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除一切忧冥菩萨
【佛学大辞典】
(菩萨)在胎藏界曼荼罗地藏院最上端,密号为大救金刚。除一切众生之忧恼冥想。故亦名除一切忧恼菩萨。形白黄色,左手扬,右手施与,坐赤莲。
无忧王
【佛学大辞典】
(人名)旧称阿育,新称阿输迦王,译曰无忧王。(参见:阿育王)
【佛学常见辞汇】
(参见:阿育王)
阿育王
【佛学常见辞汇】
古印度摩竭陀国的国王,华译为无忧王,于公元前二七○年间,统一全印度,初奉婆罗门教,肆其暴行,杀戮兄弟、大臣、及无数人民,后来改信佛教,成为大护法,兴慈悲,施仁政,于国内建八万四千大寺,及八万四千宝塔,派遣宣教师,到四方传法,使佛教发扬于国外。
无忧树
【佛学大辞典】
(植物)梵名阿输迦As/oka,阿述迦。佛生于此树下。(参见:阿输迦)附录。
无忧最胜吉祥王如来
【佛学大辞典】
(佛名)七佛药师之一。
解忧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佛说解忧经。一卷,宋法天译。说一切无常,当求解脱。
忧火
【佛学大辞典】
(譬喻)忧恼之烈譬如火。金光明经四曰:「我常渴仰,欲见于佛。为是事故,忧火炽然。惟愿世尊,赐我慈悲。清冷法水,以灭此火。」
忧世
【佛学大辞典】
(杂语)现世四苦八苦充满,忧惧不安之意。又作浮世。如浮云萍草无定相也。
忧陀伽
【佛学大辞典】
(杂名)Udaka,译曰水。(参见:郁持)
忧陀那
【佛学大辞典】
(术语)Uda%na,又作优陀那,乌陀南,邬陀南,优檀那,邬驮南,郁陀那等。发语言时喉中之风。智度论六曰:「如人欲语时,口中风出,名优陀那。此风出己,还入至脐,触脐响出,响出时触七处退,是名语言。」【又】译曰丹田。圆觉经大钞十一之下曰:「有师言:脐下一寸,名忧陀那,此云丹田。」名义集六曰:「优陀那,天台禅门曰:此云丹田,去脐下二寸半。」【又】译曰中。天台之禅门口诀曰:「一脉直往趣脐,号曰优陀那风,优陀那者中也,故号此脉为中脉也。」【又】译曰自说。十二部经中之无问自说经。无人问,佛自说法者。俱舍光记一曰:「邬陀南,此云自说。即十二部经中第五,自说经也。无人问佛自说故。若言嗢陀南,此云集散,集散说故;或言集施,集所说义,施有情故。」慧苑音义上曰:「邬驮南,此云无问自说。」玄应音义二十一曰:「邬陀南,此言自说,旧言郁陀那。」同二四曰:「邬陀南旧曰优陀那,自言自说,谓不待请问而自说也,即无问自说经是也。」【又】译曰印,标相,总略。一切行无常等之四法印也。瑜伽伦记十一之下曰:「四乌拖南,若作嗢字者,皆须改正,旧语不正。名四优陀那,翻名为印,今翻名说。即世尊常诵说,此义似无问自说,随义傍翻,亦得名印。或名总略义,或名标相,如说无常是有为标相。(中略)涅槃寂静,是无为法标相。若名嗢拖南,则名集施。」大乘义章二曰:「优檀那者,是外国语,此名为印,法相楷定不易之义名印也。」华严经大疏钞十八曰:「优檀那此名标相。」同钞曰:「嗢陀南此云集施,应与邬陀南异。今论亦云嗢陀南,或译之少巧。」同二十二曰:「邬陀南者,旧为优陀那讹也。正翻为说,义当无问自说。」案四法印之颂,亦曰四乌拖南,又曰四嗢拖南。但言乌拖南,则自说或法印之义。言嗢拖那,则集散或集施之义。此中以言乌拖那为本义。
忧陀罗经
【佛学大辞典】
(书名)(参见:优陀罗)附录。
忧陀伽娑罗栴檀
【佛学大辞典】
(植物)Uraga-sa%racandana,木名。探玄记二十曰:「忧陀伽娑罗栴檀者,具云地毗乌罗伽娑罗也。地毗此云妙,乌罗伽此云腹行,即龙蛇之类。娑罗此云胜,亦云坚固。谓此栴檀坚固胜出,在龙宫,故以为名。」
忧受
【佛学大辞典】
(术语)五受之一。(参见:五受)
【三藏法数】
谓心于违情之境,而受煎逼之忧,是名忧受。
五受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受心识领纳所对之境之作用也。差别有五种:一、忧受,为意识之领纳,对于遣情之境,分别为忧恼者。二、喜受,为意识之领纳,对于顺境之境,分别为喜悦者。三、苦受,为眼等五识之领纳,对于违情之境,无分别而感苦痛者,四、乐受,为眼等五识之领纳,对于顺情之境,无分别而戚快乐者。五、舍受,为通于六识之领纳,对于不违不顺之境,无苦无乐者。见唯识论五。
【佛学常见辞汇】
吾人的心识领纳外境时所产生的五种感受,即忧受、喜受、苦受、乐受、舍受。
【三藏法数】
(出析玄记)
受者领纳也。谓六根之识,领受六尘之境也。(六根者,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也。六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也。)
〔一、忧受〕,谓心于违情之境,而受煎逼之忧,是名忧受。
〔二、喜受〕,谓心于顺情之境,而受忻悦之喜,是名喜受。
〔三、苦受〕,谓身于违情之境,而受逼迫之苦,是名苦受。
〔四、乐受〕,谓身于顺情之境,而受安逸之乐,是名乐受。
〔五、舍受〕,谓心于不违不顺之境,而受无苦无乐、无憎无爱之舍,是名舍受。
忧承伽摩
【佛学大辞典】
(动物)鸟名。(参见:优禅伽摩)
忧海
【佛学大辞典】
(譬喻)忧之深譬如海。智度论二曰:「心没忧海,不能自出。」
忧毕叉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参见:优毕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