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忍饥受渴(忍饥受渴)  拼音:rěn jī shòu kě
忍受饥饿口渴。形容生活贫困。《敦煌变文集新书。卷六。捉季布传文》:「忍饥受渴终难过,须投分义旧情亲。」
《国语辞典》:忍辱含羞  拼音:rěn rù hán xiū
忍受羞辱。《西游记》第七二回:「我要打他,恐怕污了棍子,又怕低了名头,是以不曾动棍,只变做一个饿老鹰,彫了他的衣服,他都忍辱含羞,不敢出头,蹲在水中哩。」也作「忍辱含垢」。
《国语辞典》:忍辱偷生  拼音:rěn rù tōu shēng
忍受羞辱,苟且求生。《三国演义》第八回:「妾恨不即死;止因未与将军一诀,故且忍辱偷生。」也作「忍垢偷生」、「忍耻偷生」。
《国语辞典》:忍尤含诟(忍尤含诟)  拼音:rěn yóu hán gòu
能忍受罪过,含容耻辱。语本《楚辞。屈原。离骚》:「屈心而折志兮,忍尤而攘诟。」也作「忍尤含垢」。
《国语辞典》:忍耻含羞(忍耻含羞)  拼音:rěn chǐ hán xiū
忍受羞辱。《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宦门子弟错立身。第一三出》:「撞府共冲州,遍走江湖之游,身为女婿,只得忍耻含羞。」也作「忍辱含垢」。
《国语辞典》:忍耻含垢(忍耻含垢)  拼音:rěn chǐ hán gòu
忍受羞辱。宋。苏轼〈上韩枢密书〉:「好兵始祸者既足以为后嗣之累,则凡忍耻含垢以全人命,其为子孙之福审矣。」也作「忍辱含垢」。
《国语辞典》:含羞忍辱  拼音:hán xiū rěn rù
怀著羞愤,忍受耻辱。《红楼梦》第三○回:「到底唤了金钏儿之母白老媳妇来,领了下去。那金钏儿含羞忍辱的出去。」
分类:忍受耻辱
《国语辞典》:含悲忍泪(含悲忍泪)  拼音:hán bēi rěn lèi
形容强忍著悲痛。如:「虽然地震使得许多人失去亲人与住所,但是我们仍要含悲忍泪,重振家园。」
分类:强忍悲痛
《国语辞典》:不忍人之政  拼音:bù rěn rén zhī zhèng
不忍心伤害人民的政策。《孟子。公孙丑上》:「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
《国语辞典》:不忍人之心  拼音:bù rěn rén zhī xīn
不忍害人的心。《孟子。公孙丑上》:「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
分类:不忍害人
《国语辞典》:此而可忍,孰不可容  拼音:cǐ ér kě rěn,shú bù kě róng
如果这都可以容忍,还有什么不能容忍。表示对某事已忍无可忍。《南齐书。卷二五。张敬儿传》:「履霜于开运之辰,坚冰于嗣业之世,此而可忍,孰不可容!」也作「此而可忍,孰不可忍」。
《国语辞典》:小不忍则乱大谋(小不忍则乱大谋)  拼音:xiǎo bù rěn zé luàn dà móu
小细节上不能忍耐,就容易坏了全盘大计。《论语。卫灵公》:「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三国演义》第一一七回:「『小不忍则乱大谋』,父亲若与他不睦,必误国家大事。望切容忍之。」
《国语辞典》:痛不堪忍  拼音:tòng bù kān rěn
痛苦得不能忍受。宋。洪迈《夷坚丁志。卷五。陈通判女》:「过岭下,小石损我足,仆地移时,至今犹痛不堪忍。」也作「痛不可忍」。
《国语辞典》:吞声忍让(吞声忍让)  拼音:tūn shēng rěn ràng
容忍退让而不作声。如:「待人处事要适可而止,千万不能因为别人一直吞声忍让,就任性的无理取闹。」
《国语辞典》:于心不忍(于心不忍)  拼音:yú xīn bù rěn
因内心怜悯而狠不下心作某种决断,多表示对受害者的同情。如:「他心肠软,总因于心不忍而无法拒绝别人的请求。」《官场现形记》第五七回:「这个凶手,如今无故打死了我们中国人,倘若就此轻轻放他过去,不但百姓不服;就是抚宪同职道,亦觉于心不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