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薛志勤 朝代:唐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38—899 【介绍】: 唐末蔚州奉城人,小字铁山。为李克用亲信。每战先登陷阵,勇敢无前。以功授先锋军使。克用被困于上源驿,志勤血战,侍其还营。昭宗光化初官终昭义节度使。
僧幼璋 朝代:五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44—927 【介绍】: 五代时僧。亳州谯人,俗姓夏侯,孜从子。七岁于扬州慧照寺出家。年十七具戒,二十五岁游方诸禅会,嗣白水本仁。归住天台山福唐院,移隐龙院。僖宗中和四年,收瘗浙东饥民遗骸数千,时谓悲增大士。哀帝天祐三年,钱镠迎其出山,住杭州功臣堂,署志德大师。后请归山,钱镠为建瑞龙院居之。
禅林僧宝传·卷第十
禅师名幼璋。唐相国夏侯孜之犹子也。大中初。伯父司空。出镇广陵。璋方七岁。游慧照寺。闻诵妙法莲华经。于是跪伯父前。求出家。伯父难之。璋因不饮食。不得已许之。依慧远禅师剃发。又十年受具足戒。年二十五。游方。至高安。见白水。又谒署山。二大老皆器许焉。咸通十三年。见腾腾和尚者。于江陵。腾腾嘱曰。汝往天台。寻静而居。遇安即止。已而又见憨憨和尚者。憨拊之曰。汝却后四十年。有巾子山下菩萨。王于江南。于时我法乃昌。遂去。璋至天台山。于静安乡建福唐院。已符腾腾之言。又住隐龙院。中和四年。浙东饥疫。璋于温台明三郡。收瘗遗骸数千。时谓悲增大士。乾宁中。雪峰尝见之。以棕榈拂子授璋而去。天祐三年。钱尚父遣使童建。赍衣服香药。入山致请至府。署志德大师。馆于功臣院。日夕问道。辞还山。尚父不可。乃建瑞龙寺于城中。以延之。禅者云趋而集。又契憨憨之语。尝谓门弟子曰。老僧顷年。游历江外。岭南荆湖。但有知识丛林。无不参问来。盖为今日与诸人聚会。各要知个去处。然诸方终无异说。只教诸人歇却狂心。休从他觅。但随方任真。亦无真可任。随时受用。亦无时可用。设垂慈苦口。且不可呼昼作夜。更饶善巧。终不能指东为西。脱或能尔。自是神通作怪。非干我事。若是学语之流。不自省己知非。直欲向空里采花。波中取月。还著得心力么。汝今日各自退思。忽然肯去。始知。瑞龙老汉。事不获已。迂回太甚。还肯么。天成二年丁亥四月。璋从尚父乞坟。尚父笑曰。师便尔乎。遣陆仁璋者。择地于西关建塔。塔毕。璋往辞尚父。嘱以护法恤民。还安坐而化。阅世八十有七。坐七十夏 诏改天台隐龙。为隐迹云。
补续高僧传·习禅篇
瑞龙禅师。幼璋。唐相国夏侯孜犹子也。大中初。伯父司空。出镇广陵。师方七岁。游慧照寺。闻诵妙法莲华经。于是跪伯父前。求出家。伯父难之。师因不饮食。不得已许之。依慧远禅师剃发。又十年受具足戒。年二十五游方。至高安。见白水。又谒署山二大老。皆器许焉。咸通十三年。见腾腾和尚者于江陵。腾腾嘱曰。汝往天台。寻静而居。遇安即止。已而又见憨憨和尚者。憨拊之曰。汝却后四十年。有巾子山下菩萨。王于江南。于时我法乃昌。遂去至天台山。于静安乡。建福唐院。已符腾腾之言。又住隐龙院。中和四年。浙东饥疫。师于温台明三郡。收瘗遗骸数千。时谓悲增大士。乾宁时。雪峰尝见之。以棕榈拂子。授师而去。天祐三年。钱尚父遣使童建。赍衣服香药。入山致请。至府。署志德大师。馆于功臣院。日夕问道。辞还山。尚父不可。乃建瑞龙寺于城中。以延之。禅者云趋而集。又契憨憨之语。尝谓门弟子曰。老僧顷年。游历江外岭南荆湖。但有知识丛林。无不参问来。盖为今日与诸人聚会。各要知个去处。然诸方终无异说。只教诸人。歇却狂心。休从他觅。但随方任真。亦无真可任。随时受用。亦无时可用。设垂慈苦口。且不可呼昼作夜。更饶善巧。终不能指东为西。说或能尔。自是神通作怪。非干我事。若学语之流。不省己知非。直欲向空里采花。波中取月。还著得心力否。汝今日各自退思。忽然肯去。始知瑞龙老汉。事不获已。迂回大甚。还肯么。天成二年丁亥四月。师从尚父乞坟。尚父笑曰。师便尔乎。遣陆仁璋者。择地西关建塔。塔毕。师往辞尚父。嘱以护法恤民。还安坐而化。阅世八十有七。坐七十夏。诏改天台隐龙。为隐迹云。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涪州人,字志元。屡试进士,皆不第。昭宗景福二年,下第后出京城开远门,醉中赋诗寄孙储,诉悲苦之情。晚年丧志,放情杯酒。竟无成而终。曾作诗千余首,多毁于兵火。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字志元,涪州(今重庆涪陵)人。屡举进士不第。昭宗景福二年(893),下第自京城开远门出,醉中赋《寄孙储》诗,落第悲苦之情,跃然纸上。晚年丧志,放情杯酒,竟无成而终。尝作诗歌千余首,后多毁于兵火。事迹散见《唐摭言》卷一〇、《唐诗纪事》卷六六。《全唐诗》存诗1首。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福州长溪(今福建霞浦)人,禅宗僧侣,约生活于晚唐。嗣沩山灵祐。因居福州灵云院,世称灵云和尚。《祖堂集》卷一九、《景德传灯录》卷一一皆有传。上二书录存志勤诗偈1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张敬达 朝代:五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36 【介绍】: 五代时代州人,字志通,小字生铁。善骑射。仕后唐。庄宗时为厅直军使。明宗时迁云州刺史。石敬瑭引契丹入寇,为北面行营都招讨使与契丹战,大败,为副将杨光远所杀。
桑宏志 朝代:五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卫州黎阳人。唐末,事岐王李茂贞,茂贞养为义儿,赐姓名曰李继岌。有拳勇,饶战略,累官保胜军节度使兼侍中。前蜀王建通正元年,以茂贞多猜忌,颇不自安,遂率众二万降蜀。旋为西北面行营第四招讨,进攻陇州。军还,仍复旧姓名。久之,领武定军节度使兼中书令。后主乾德二年,率兵讨平金州,执叛将全师朗以献。
杨濛 朝代:五代吴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吴国国君杨行密第三子,字志龙。武义元年,封庐江郡公。时徐温秉政,濛内不能平,温恶之。及兄杨隆演卒,濛以次当立,温竟奉濛弟杨溥嗣位。改封临川王,累加昭武军节度使,兼中书令。乾贞六年,废为历阳公。徐知诰将谋受禅,遣人谮濛,因构罪杀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69 【介绍】: 五代时僧。福州人。初于本州南涧寺出家。二十四岁时,谒安国弘瑫而悟法。后住福州林阳山瑞峰院。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969 福州(今属福建)人。初于本州南涧寺出家。24岁,谒安国弘瑫而得法。后住福州林阳山瑞峰院。《景德传灯录》卷二二有传,并录其诗偈1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全宋诗
释志端(八九二~九六九),俗姓俞,福州(今属福建)人。受业于南涧寺。住福州林阳山瑞峰院。宋太祖开宝二年卒(《禅林僧宝传》卷一○),年七十八。《景德传灯录》卷二二有传。
禅林僧宝传·卷第十
禅师名志端。福州俞氏子。受业于南涧寺。年二十四。谒安国弘瑫禅师。有僧问。万象之中。如何独露身。瑫举一指。其僧惘然而退。端忽契悟。至夜启瑫曰。今日见和尚一指。乃知和尚用处。瑫曰。汝见何道理。端亦举一指。瑫笑令去。寻住林阳。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曰木马走似烟。石人趁不及。问如何是佛法大意。曰竹箸一文一双。有僧夜至方丈。端以衲蒙首。僧忽搴衲。问谁。僧曰某乙。端曰泉州沙糖。舶上槟榔。僧不解。端瞠目。曰会么。曰不会。曰汝若会即廓清五蕴。吞尽十方。又谓门弟子曰。佛法无许多般。但凡圣一真。犹存见隔。见存即凡。情忘即佛。教中谓之称性缘起。则俯仰进止。屈申谦敬。无一法可转变。有生住异灭相。况我祖师门下。合作何理论。开宝元年八月作偈曰。来年二月二。与汝暂相弃。爇灰散长江。勿占檀那地。道俗皆写记之。越明年正月二十八日。郡人竟入山。二月一日。太守亦至。从官驺史侦伺。信宿如市。二日饭罢。端升座叙行脚本末。辞众。有长老应圆者。出众问曰。云愁雾惨。大众呜咽。未当告别。愿赐一言。端垂一足。进曰。法镜不临于此土。宝月又照于何方。端曰。非汝境界。曰恁么。则沤生沤灭。还归水。师去师来。是本常。端作嘘声。复与数僧酬答罢。归方丈。至亥时问众曰。世尊灭度时节是何日。对曰二月十五日子时。端曰吾今日子前。于是泊然而化。阅世七十八。坐六十夏。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僧。岐州人,俗姓张,世家子。早年留意经品。后唐时,游洛阳,从嚩日啰三藏习瑜珈教法。后晋高祖天福间,随使至浙中。吴越钱元瓘礼敬之,住真身塔寺。后请往天台山,挂锡于智者道场,修净土业。终于越州法华山。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四 弘法科(四)
扶风张氏子。家世显贵。童稚即离俗。唐季扰攘。乃东游洛下。传瑜珈教法于缚日啰三藏。天福四年。朝廷遣使吴越。通获附舟。以揽天台罗浮之胜。而卜所归趣焉。然三藏亦以梵夹。托其流通。时文穆王元瓘。方居帅府。命具威仪乐部。迎以登岸。馆于真身塔寺。供施丰腆。未几。游赤城华顶。阁锡于智者道场。益脩净土业。山中旧有招手石。相传为定光招手。接智者处。峻耸崭立。薄天半。通再从其上投下。以祈生安养。或救之苏。复去隐于越之法华山。逮将寂。忽白气盈衍。房地如傅粉者。遂坐逝。阇维睹五色云。盘结火聚上。且咸闻异香云。
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三 遗身篇第七
释志通。俗姓张氏。右扶风著姓家之子也。早知遣世克务净门。选礼名师登于上品。诸方讲肆遍略留心。后唐之季兵革相寻。自此驾已东巡薄游洛下。遇嚩日啰三藏行瑜伽教法。通礼事之。乃欲陟天台罗浮。遂辞三藏曰。吾此求翻译。属中原多事。子议南征奈何路梗何。通曰。泛天堑其如我何。三藏曰。苟去吴会间。可付之梵夹。或缘会传译。通曰。已闻命矣。以天福四年己亥岁天王锡命于吴越。遂附海舰达浙中。时文穆王钱氏奉朝廷之故。具威仪乐部迎通入府庭供养。于真身塔寺安置。施赉丰腆。通请往天台山。由是登赤城陟华顶。既而于智者道场挂锡。因览西方净土灵瑞传。变行回心愿生彼土。生常不背西坐。山中有招手石者。昔智顗梦其石上有僧临海上举手相招召之状。顗入天台见其僧名定光耳轮耸上过顶。亦不测之神僧也。乃相见乃问顗曰。还记得相招致否。顗曰。唯此石峻峙顾下无地。通登此投身愿速生净土。奋躯而堕一大树中。枝软干柔若有人扶接焉。殊无少损。乃再叩榼投之。落于岩下蒙茸草上。微有少伤。迟久苏矣。众僧谓为豺虎所啖。及见其犹殗殜然。舁就本道场。初通去不白众。遂分人各路寻觅。至螺溪民村有巫者。言事多验或就问焉。神曰。伊僧在西南方。现有金铠神扶卫不死。我到彼。神气尽矣。固难近也。皆符协神言。后往越州法华山。默修净业。将欲化去。所止房地生白色物如傅粉焉。未几坐禅床而终。迁座阇维有五色烟覆于顶上。法华川中咸闻异香焉。 系曰。昔薄拘罗有五不死。今通公二不死。昔法充投千仞香炉峰而不亡。通且同矣。得非天龙负翼不损一毛乎。而能延彼连持色心未断者。何俾其增修净土业耳。
米志诚 朝代:五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沙陀部人。少娴骑射,以骁勇闻。事杨行密为牙校,以功累官至泰宁军节度使。后朱瑾杀徐知训,徐温疑志诚助瑾,遣使杀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僧。嗣洞山法孙同安志禅师。住洪州凤栖山同安寺。后世尊为凤栖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09—985 【介绍】: 五代至宋初僧。杭州馀杭人。幼出家于馀杭东山朗瞻院,通贯三学,了达性相。天福中游方抵天台山,参德韶国师,遂承法印。后周世宗显德间居杭州五云山。钱俶召赐紫,署普觉大师,命住临安功臣院。宋太祖乾德初,为筑云栖寺。其地多虎,志逢能驯之,世称伏虎和尚。开宝初,住持普门精舍。四年,固辞归山,住五云山华严道场。卒谥普觉。
武林西湖高僧事略
师名志逢。馀杭人氏。生而恶荤。肤体香洁。出家于临安之东山。通贯三学。晋天福中。参天台韶国师契悟。一日入普贤殿宴坐。倏有神人跪膝于前。师问为谁。曰。护戒神也。师曰。吾虑宿愆未殄。汝知之乎。曰。师有何罪。唯小过耳。师曰。何也。曰。凡折钵水亦施主物。师常辄弃之。非所宜也。言讫而隐。师自此悉饮之。吴越王闻其名。赐召紫衣。署普觉号。命住功臣山。开宝初。忠懿王建普门精舍。请扬宗要。为开山始祖。四年。以老固辞。时大将凌超以五云山新创华严道场奉施为终老之所。出入𢹂大扇。乞钱买肉饲虎。虎每迎之。载以还山。雍熙二年示寂。 赞曰。 荤血之味  生所弗知  虎不得肉  犹己饥之 妥尾出林  迎载而归  孰云异类  感化一机
补续高僧传·习禅篇
志逢。馀杭人也。生而恶荤。肤体香洁。出家于临安之东山朗瞻院。通贯三学。尝梦升须弥山。睹三佛列坐。初释迦次弥勒。皆礼其足。惟不识第三佛。但仰视而已。时释迦示之曰。此是补处弥勒师子月佛。师方作礼。觉后因阅大藏经。乃符所梦。游方见韶国师于天台。契悟。一日入普贤殿中宴坐。倏有一神人。跪膝于前。师问。汝其谁乎。曰。护戒神也。师曰。吾患有夙愆未珍。汝知之乎。曰。师有何愆。唯一小过耳。凡折钵水亦施主物。师尝倾弃之。非所宜也。言讫而隐。师自此洗钵水尽饮之。积久因致脾疾。十年始愈。吴越国王。向师道风。召赐紫衣师号。命住功臣院。开宝初。忠懿王建普门精舍。请师为开山。举扬宗要。开宝四年。师固辞解院。愿栖老林泉。时大将凌超。于五云山创院。奉师为终老之所。五云多虎。师每𢹂大扇乞钱。买肉饲虎。虎辄驯伏。日暮还山。虎迎之。骑以归。故世称伏虎禅师。一号大扇和尚。雍熙二年示寂。寿七十七。塔曰宝峰常照。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义解篇第二之一
又志福者,亦辽僧,住医巫闾山,赐紫,号曰“通圆慈行”,著有《释摩诃衍论通玄钞》,与法悟《赞玄疏》并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道士。研读《海上方》等医书,深明药性,治病多良效。太祖开宝五年与刘翰愈太宗之疾,授御医。次年,奉命与尚药奉御刘翰、翰林医官翟煦、陈昭遇等九人同校《本草》,共新增药品百余种,一一为之注解,辑成《开宝新详定本草》。
薛志周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端拱二年(989)官越州知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