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为臣死忠,为子死孝(为臣死忠,为子死孝)  拼音:wéi chén sǐ zhōng,wéi zǐ sǐ xiào
为臣者应不惜牺牲性命以效忠国家,为子者应尽力孝顺父母。明。邵璨《香囊记》第一二出:「自古道:『为臣死忠,为子死孝。』当初不来赴选,也由得我和你,今日既受朝廷之爵,即当致身报国,不必更以家事为虑。」明。无名氏《运甓记》第三五出:「爹爹,为臣死忠,为子死孝,孩儿兄弟二人,情愿同爹爹出阵。」
《国语辞典》:忠孝不能两全(忠孝不能两全)  拼音:zhōng xiào bù néng liǎng quán
为国尽忠和对父母尽孝,二者无法兼顾。如:「自古『忠孝不能两全』,值此国家危急存亡之秋,我只有移孝作忠,有愧人子奉养双亲之责了。」
《国语辞典》:小忠小信  拼音:xiǎo zhōng xiǎo xìn
表面上讲忠诚信用,事实上只是取信于人的手段。《东周列国志》第二○回:「在献公前,小忠小信,贡媚取怜。又时常参与政事,十言九中。」《清史稿。卷五。世祖本纪二》:「小忠小信,固结主心,大憝大奸,潜持国柄。」
《国语辞典》:宅心忠厚  拼音:zhái xīn zhōng hòu
心地忠诚仁厚。宋。陆游〈上赵参政启〉:「某官造德精微,宅心忠厚。」也作「宅心仁厚」。
《国语辞典》:忠臣烈士  拼音:zhōng chén liè shì
忠君爱国、舍身取义的人。《隋书。卷五八。李文博传》:「每读书至治乱得失、忠臣烈士,未尝不反覆吟玩。」《镜花缘》第八一回:「今日之下,其所以家喻户晓,知他为忠臣烈士、名垂千古者,皆由无心而传。」
分类:舍身取义
《国语辞典》:忠臣孝子  拼音:zhōng chén xiào zǐ
忠君爱国、善事父母的人。《荀子。礼论》:「使生死终始若一,一足以为人愿,是先王之道、忠臣孝子之极也。」《南齐书。卷二五。张敬儿传》:「今乃勒兵以窥象馆,长戟以指魏阙,不亦为忠臣孝子之所痛心疾首邪?」
分类:善事父母
《国语辞典》:忠臣义士(忠臣义士)  拼音:zhōng chén yì shì
忠义爱国的人。《文选。曹植。求自试表》:「每览史籍,观古忠臣义士,出一朝之命,以殉国家之难。」《精忠岳传》第七三回:「忠臣义士,尽陷罗网之中;乱臣贼子,咸置庙廊之上。」
分类:忠义爱国
《国语辞典》:忠厚老实(忠厚老实)  拼音:zhōng hòu lǎo shí
忠诚厚实无心机。如:「他禀性善良,忠厚老实,从不与人计较。」
《国语辞典》:忠君报国(忠君报国)  拼音:zhōng jūn bào guó
忠于国君,报效国家。元。郑光祖《伊尹耕莘》第二折:「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济世安民,忠君报国,乃是男儿所为。」
《国语辞典》:忠孝节烈(忠孝节烈)  拼音:zhōng xiào jié liè
对国家尽忠,对父母尽孝,对夫妻尽节,对朋友尽义。清。邵长蘅〈侯方域魏禧传〉:「遇忠孝节烈事,则益慷概激昂。」也作「忠孝节义」。
《国语辞典》:忠孝节义(忠孝节义)  拼音:zhōng xiào jié yì
对国家尽忠,对父母尽孝,对夫妻尽节,对朋友尽义。宋。洪迈《夷坚丙志。卷一四。忠孝节义判官》:「吾今为忠孝节义判官,所主人间忠臣、孝子、义夫、节妇事也。」也作「忠孝节烈」。
《国语辞典》:忠孝两全(忠孝两全)  拼音:zhōng xiào liǎng quán
尽忠国家和孝顺父母两者都能兼顾。唐。白居易〈除程执恭检校右仆射制〉:「业传将略,名在勋籍;蕴天爵以修己,忠孝两全。」《精忠岳传》第三三回:「小弟闻得岳元帅忠孝两全,大重义气,我此去投他,公私两便。」也作「忠孝双全」。
《国语辞典》:忠孝双全(忠孝双全)  拼音:zhōng xiào shuāng quán
尽忠国家和孝顺父母两者都能兼顾。元。秦𥳑夫《剪发待宾》第一折:「那个不说儿文章亏杀了娘针线,学成了诗云子曰,久以后忠孝双全。」也作「忠孝两全」。
《国语辞典》:忠孝贤良(忠孝贤良)  拼音:zhōng xiào xián liáng
忠诚孝顺,才德兼备。《西游记》第一一回:「桥上行几个忠孝贤良之辈、公平正大之人,亦有幢幡接引。」
《国语辞典》:忠言谠论(忠言谠论)  拼音:zhōng yán dǎng lùn
忠恳正直的言论。宋。孝宗〈经进东坡文集序〉:「故赠太师谥文忠苏轼,忠言谠论,立朝大节,一时廷臣无出其右。」《元史。卷一六八。赵与𤍟传》:「朝廷立法多所咨访,与𤍟忠言谠论,无所顾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