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97—556 【介绍】: 北齐清河东武城人。崔㥄弟。有文才。嗜酒。东魏孝静帝兴和中,为丞相掾。沙苑之败,持马尾渡河,高欢称之为国之忠臣。高澄欲使行青州,闻其多醉,乃止。文宣帝天保初,拜散骑常侍、光禄大夫。尝被敕召,宿酒未解,文宣帝怒,将罚之,试使为观射诗十韵,操笔立成,乃宥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16—784 【介绍】: 唐幽州蓟人。本姓董,名秦。少从军,材力冠异。肃宗时以战功赐姓名。代宗时历汴州刺史、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西平郡王。性贪残好色,将吏妻女多被诱胁以通之。军无纪纲,所至纵暴。木强率直,不识书、不喜儒生。朱泚反,伪署司空、兼侍中。及败,伏诛。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潭州长沙人,字谨思,号玉池先生。神宗熙宁三年进士。为大理丞,以献诗赋擢正字,迁考功郎。以坐元祐党废,出守彭门,改汝海,以宫祠罢归。有《玉池集》。
全宋诗
邓忠臣,字慎思,一字谨思,长沙(今属湖南)人。神宗熙宁三年(一○七○)进士。元丰四年(一○八一)为开封府界提举司管勾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一三)。五年,为秘书省正字(《宋会要辑稿》职官一八之六)。哲宗元祐三年(一○八八)权通判瀛州。六年为秘书省注《晋书》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八、四六四)。绍圣间入元祐党籍,出知汝州,以宫祠罢归。居玉池峰,号玉池先生。徽宗崇宁、大观间卒(《沅湘诗》卷二○)。有《玉池集》十二卷,已佚。事见《宋诗拾遗》卷九、清范能浚辑补《范忠宣集补编·覆忠宣公谥议》按语。 邓忠臣诗,《同文馆唱和诗》十卷中收有与余干、张耒、晁补之等人唱和诗,今据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收录,与新辑集外诗合编一卷。
全宋文·卷一六六三
邓忠臣,字慎思,自号玉池先生,长沙(今湖南长沙)人。熙宁三年进士。累官知衡阳县、大理丞。元丰四年为开封府界提举司管勾官,以献郊祀庆成诗赋擢秘书省正字。元祐三年通判瀛州,迁考功郎,充注《晋史》官。崇宁初,权发遣汝州。坐撰范纯仁谥议过实,罢为管干南京鸿庆宫,后入元祐党籍。著有《玉池集》十二卷。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一三、四○○、四○八、四六四,《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能改斋漫录》卷一四,《范忠宣公集补编》,陆心源《宋史翼》卷二六有传。
尹忠臣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靖康元年(1126)任都官郎中。靖康二年建炎元年(1127)任广南东路转运判官。
《漢語大詞典》:忠圣(忠聖)
指忠臣中品德最高的人。史记·乐毅列传:“故 紂 负桀暴之累,二子不失忠圣之名。”晋书·慕容盛载记:“古来君子,皆谓 周公 忠圣。”
《国语辞典》:方孝孺  拼音:fāng xiào rú
人名。(西元1357~1402)字希直,一字希古,明建文帝之忠臣,宁海人。以明王道、致太平为己任,工文章,名书室曰「正学」,官侍讲学士,因拒燕王草即帝位诏之命而被杀,福王时追谥文正。著有《侯成集》、《希古堂稿》等。
《国语辞典》:龚胜不屈(龚胜不屈)  拼音:gōng shèng bù qū
汉朝忠臣龚胜,于王莽篡国后,不再出仕,坚守汉臣气节。见《汉书。卷七二。龚胜传》。
《漢語大詞典》:嵇侍中血
晋书·忠义传·嵇绍:“ 绍 以天子蒙尘,承詔驰诣行在所。值王师败绩于 荡阴 ,百官及侍卫莫不散溃,唯 绍 儼然端冕,以身捍卫,兵交御輦,飞箭雨集。 绍 遂被害于帝侧,血溅御服,天子深哀叹之。及事定,左右欲浣衣,帝曰:‘此 嵇侍中 血,勿去。’” 绍 为 嵇康 之子,官至侍中。后因以“嵇侍中血”指忠臣之血。 宋 文天祥 《正气歌》:“为 严将军 头,为 嵇侍中 血。”亦作“ 嵇绍血 ”。 唐 杜甫 《伤春》之四:“敢料安危体,犹多老大臣?岂无 嵇绍 血,霑洒属车尘?”
《國語辭典》:从一而终(從一而終)  拼音:cóng yī ér zhōng
语出《易经。恒卦。象曰》:「妇人贞吉、从一而终也。」称妇女终身不事二夫、不再嫁。今亦用做对人或事的情感与精神十分专注,始终如一。如:「他对于这份爱情,从一而终,至死不渝。」《喻世明言。卷二七。金玉奴棒打薄情郎》:「劝世上妇人,事夫尽道,同甘共苦,从一而终。」也作「从一以终」。
《漢語大詞典》:求忠出孝
谓寻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语本后汉书·韦彪传:“夫国以简贤为务,贤以孝行为首。 孔子 曰:‘事亲孝故忠可移於君,是以求忠臣必於孝子之门。’” 南朝 梁元帝 《上忠臣传表》:“资父事君,实曰严敬,求忠出孝,义兼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