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57
词典
8
分类词汇
48
佛典
1
共48,分4页显示
1
2
3
4
2
3
4
下一页
分类词汇
志虑
弘愿
沂志
壮志
壮心
得志
素志
情愿
初志
赍志
夙志
不得志
如志
常愿
愿欲
《漢語大詞典》:
志虑(志慮)
(1).精神;思想。
《
周礼·考工记·弓人
》
:“凡为弓,各因其君之躬志虑血气。” 郑玄 注:“又随其人之情性。” 三国 蜀
诸葛亮
《前出师表》
:“侍中、侍郎 郭攸之 、 费禕 、 董允 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宋
叶适
《陈叔向墓志铭》
:“君既与 魏益之 游,每恨志虑昏而无所明,记忆烦而不足赖。”
(2).指志愿。 明
陈子龙
《郡斋春日》
诗:“物候感迁化,志虑空蹉跎。”
分類:
精神
志愿
思想
《國語辭典》:
弘愿(弘願)
拼音:
hóng yuàn
弘大的誓愿。唐。
白居易
〈
和微之诗。和晨霞
〉诗:「弘愿在救拔,大悲忘辛勤。」
分類:
佛教语
宏大
志愿
拯救
一切众生
大愿
二分
《漢語大詞典》:
沂志
指知时乐命、逍遥自在、不求为政的志愿。 谢无量
《春日寄马一浮》
诗:“咏浴澄 沂 志,随薌吐谷音。”参见“ 沂水絃歌 ”。
分類:
知时
逍遥自在
为政
志愿
《漢語大詞典》:
沂水弦歌
谓知时处世,逍遥游乐。语本
《
论语·先进
》
:“﹝ 曾点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 沂 ,风乎舞雩,咏而归。’” 宋
苏辙
《送龚鼎臣谏议移守青州》
诗之一:“ 沂水 絃歌重 曾点 , 菑川 故旧识 平津 。”
分類:
知时
处世
《國語辭典》:
壮志(壯志)
拼音:
zhuàng zhì
雄壮豪迈的志向。《文选。曹植。与吴季重书》:「左顾右眄,谓若无人,岂非君子壮志哉?」也作「壮心」。
分類:
壮志
豪壮
志愿
襟怀
伟大
志向
《國語辭典》:
壮心(壯心)
拼音:
zhuàng xīn
雄壮豪迈的志向。明。孙仁孺《东郭记》第二二出:「对景凄绝,倍教人壮心烈。」也作「壮志」。
分類:
豪壮
志愿
壮志
《國語辭典》:
得志
拼音:
dé zhì
达到自己的志愿。《易经。贲卦。象曰》:「白贲无咎,上得志也。」《文选。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故四民有业,各以得志为乐,惟达者为能通之。」
分類:
得志
名利
实现
揣度
利欲
欲望
志愿
意旨
满足
多含
贬义
《國語辭典》:
素志
拼音:
sù zhì
向来的志愿。《三国志。卷一○。魏书。荀彧传》:「虽禦难于外,乃心无不在王室,是将军匡天下之素志也。」
分類:
素志
平素
志愿
《國語辭典》:
情愿(情願)
拼音:
qíng yuàn
1.甘心愿意。《大宋宣和遗事。元集》:「夏桀与日相似,这日几时丧亡?我甘受其苦不过,情愿与他偕亡。」《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其人情愿再增一个钱,四个钱买了二颗。」
2.宁愿、宁可。唐。
李群玉
龙安寺佳人阿最歌
八首之三:「若教亲玉树,情愿作蒹葭。」
3.心愿、心志。《晋书。卷四十六。刘颂传》:「然人心系常,不累十年,好恶未改,情愿未移。」《南史。卷十八。臧焘传》:「且义宣腹心将佐蔡超、竺超人等咸有富贵情愿。」
分類:
情愿
心里
志愿
宁可
愿意
愿望
宁愿
《國語辭典》:
初志
拼音:
chū zhì
最初的志愿。三国魏。
曹植
〈
自诫令
〉:「故欲循吾往业,守吾初志。」《聊斋志异。卷八。陈锡九》:「辛苦跋涉而来,为父骨耳。汝不归,初志为何也?」也作「初愿」。
分類:
原来
志愿
《漢語大詞典》:
赍志
谓怀抱着志愿。 南朝 梁
江淹
《恨赋》
:“齎志没地,长怀无已。” 宋
晁补之
《蔡州叔父金部挽辞》
之一:“清世急贤千载事,白头齎志一州麾。” 清
万邦荣
《偶感》
诗:“ 卧龙 思復 汉 ,齎志何曾申。”
分類:
怀抱
志愿
《漢語大詞典》:
夙志
平素的志愿。
《
南史·陈纪上·武帝
》
:“永言夙志,能无惭德。” 唐
白居易
《祭崔常侍文》
:“夙志莫伸,幽愤何极!” 宋
欧阳修
《蔡州再乞致仕第二表》
:“苟遂乞於残骸,庶少偿其夙志。” 明
张居正
《祭敕封翰林检讨陈公文》
:“呕血呼天,不能自止,诚憾夫夙志之有违,而痛乎追养莫逮也。”
分類:
平素
志愿
《國語辭典》:
不得志
拼音:
bù dé zhì
不得意。《红楼梦》第九回:「宁府中人多口杂,那些不得志的奴仆们,专能造言诽谤主人,因此不知又有了什么小人诟谇谣诼之词。」
分類:
不得志
志愿
实现
欲望
满足
《漢語大詞典》:
如志
随顺意愿;实现志愿。
《
左传·僖公十五年
》
:“古者大事,必乘其产,生其水土,而知其人心,安其教训,而服习其道,唯所纳之,无不如志。” 北魏
郦道元
《
水经注·江水一
》
:“城北十里曰 昇僊桥 ,有 送客观 。 司马相如 将入 长安 ,题其门曰:‘不乘高车駟马,不过汝下也。’后入 邛 蜀 ,果如志焉。”
《
新唐书·秦琼传
》
:“跃马挺枪刺於万众中,莫不如志,以是颇自负。”
分類:
随顺
意愿
实现
志愿
《漢語大詞典》:
常愿(常願)
平素的志愿。
《后汉书·左雄传》
:“今阿母躬蹈约俭,以身率下,羣僚蒸庶,莫不向风,而与 王圣 并同爵号,惧违本操,失其常愿。”
分類:
平素
志愿
《漢語大詞典》:
愿欲(願欲)
志愿,欲念。
《
荀子·富国
》
:“使天下生民之属,皆知己之所愿欲之举在是于也,故其赏行。” 杨倞 注:“举,皆也,是于,犹言于是。言生民所愿欲皆在于是也。” 三国 魏
曹植
《杂诗》
之五:“愿欲一轻济,惜哉无方舟。” 明
方孝孺
《送石君永常赴河南佥事序》
:“人有不得其愿欲者,必赴愬焉。”
分類:
志愿
欲念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