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38
词典
5
分类词汇
32
佛典
1
共32,分3页显示
上一页
1
1
2
3
3
下一页
分类词汇
(续上)
忠谏
小忠
刺字
忠能
诚力
贡忠
忠驱义感
一介之士
犬马之恋
好马不鞴双鞍
一片赤心
一片丹心
赤血丹心
赤心报国
三年化碧
《國語辭典》:
忠谏(忠諫)
拼音:
zhōng jiàn
诚心劝谏。《庄子。至乐》:「忠谏不听,蹲循勿争。」《文选。诸葛亮。出师表》:「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分類:
忠心
规劝
《漢語大詞典》:
小忠
(1).在小事上效忠献媚。
《
韩非子·饰邪
》
:“小知不可使谋事,小忠不可使主法。”
《
韩非子·饰邪
》
:“ 竖穀阳 之进酒也,非以端恶 子反 也,实心以忠爱之而适足以杀之而已矣。此行小忠而贼大忠者也。故曰:小忠,大忠之贼也。”
《晋书·儒林传·徐邈》
:“欲为左右耳目者,无非小人,皆先因小忠而成其大不忠。”
《
宋史·杜范传
》
:“权相阳进妾妇之小忠,阴窃君人之大柄。”
(2).小小的忠心。 唐
杜甫
《遣闷呈严公二十韵》
:“束缚酬知己,蹉跎效小忠。”
分類:
小小
小事
事上
忠心
效忠
献媚
《國語辭典》:
刺字
拼音:
cì zì
古时在罪犯的肌肤上刺字后染墨。依罪刑轻重的不同,分为刺臂与刺面二种。
分類:
名刺
上刺
军制
刺字
肉刑
官职
军士
姓名
忠心
墨刑
字样
报国
直至
标记
黥刑
典实
《漢語大詞典》:
忠能
(1).忠心与才能。旧题 汉
马融
《
忠经·守宰
》
:“君子尽其忠能,以行其政令,而不理者,未之闻也。”
(2).忠诚能干。 晋
袁宏
《
后汉纪·顺帝纪下
》
:“荐 泰山 太守 李固 在郡忠能,徵 固 为将作大匠。”
(3).指忠诚能干的人。 晋
葛洪
《
抱朴子·良规
》
:“功成不处,乞骸告退,高选忠能,进以自代。”
分類:
忠心
忠诚
心与
能干
才能
人
《漢語大詞典》:
诚力(誠力)
忠心和能力。
《
宋书·孝义传·张进之
》
:“ 进之 为太守 王味之 吏, 味之 有罪当见收,逃避投 进之 家,供奉经时,尽其诚力。”
《
南史·褚裕之传
》
:“﹝ 裕之 ﹞从征 鲜卑 ,尽其诚力。”
分類:
忠心
能力
《漢語大詞典》:
贡忠(貢忠)
贡献忠心。 唐
柳宗元
《佩韦赋》
:“思贡忠于明后兮,振教导乎遐轨。”
分類:
贡献
献忠
忠心
《漢語大詞典》:
忠驱义感(忠驅義感)
谓为忠心所驱使,为正义所感召。 唐
吕温
《题阳人城》
诗:“忠驱义感即风雷,谁道南方乏武才?天下起兵诛 董卓 , 长沙 子弟最先来。” 清
钱谦益
《病榻消寒杂咏》
之十八:“忠驱义感国恩赊,板荡无将赤手遮。星散诸侯屯 渤海 ,飇迴子弟走 长沙 。”
分類:
忠心
心所
驱使
《漢語大詞典》:
一介之士
(1).一个微末的士人。 晋
葛洪
《
抱朴子·逸民
》
:“刳凡兽之胎,则麒麟不峙其郊;害一介之士,则英雄不践其境。”
《
晋书·夏侯湛传
》
:“乡曲之徒,一介之士,曾讽
《急就》
、习甲子者,皆奋笔扬文,议制论道。” 清
戴名世
《赠王序纶之任婺源序》
:“今也一介之士乘传捧符而来,无其道而居其位,晏然肆於民上而行其恣睢之意。” 王闿运
《长沙攸县庆都龙君行状》
:“自 湖南 军兴,一介之士,长官倒屣。”
(2).忠心正直的人。 汉 赵晔
《
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
》
:“彼 越王 者一节之人。 范蠡 一介之士。”
分類:
忠心
心正
正直
微末
士人
《国语辞典》:
犬马之恋(犬马之恋)
拼音:
quǎn mǎ zhī liàn
狗马对主人忠心,不忍离主人而去。比喻人臣对君王的忠诚。唐。刘禹锡〈苏州刺史谢上表〉:「虽两露之恩,幽遐必被,而犬马之恋,亲近为荣。」也作「犬马恋主」。
分类:
主人
忠心
不忍
人臣
君王
忠诚
《国语辞典》:
好马不鞴双鞍(好马不鞴双鞍)
拼音:
hǎo mǎ bù bèi shuāng ān
忠心的马不侍二主。后比喻烈女不事二夫。元。关汉卿《窦娥冤》第四折:「好马不鞴双鞍,烈女不更二夫,我至死不与你做媳妇。」也作「好马不配双鞍」。
分类:
忠心
二主
烈女
不事
二夫
《国语辞典》:
一片赤心
拼音:
yī piàn chì xīn
一片赤诚忠心。清。洪升《长生殿》第五出:「所喜俺生的一个大肚皮,直垂过膝。一日圣上见了,笑问此中何有?俺就对说,惟有一片赤心。」也作「一片丹心」。
分类:
赤诚
诚忠
忠心
洪升
五出
《国语辞典》:
一片丹心
拼音:
yī piàn dān xīn
一片赤诚忠心。宋。苏轼〈过岭寄子由〉诗:「一片丹心天日下,数行清泪岭云南。」《荡寇志》第一三回:「可怜那苟邦达一片丹心,匡扶社稷,竟被奸臣陷害,军民无不流泪。」也作「一片赤心」。
分类:
赤诚
诚忠
忠心
苏轼
《国语辞典》:
赤血丹心
拼音:
chì xiě dān xīn
赤忱忠心。如:「黄花冈七十二烈士赤血丹心、忠贞为国的精神,值得我们效法。」
分类:
忠心
《漢語大詞典》:
赤心报国(赤心報國)
竭尽忠心,报效国家。 唐
刘长卿
《疲兵篇》
:“赤心报国无片赏,白首还家有几人。” 元
高文秀
《渑池会》
第四折:“孩儿,你那里知道,俺为臣者,当要赤心报国,岂记私仇也呵。” 明
无名氏
《精忠记·告奠》
:“俺主人赤心报国,立意復仇。”亦作“ 赤心奉国 ”。
《敦煌变文集·佛说阿弥陀经讲经文》
:“莫不赤心奉国,忠孝全身。”
《
资治通鉴·陈文帝天嘉元年
》
:“尊天子,削诸侯,赤心奉国,何罪之有!”
分類:
竭尽
尽忠
忠心
报效
国家
《漢語大詞典》:
三年化碧
《
庄子·外物
》
:“ 萇弘 死于 蜀 ,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 成玄英 疏:“ 萇弘 遭譖,被放归 蜀 ,自恨忠而遭譖,遂刳肠而死。 蜀 人感之,以匱盛其血,三年而化为碧玉,乃精诚之至也。”后以“三年化碧”谓忠心不泯。 元
郑元祐
《张御史死节歌》
:“孤忠既足明丹心,三年犹须化碧血。” 黄忏华
《亡友周仲穆哀辞》
:“三年化碧心难灭,九转成丹目已穿。”亦省作“ 三年碧 ”。 周实
《痛哭》
诗:“化作三年碧,荣於一字褒。”
分類:
忠心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