·中国红场的旗帜》:“ 鲁迅 说他自己怀着比 果戈里 深广的忧忿写《狂人日记》。”
分類:忧虑悲愤
《骈字类编》:兴忿(兴忿)
顾云:谢徐学士启:隋珠暗投,路人兴忿;荆玉三献,明主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