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53—706 【介绍】: 唐润州曲阿人,字士则。以荫调右翊卫,累迁御史中丞。武周长安中为司刑少卿,屡疏请昭雪冤案。神龙元年,参与张柬之等谋逼武则天退位,率禁兵入宫杀张易之、张昌宗,拥中宗复位。拜侍中,封谯郡公。未几为武三思所谗,罢政,加特进,封扶阳郡王。寻出为濠州刺史。三思复诬其谋反,谪徙岭外,杖杀途中。
全唐文·卷一百七十五
彦范字士则。润州丹阳人。少以门荫调补右翊卫。累转司刑少卿。中宗即位。以诛张易之昌宗功加银青光禄大夫。拜纳言。赐勋上柱国。封谯郡公。改侍中。用武三思谮进封扶阳郡王。加特进。令罢知政事。又因三思诬搆贬泷州司马。长流瀼州。三思令周利贞矫制杖杀之。年五十四。睿宗立。追复官爵。谥曰忠烈。建中元年重赠司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13 【介绍】: 唐雍州长安人,祖籍南兰陵。萧德言曾孙。初仕伊阙、洛阳尉,迁监察御史,以劾苏味道贪赃,超拜吏部员外郎。中宗神龙初,附武三思,累迁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尝以女妻韦后舅之子,睿宗景云初坐后党出为晋州刺史,治有能名。太平公主用事,召拜刑部尚书,迁吏部尚书、中书令,封酂国公。参与太平公主逆谋,事败,遁入南山,捕诛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13 沂州氶县(今山东枣庄南)人。少为畿尉。中宗神龙初(705),以附武三思自吏部员外郎擢御史中丞,迁吏部侍郎。景龙元年(707),拜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睿宗即位,坐韦后党出为晋州刺史。召拜刑部尚书、右御史大夫,再迁吏部尚书。玄宗先天二年(713),拜中书令。以预修《姓族系谱》书成,封酂国公。未几,坐附太平公主伏诛。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全唐诗》存诗9首。
全唐文·卷二百八十
至忠。沂州丞人。神龙初。以附武三思自吏部员外擢御史中丞。迁吏部侍郎中书侍郎兼中书令。转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拜侍中。景云初。坐韦后党出为晋州刺史。召拜刑部尚书。转吏部。先天二年复为中书令。封酂国公。以太平公主党伏诛。
突骑施娑葛 朝代:初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14 【介绍】: 唐时西突厥别部首领。乌质勒子。中宗神龙二年,袭嗢鹿州都督、怀德郡王。景龙二年,自立为可汗,陷安西。唐不得已册为十四姓可汗。明年,请降,拜归化可汗,赐名守忠。与其将阙啜忠节交怨,宰相宗楚客纳忠节赂,娑葛因杀唐御史中丞冯嘉宾,遣兵攻塞。安西都护牛师奖与战,败死。表索楚客头。后其弟遮弩叛归默啜,引北突厥兵来攻,娑葛被擒,与遮弩并见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光州人,字廷炬。高宗仪凤中以鹰扬将军随父戍闽。父死,代为将。为岭南行军总管,奏置漳州为郡,以控岭表,就命元光镇抚之,数千里无桴鼓之警。后战殁,谥忠毅。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字廷炬,河东(今山西永济西南)人,一作光州(今河南光山)人。高宗朝,以左玉钤卫翊府左郎将戍闽,迁岭南行军总督。武后垂拱二年(686),奏置漳州。授中郎将右鹰扬卫率府怀化大将军、漳州刺史。事迹散见其自撰表文2篇、《元和姓纂》卷三。所著《龙湖集》今存,内收诗50首。《全唐诗》收诗3首,《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47首。或以为传世之陈元光诗皆为其后人伪造。
全粤诗·卷四
陈元光,字廷炬。揭阳人。原籍河南颍川,祖洪官义安丞,遂落籍为揭阳人。其父政以武功著,隶广州扬威府。元光习韬钤,善用兵,有父风。唐高宗总章二年(六六九),潮州寇乱,陷冈州、岭左,元光随父征戍闽,父死,代为将。永隆二年(六八一),再提兵入潮平盗乱。还戍于闽,奏请创置漳州。历官岭南行军总管,晋中郎将、右鹰扬卫率府怀化大将军、漳州刺史。后战闽寇,殁于阵。赠右豹韬卫大将军。开元四年(七一六),追赠颍川侯,谥昭烈。有《龙湖公集》。明黄佐纂嘉靖四十年刊《广东通志》卷五五、清林杭学纂修康熙二十三年年《潮州府志》卷九有传。
全唐文·卷一百六十四
元光字廷炬。光州人。高宗朝以左玉钤卫翊府左郎将戌闽。迁岭南行军总管。
安忠敬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61—726 【介绍】: 唐凉州武威人。以良家子从军,释褐临洮府右果毅。睿宗景云二年,以军功迁赤水军副使。玄宗开元七年,为会州刺史。迁松州都督,改河西节度副大使,官至鄯州都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沧州景城人。弱冠明经擢第。历迁殿中侍御史。开元初击吐蕃,大败之,寻除并州大都督府长史。讨突厥有功,授兵部尚书,复充朔方军大总管,封清源县公。累拜户部尚书,复为朔方军节度使。卒年七十余。赠尚书左丞相,谥忠烈。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62?—732 沧州景城(今河北沧州西)人,后徙家洛阳(今河南洛阳)。长安尉王行果子。弱冠明经及第,调清苑尉。历永昌令、殿中侍御史,出为渭南令。景龙末授桂州都督,转鸿胪大卿,充朔方军副大总管,兼安北大都护。以击吐蕃功进并州大都督长史。迁左散骑常侍、朔方道行军大总管、御史大夫。开元八年(720)授兵部尚书,复充朔方军大总管,次年贬梓州刺史,后拜太子詹事,封中山郡公。迁吏部尚书。十一年代张说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坐王乔谋反,贬蕲州刺史,转定州。入迁户部尚书,官终朔方军节度使。二十年卒,赠尚书左丞相,谥曰忠烈。生平见《旧唐书》、《新唐书》本传、《唐会要》卷七〇。晙好学能文,《全唐诗》存诗1首。又《全唐诗》有王俊,乃王晙之误。
全唐文·卷二百九十八
晙。沧州景城人。徙家洛阳。弱冠明经擢第。景龙末充朔方军副大总管兼安北大都护陇右偫牧使。开元十年拜太子詹事。累封中山郡公。十一年同中书门下三品。充朔方军节度大使。二十年卒。年七十馀。赠尚书左丞相。谥曰忠烈。
王仁忠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62—722 【介绍】: 唐太原祁人,字揖。玄宗王皇后叔。解褐濮州司法参军,转湖州司兵参军。睿宗时,迁太常主簿,改太常寺丞。玄宗初,改太子仆,迁鸿胪少卿、太常少卿,官至左千牛卫将军。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22 【介绍】: 唐宋州宋城人。高宗仪凤中进士及第,补井陉尉。武则天天授中召对称旨,擢左司御胄曹参军事,迁凤阁舍人。中宗立,擢黄门侍郎,大理卿,以御史大夫持节赈给河北道,且许黜陟守宰。还奏称旨,封荥阳县男。玄宗开元初,为礼部尚书,转太子宾客卒。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22 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人。高宗仪凤中,举进士,授井陉尉。武后天授中,以制举召见,授左司御率府胄曹参军,累迁水部员外郎。武后还长安,召为待制,迁凤阁舍人。中宗立,擢黄门侍郎,进大理卿,拜御史大夫。加银青光禄大夫,封荥阳县男。玄宗开元初,迁礼部尚书,转太子宾客。十年(722)卒,赠太子少保。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全唐诗》存诗1首,《全唐诗外编》补诗1首。
全唐文·卷一百六十八
惟忠。宋州宋城人。第进士。补井陉尉。转汤阴尉。天授中以制举召见。擢左司禦冑曹参军。累迁水部员外郎。武后还长安。召为待制。迁凤阁舍人。中宗立。擢黄门侍郎。进大理卿。拜御史大夫。加银青光禄大夫。封荥阳县男。开元初为礼部尚书。转太子宾客。十年卒。赠太子少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京兆人。中宗时任监察御史,又入朔方军总管张仁愿幕府,分判军事。约睿宗时,为司勋郎中,迁兵部侍郎。玄宗开元中,拜平卢节度使,改河西节度使,曾招抚吐谷浑来降。又改剑南节度使,受敕修青城山常道观。后拜河南尹,官太常卿。能诗,以边词知名。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京兆(今陕西西安)人。中宗时任监察御史。神龙三年(707),入朔方军总管张仁愿幕,分判军事。约睿宗时,为司勋郎中,迁兵部侍郎。玄宗开元七年(719),拜平卢节度使。后历任河西节度使、益州大都督府长史、剑南节度使、河南尹、太常卿等职。事迹散见《新唐书·张仁愿传》、《国秀集》目录、《千唐志斋藏志·张颜志》、《郎官石柱题名考》卷七、《唐方镇年表》卷六及卷八。其诗以《边词》知名。《全唐诗》存诗2首。
唐诗汇评
张敬忠,生卒年里贯均不详。神龙三年为监察御史,入朔方总管张仁愿幕,与何鸾、寇泚等分总军事。开元初,官司勋郎中、灵武道行军判官,北伐突厥。七年,拜平卢节度使。十二年,官剑南节度使。《全唐诗》存诗二首。
全唐文·卷二百七十七
敬忠。中宗朝监察御史。张仁愿在朔方奏判军事。迁吏部司勋郎中。开元中为左散骑常侍益州大都督府长史剑南道节度大使。摄御史中丞本道采访经略大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73—740 【介绍】: 唐京兆长安人,字良士。头锐,时称笔头公。韩大敏侄。工文辞。举贤良方正科。时玄宗在东宫,亲问国政,休对策与赵冬曦并中乙科。历迁左补阙、礼部侍郎、知制诰、尚书右丞。玄宗开元二十一年,以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于时政得失,言之未尝不尽,宋璟叹称仁者之勇。玄宗小有过,辄问左右:“韩休知否?”言乞,谏疏已至。后罢为工部尚书,迁太子少师。卒谥文忠。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73—739 字良士,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玄宗先天元年(712),中文可以经邦科,又举贤良方正科,授左补阙。历主客员外郎、司封员外郎、起居郎、中书舍人,迁礼部侍郎,兼知制诰。开元十二年(724)出为虢州刺史。以母丧去职,服除,为工部侍郎、知制诰,迁尚书右丞。开元二十一年,拜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不久转工部尚书,罢知政事。官终太子少师,封宜阳县子。二十七年卒,赠扬州大都督,谥曰文忠。肃宗宝应元年(762),重赠太子太师。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三上》。韩休工于文词,其诗被收入《朝英集》。《全唐诗》存诗3首,《全唐诗续拾》补诗1首。
全唐文·卷二百九十五
休。京兆长安人。初举贤良。元宗在春宫。亲问国政。对策乙第。擢礼部侍郎兼知制诰。开元二十一年拜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旋罢政事。迁太子少师。封宜阳县子。二十七年卒。年六十八。赠扬州大都督。谥曰文忠。宝应元年重赠太子太师。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33 【介绍】: 唐京兆万年人,其先滑州人,字大纲。李道广子。初为雍州司户参军,不避权贵,抑太平公主之势。玄宗开元间擢京兆尹,拜户部侍郎,进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清水县男。性清俭,抑奔竞之路,务进者惮之。在政累年,家无储积,宋璟尝称之。后罢为曹州刺史,起为太子詹事。卒谥文忠。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33 字大纲,祖籍滑州(今河南滑县东),世居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初为泾州司兵,转雍州司户,改好畴县令,迁润州司马,入为度支员外郎、吏部郎中。玄宗开元初,为万年县令,擢京兆尹。历工部、兵部、吏部、户部侍郎。十四年(726),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清水县男。十七年,出为曹州刺史,以疾去官。后以户部尚书致仕。二十一年,起为太子詹事,卒,赠太子少傅,谥文忠。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苏颋《授李元纮度支员外郎制》。《全唐诗》存诗3首。
全唐文·卷三百
元纮字大纲。京兆万年人。开元十四年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加银青光禄大夫。封清水县男。与杜暹不叶。罢知政事。出为曹州刺史。以疾去官。拜户部尚书。仍听致仕。二十年起为太子詹事。卒赠太子少傅。谥曰文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75—732 【介绍】: 唐绛州闻喜人,字连城。裴行俭子。历迁太常丞、鸿胪少卿,皆称职。玄宗有事泰山,中书令张说恐诸蕃乘间窃发,议加兵守边。后帝用光庭策,遣使突厥,召其大臣赴行在,边塞晏然。累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迁黄门侍郎,进侍中,兼吏部尚书、弘文馆学士。卒谥忠宪。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567—733 字连城,绛州闻喜(今山西闻喜)人。裴行俭之子。母库狄氏甚得武后亲宠。中宗神龙初(705),明经擢第,累迁太常丞。历右率府中郎将、司门郎中、兵部郎中、鸿胪少卿、兵部侍郎等职。玄宗开元十七年(729),进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寻改黄门侍郎,拜侍中兼吏部尚书,兼弘文馆学士。二十年加光禄大夫,封正平男。明年卒,赠太师,谥曰忠宪。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张九龄《大唐金紫光禄大夫行侍中兼吏部尚书弘文馆学士赠太师正平忠宪公裴公碑铭并序》。撰有《摇山往则》等典礼著作多卷。《全唐诗》存诗1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38 【介绍】: 唐时西突厥突骑施别种。初为娑葛部将,娑葛败死,苏禄收拾余众,自立为可汗,拥众二十万,称雄西域。玄宗开元五年遣使朝唐,任为左羽林军大将军、金方道经略大使。七年,赐号忠顺可汗。妻以阿史那怀道女金河公主。曾与唐安西都护杜暹有隙,结吐蕃兵掠安西四镇。闻杜暹入为唐相,乃退去,复遣使入朝。晚年,为酋长莫贺达干所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汴州浚仪人。博涉文史。隐居古大梁城,时号梁丘子。睿宗景云中,征拜校书郎,弃官去。玄宗开元时,召赴京师,辞以老病不任职,拜朝散大夫,旋乞还。有《老子注》、《黄庭内景经》及文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陈留浚仪(今河南开封)人。博涉文史。隐居于古大梁城,称梁丘子。睿宗景云中,征拜校书郎,寻荐为学官,至京后以老病辞,不任职弃官而归。玄宗开元十七年(729)被荐为学官,至京后以老病辞,不任职事。还乡不久即卒。两《唐书》有传。有文集10卷,已佚。《大还丹照鉴》存其诗1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83—769 【介绍】: 或作慧忠。唐僧。润州上元人,俗姓王。幼不食荤腥,年二十三出家,配居升州庄严寺。后礼谒牛头山威禅师,遂住此山四十年,终日兀坐,寒暑一衲。有《见性序》等。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五 传宗科(三)
润州上元王氏子。神龙初生。二十有三年矣。遂以童子。试经获度。仍配居庄严寺。志节。为时辈所推重。寻游方。见威禅师于牛头山有契悟。威因悉以山门委之。使踵住持事。由是益精励。行头陀山泽中。一衲一铛。晏坐绳床。终日夕。开元二十七年。县令长孙遂。造山验视。至山半。虎当道跑哮。莫能前。忠闻之遽迎遂。且使虎去。天宝初。州牧里豪请自山归庄严。起仆易挠。寺为一新。又将徙建法堂于殿之东隅。感二神人。为定基址。适其地有古树。而鹊巢其上。忠不忍伐。后鹊竟他巢。若有知者。异哉。大历四年六月十五日。集众布萨。晚命侍者。治浴剃发。如无恙时。夜则云气绚烂若闻空中有乐音者。翌旦坐逝。春秋八十七。当忠之在山也。有悬铛树挂衣藤。未寂之前一年。藤树皆萎。其年九月。忠说法高座。水忽迸流四绕。风雨震荡。白虹贯东南。郡守韦损备仪仗送还山。五年阇维收舍利不胜计。其馀行迹语句。载传灯录。
宋高僧传·卷第十九 感通篇第六之二
释惠忠。俗姓王。润州上元人也。初在母孕。忽遇异僧谓曰。所生贵子当为天人矣。诞育已来不食荤腥。有异常童。禀性敦厚。年二十三以经业见度。即神龙元年也。遂配庄严寺。志节高简为时辈所推。闻牛头山威禅师。袭达磨踪得佛法印。遂造山礼谒。威见忠乃曰。山主来矣。因为说法顿悟上乘。威既得人如老氏之逢尹喜。乃命入室付法传灯。并委山门之事。遂出廛聚。忠即继踵兹峰夙夜精励。常头陀山泽。饮泉藉草一食延时。每用一铛。众味同煮。用毕悬于树杪。方复绳。床晏坐终日如杌。衣不易时寒暑一纳。积四十年。遂彰灵应非一。州牧明贤频诣山礼谒。再请至郡施化道俗。天宝初年始出止庄严。忠以为梁朝旧寺庄严最盛。今已岁古凋残。兴怀修葺。遂于殿东拟创法堂。先有古木鹊巢其顶。工人将欲伐之。忠曰。且止待鹊移去始当伐之。因至树祝曰。此地造堂当速移去。言毕其鹊竞衔柴迁寓他树合郭道俗观者如堵。莫不叹异。又立基未定忽有二神人为上其处。因乃定焉。虽汲引无废神旷不挠。四方之侣相依日至。以大历三年。山门石室前有忠挂衣藤。是岁盛夏忽然枯悴。灵芝仙菌且不复生。至九月忠演法高座。无故水出绕座而转。至四年六月十五日集众布萨。至晚乃命侍者剃发浴躯。是夜瑞云覆刹天乐闻空。十六朝怡然坐化。时风雨震荡树木摧折。和州延祚寺僧徒。其夕咸见白虹直东西贯于山中。鸟兽哀鸣林壑岩间。哭声数日方止。岳牧韦公损闻而哀怆。遣使赠赙。并令上元令刘君备威仪送归山。于时炎蒸。至七月七天降雨绝凉。八日神柩出纤尘不飞。又有群鹤徘徊舆上。送至山门。瘗后数日坟内放光照于山林。五年春依外国法茶毗。获舍利不可胜计。圆细如珠光彩莹彻。远近道俗有恨无所剋获。咸于焚身处煨烬中至求。凡百千人。皆得舍利。故知法身圆应感物无穷。圣力潜通光腾千古。门人起木塔。春秋八十七矣。身逾七尺。霜眉径寸仪容殊伟燕𪁟龙腮神气孤。拔。色如金聚。含光玉润若梵僧。所居帐帏弗张蚊蚋不犯。曾居兰若幽栖松竹深邃。尝有虎鹿并各产子驯绕入室曾无惧色。开元二十七年上元令。长孙遂初脱略异闻。躬造山询验。及到山半猛虎当路瓟吼。遂乃惊怖莫知所为。忠闻出林晓喻。虎因寝声伏于林中。遂恐慑合掌礼谢而回。忠又向吴郡具戒院中。有凌霄藤盛夏萎悴。人拟伐之。威大师曰。勿剪惠忠还日其藤更生。人不之信。及秋忠还其藤重茂矣。又昔有供僧谷仓在庄。夜有张盗来窃之。虎乃吼唤逐之。盗弃负器而逃。其类夥多良难骤述。忠著见性序及行路难。精旨妙密盛行干世。又邺中释圆寂。氏族生地俱不可寻。初从嵩山见老安禅师。道契相符莫测涯岸。以高宗咸亨二年生计终岁。已一百有奇年矣。襄州节度使严绶倾心供养。亦号无生和尚焉。
神僧传·卷第八
释惠忠。俗姓王氏。润州上元人也。初在母孕忽遇异僧。谓曰。所生贵子当为天人矣。诞育已来不食荤腥有异常童。禀性敦厚。年二十三以经业见度。即神龙元年也。遂配庄严寺。闻牛头山威禅师造山礼谒。威见忠乃曰。山主来矣。因为说法。遂夙夜精勤。常头陀山泽饮泉藉草一食延时。每用一铛众味同煮。用毕悬于树杪。方坐绳床宴坐终日如杌。衣不易时寒暑一纳。积四十年。遂彰灵应。州牧明贤频诣山礼谒。再请至郡施化道俗。天宝初始出止庄严。忠以为梁朝旧寺庄严最盛。今已岁古凋残兴怀修葺。遂于殿东拟创法堂。先有古木鹊巢其顶。工人将欲伐之。忠曰且止。待鹊移去始当伐之。因至树祝曰。此地造堂当速移去。言毕其鹊衔柴迁寓他树。道俗观者莫不叹异。又立基未定。忽有二神人为止其处。因乃定焉。虽汲引无废神旷不挠。四方之侣相依日至。以大历三年山门石室前有忠挂衣藤。是岁盛夏忽然枯悴。灵芝仙菌且不复生。至九月忠演法高座。无故水出绕座而转。至四年六月十五日集众布萨。至晚乃命侍者剃发浴躯。是夜瑞云覆刹天乐闻空。十六朝怡然坐化。时风雨震荡树木摧折。山中鸟兽哀鸣林壑。岩间哭声数日方止。春秋八十有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