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法忍
【三藏法数】
集,即招集之义。谓观欲界集谛,见、思之惑,真如理显,生无漏法忍,是名集法忍。(见惑者,谓意根对法尘起诸分别;眼等五根,对色等五尘,起诸贪爱思惑者,谓曰思惑也。)
集,即招集之义。谓观欲界集谛,见、思之惑,真如理显,生无漏法忍,是名集法忍。(见惑者,谓意根对法尘起诸分别;眼等五根,对色等五尘,起诸贪爱思惑者,谓曰思惑也。)
集类忍
【三藏法数】
谓观欲界集谛之后,复观上二界集谛,生无漏法忍,是欲界集法忍之流类,是名集类忍。
谓观欲界集谛之后,复观上二界集谛,生无漏法忍,是欲界集法忍之流类,是名集类忍。
道法忍
【三藏法数】
道,即三十七道品。谓观欲界道谛,修此道品,真如理显,生无漏法忍,是名道法忍。(三十七道品者,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是四念处。已生恶,令永断;未生恶,令不生;已生善,令增长;未生善,令得生,是四正勤。欲如意足、念如意足、精进如意足、思惟如意足,是四如意足。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是五根。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慧力,是为五力。念觉分、择法觉分、精进觉分、喜觉分、除觉分、定觉分、舍觉分,是七觉分。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是八正道。已上诸法总为三十七道品也。)
道,即三十七道品。谓观欲界道谛,修此道品,真如理显,生无漏法忍,是名道法忍。(三十七道品者,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是四念处。已生恶,令永断;未生恶,令不生;已生善,令增长;未生善,令得生,是四正勤。欲如意足、念如意足、精进如意足、思惟如意足,是四如意足。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是五根。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慧力,是为五力。念觉分、择法觉分、精进觉分、喜觉分、除觉分、定觉分、舍觉分,是七觉分。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是八正道。已上诸法总为三十七道品也。)
道类忍
【三藏法数】
谓观欲界道谛之后,复观上二界道谛,生无漏法忍,是欲界道法忍之流类,是名道类忍。
谓观欲界道谛之后,复观上二界道谛,生无漏法忍,是欲界道法忍之流类,是名道类忍。
乐无生法忍
【三藏法数】
无生法,即不生不灭之理,忍即安忍。修行之人,于不生灭之法,起希乐心,安忍不退,以期必證乎此也。
无生法,即不生不灭之理,忍即安忍。修行之人,于不生灭之法,起希乐心,安忍不退,以期必證乎此也。
音声忍
【三藏法数】
音声忍者,谓闻佛深教,即能晓了,忍可而不惊怖也。
音声忍者,谓闻佛深教,即能晓了,忍可而不惊怖也。
如幻忍
【三藏法数】
如幻忍者,谓了达诸法皆从因缘和合而生,犹如幻化,性本空寂,谛审忍可,而无执著也。
如幻忍者,谓了达诸法皆从因缘和合而生,犹如幻化,性本空寂,谛审忍可,而无执著也。
如焰忍
【三藏法数】
如焰忍者,谓了知一切境界悉如阳燄,无有真实,谛审忍可,而不执著也。
如焰忍者,谓了知一切境界悉如阳燄,无有真实,谛审忍可,而不执著也。
如梦忍
【三藏法数】
如梦忍者,谓了诸妄心,皆如梦境,无有真实,谛审忍可,而不执著也。
如梦忍者,谓了诸妄心,皆如梦境,无有真实,谛审忍可,而不执著也。
如响忍
【三藏法数】
如响忍者,谓世间一切语言音声,皆由因缘和合而成,犹如谷响,无有真实,谛审忍可,而不执著也。
如响忍者,谓世间一切语言音声,皆由因缘和合而成,犹如谷响,无有真实,谛审忍可,而不执著也。
如影忍
【三藏法数】
如影忍者,谓了达色身,由五蕴积聚而成,本无实体,谛审忍可,而不执著也。(五蕴者,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也。)
如影忍者,谓了达色身,由五蕴积聚而成,本无实体,谛审忍可,而不执著也。(五蕴者,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也。)
如化忍
【三藏法数】
如化忍者,谓世间诸法,无而忽有,有即还无,体非真实,谛审忍可,而不执著也。
如化忍者,谓世间诸法,无而忽有,有即还无,体非真实,谛审忍可,而不执著也。
如空忍
【三藏法数】
如空忍者,谓了达世间、出世间种种诸法,悉如虚空,无有色相,谛审忍可,而不执著也。
如空忍者,谓了达世间、出世间种种诸法,悉如虚空,无有色相,谛审忍可,而不执著也。
广行忍辱
【三藏法数】
谓菩萨或被众生诃骂,或被楚挞,或截手足,或割耳鼻,或挑其目,或级其头,如是一切皆能忍受,无有瞋恨,故云广行忍辱。
谓菩萨或被众生诃骂,或被楚挞,或截手足,或割耳鼻,或挑其目,或级其头,如是一切皆能忍受,无有瞋恨,故云广行忍辱。
成就忍力
【三藏法数】
成就忍力者,谓菩萨修习一切诸忍辱行,成就无生法忍之力也。(无生法忍者,谓一切诸法,本来不生,于此法中,忍可印證也。)
成就忍力者,谓菩萨修习一切诸忍辱行,成就无生法忍之力也。(无生法忍者,谓一切诸法,本来不生,于此法中,忍可印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