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分类字锦》:不忘武备(不忘武备)
王恽 宋太祖蹴鞠图诗 治定不应忘武备,花间蹋鞠是雄图。
分类:杂技
《國語辭典》:安不忘危  拼音:ān bù wàng wéi
居于安定、太平时不能忘记潜伏著的危机。《易经。系辞下》:「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旧唐书。卷八九。王方庆传》:「此乃三时务农,一时讲武,以习射御,角校才力,盖王者常事,安不忘危之道也。」
《分类字锦》:备对遗忘(备对遗忘)
释名笏忽也君有教命及所启白则书其上备忽忘也王升之笏赞用制斯器备对遗忘
分类:
《國語辭典》:背恩忘义(背恩忘義)  拼音:bèi ēn wàng yì
辜负别人给予的恩义,而不思报答。《汉书。卷七六。张敞传》:「背恩忘义,伤心薄俗。」《警世通言。卷三○。金明池吴清逢爱爱》:「小女蒙活命之恩,岂敢背恩忘义?」也作「背义忘恩」。
《國語辭典》:备忘录(備忘錄)  拼音:bèi wàng lù
1.记载各种事项,来帮助记忆的本子,称为「备忘录」。
2.一种国际外交的非正式文件。主要在提醒对方,不要忘了某事件的各要点,及帮助己方在作口头说明时勿有遗漏。提出备忘录,系由代表亲自面交对方,在文件上签下时间、地点即可。其性质较照会简单。
《漢語大詞典》:背义忘恩(背義忘恩)
同“ 背恩忘义 ”。 元 无名氏 《谢金吾》第三折:“不想他背义忘恩,更待干罢。” 明 梁辰鱼 《浣纱记·死忠》:“我为汝父忠臣,西破强 楚 ,南服劲 越 ,名扬诸侯,有霸王之功。今日背义忘恩,反赐我死。” 清 洪升 《长生殿·骂贼》:“那满朝文武,平日高官厚禄……那一件不是朝廷恩典,如今却一箇箇贪生怕死,背义忘恩,争去投降不迭。”
《分类字锦》:半面不忘
北齐书杨愔传愔聪记彊识半面不忘每有所召问或单称姓或单称名无有误者后有选人鲁漫汉自言猥贱独不见识愔曰卿前在元子思坊骑秃尾草驴经见我不下以方曲障面我何不识卿漫汉惊服
分类:吏部
《國語辭典》:得意忘象  拼音:dé yì wàng xiàng
象,外表。得意忘象指不拘泥于表象而得其深意。唐。梁肃 止观统例议:「非夫聪明深达,得意忘象,其孰能知乎?」
分類:精神无视
《國語辭典》:得意忘形  拼音:dé yì wàng xíng
1.因高兴而物我两忘。语本《晋书。卷四九。列传。阮籍》:「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忽忘形骸。」后形容人高兴得忘其所以,举止失去了常态。元。鲜于必仁〈折桂令。辋川图〉曲:「得意忘形,眼兴迢遥。」
2.取其精神而遗其形式。语本宋。欧阳修《试笔。李邕书》:「余虽因邕书得笔法,然为字绝不相类,岂得意而忘其形邪?」
《國語辭典》:得意忘言  拼音:dé yì wàng yán
不拘泥于字句言辞,既得其意,则忘其言。语本《庄子。外物》:「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后指彼此有默契,心照不宣。《文明小史》第二回:「府县心里还当他们话到投机,得意忘言。」
《漢語大詞典》:得鱼忘荃(得魚忘荃)
比喻已达目的,即忘其凭借。“荃”亦作“ 筌 ”。庄子·外物:“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 成玄英 疏:“筌,鱼笱也,以竹为之,故字从竹。亦有从草者,蓀荃也,香草也,可以饵鱼,置香於柴木芦苇之中以取鱼也。蹄,兔罝也,亦兔弶也,以繫係兔脚,故谓之蹄。此二事,譬也。” 三国 魏 嵇康 《兄秀才公穆入军赠诗》之十四:“嘉彼钓叟,得鱼忘筌。” 郭沫若 《新旧与文白之争》:“我们读书求学的,要在得意而忘言,得鱼而忘荃。”
分類:忘其凭借
《國語辭典》:得鱼忘筌(得魚忘筌)  拼音:dé yú wàng quán
筌,捕鱼用的竹器。得鱼忘筌指捕得了鱼,便忘掉了筌。语本《庄子。外物》:「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比喻悟道者忘其形骸。《文选。嵇康。赠秀才入军诗五首之四》:「嘉彼钓叟,得鱼忘筌。」后转比喻人在成功后就忘本背恩。明。朱权《荆钗记》第一五出:「愿他独占魁选,荣显。母妻封赠受皇宣,门楣显,姓名传。得鱼后,怎忘筌?」
《漢語大詞典》:得鱼忘荃(得魚忘荃)
比喻已达目的,即忘其凭借。“荃”亦作“ 筌 ”。庄子·外物:“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 成玄英 疏:“筌,鱼笱也,以竹为之,故字从竹。亦有从草者,蓀荃也,香草也,可以饵鱼,置香於柴木芦苇之中以取鱼也。蹄,兔罝也,亦兔弶也,以繫係兔脚,故谓之蹄。此二事,譬也。” 三国 魏 嵇康 《兄秀才公穆入军赠诗》之十四:“嘉彼钓叟,得鱼忘筌。” 郭沫若 《新旧与文白之争》:“我们读书求学的,要在得意而忘言,得鱼而忘荃。”
分類:忘其凭借
《漢語大詞典》:得兔忘蹄
犹言得鱼忘荃。蹄,兔罝。语出庄子·外物:“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 宋 姜夔 白石道人诗说:“后之贤者,有如以水投水者乎?有如得兔忘蹄者乎?”参见“ 得鱼忘荃 ”。
《漢語大詞典》:得鱼忘荃(得魚忘荃)
比喻已达目的,即忘其凭借。“荃”亦作“ 筌 ”。庄子·外物:“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 成玄英 疏:“筌,鱼笱也,以竹为之,故字从竹。亦有从草者,蓀荃也,香草也,可以饵鱼,置香於柴木芦苇之中以取鱼也。蹄,兔罝也,亦兔弶也,以繫係兔脚,故谓之蹄。此二事,譬也。” 三国 魏 嵇康 《兄秀才公穆入军赠诗》之十四:“嘉彼钓叟,得鱼忘筌。” 郭沫若 《新旧与文白之争》:“我们读书求学的,要在得意而忘言,得鱼而忘荃。”
分類:忘其凭借
《國語辭典》:丢三忘四(丟三忘四)  拼音:diū sān wàng sì
形容人因马虎或健忘,不是忘了这个,就是忘了那个。《红楼梦》第七二回:「我如今竟糊涂了。丢三忘四,惹人抱怨,竟大不像先了。」也作「丢三落四」。
《國語辭典》:丢三落四(丟三落四)  拼音:diū sān là sì
形容人因为马虎或健忘,不是忘了这个,就是忘了那个。《红楼梦》第六七回:「俗话说的:『笨雀儿先飞』,省的临时丢三落四的不齐全,令人笑话。」也作「丢三忘四」。
《漢語大詞典》:出公忘私
出于公心忘掉私情。 清 梅曾亮 《送周石生序》:“非出公忘私、尽扫刮同异恩怨、屏置城府外,不足称朝廷委任、寄耳目之意。”
分類:忘掉私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