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12,分28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词典(续上)
争忍
安忍
坚忍
难忍
残忍
忍草
忍人
忍抛
忍性
忍俊
不忍言
忍事
堪忍
容忍
忍心
《漢語大詞典》:争忍
犹怎忍。 唐 白居易 《华阳观桃花时》诗:“争忍开时不同醉?明朝后日即空枝!” 宋 柳永 《迎新春》词:“堪对此景,争忍独醒归去?”警世通言·宿香亭张浩遇莺莺:“下坡不赶,次后难逢。争忍弃人归去?”
《漢語大詞典》:安忍
安于做残忍的事;残忍。左传·隐公四年:“夫 州吁 ,阻兵安忍。阻兵无众,安忍无亲,众叛亲离,难以济矣。” 孔颖达 疏:“安忍,行虐事刑杀过度也。”魏书·酷吏传·崔暹:“贪暴安忍,民庶患之。”资治通鉴·陈宣帝太建十三年:“夫绞以致毙,斩则殊形,除恶之体,於斯已极。梟首、轘身,义无所取,不益惩肃之理,徒表安忍之怀。” 胡三省 注:“忍,残忍也。安忍,安於为残忍之事。” 宋 张齐贤 洛阳搢绅旧闻记·宋太师彦筠奉佛:“然性安忍,所幸婢妾有小过,鞭捶备至。”
分類:残忍
《國語辭典》:坚忍(堅忍)  拼音:jiān rěn
意志坚强、有韧性。《史记。卷九六。张丞相传》:「御史大夫周昌,其人坚忍质直。」《汉书。卷四二。周昌传》:「御史大夫昌,其人坚忍伉直,自吕后、太子及大臣皆素严惮之。」
《漢語大詞典》:难忍
难于忍受。例如:他感到身上一阵阵疼痛难忍。
《國語辭典》:残忍(殘忍)  拼音:cán rěn
凶恶狠毒而无恻隐之心。《三国志。卷六。魏书。董卓传》:「卓性残忍不仁,遂以严刑胁众,睚眦之隙必报,人不自保。」《老残游记》第六回:「我想太尊残忍如此,必多冤枉,何以竟无上控的案件呢?」
《漢語大詞典》:忍草
见“ 忍辱草 ”。
《漢語大詞典》:忍辱草
佛经中说雪山有草,名为忍辱,牛羊食之,则成醍醐。见《涅槃经》卷二七引《师子吼菩萨》。亦省作“ 忍草 ”。 唐 宋之问 《游法华寺》:“晨行踏忍草,夜诵得灵花。”
《漢語大詞典》:忍人
(1).残忍的人;硬心肠的人。左传·文公元年:“且是人也,蠭目而豺声,忍人也,不可立也。” 唐 裴铏 《传奇·封陟》:“於戯!此子大是忍人!” 明 方孝孺 《条侯论》:“彼 景帝 者,私刻忍人也。” 郭沫若 《归去来·由日本回来了》:“我自己毕竟是一个忍人,但我除走这条絶路之外,实在无法忍耐了。”
(2).谓对别人忍心。韩非子·内储说上:“夫人臣必仁而后可与谋,不忍人而后可近也。”
《韵府拾遗 肴韵》:忍抛
戴复古诗忍抛明月先归去
《國語辭典》:忍性  拼音:rěn xìng
1.坚忍其性。《孟子。告子下》:「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2.克制、矫揉性情。《庄子。列禦寇》:「忍性以视民,而不知不信。」《儿女英雄传》第三七回:「小子自然要算忍性上欠些把持,媳妇自然要算用情上欠些宛转。」
《漢語大詞典》:忍俊
含笑,忍笑。《随园诗话补遗》卷五引 清 燕以筠 《袖手》诗:“欲折梅花还忍俊,空从树下一婆娑。”
分類:含笑
《国语辞典》:不忍言  拼音:bù rěn yán
不忍心说。《三国演义》第四回:「卓贼欺天废主,人不忍言;而公恣其跋扈,如不听闻,岂报国效忠之臣哉?」
分类:不忍心
《漢語大詞典》:忍事
以忍耐态度对待各种事情。 唐 裴度 《中书即事》诗:“灰心缘忍事,霜鬢为论兵。”
《漢語大詞典》:堪忍
忍受。书·汤诰“尔万方百姓,罹其凶害,弗忍荼毒” 孔 传:“罹,被荼毒苦也。不能堪忍虐之甚。”魏书·酷吏传·李洪之:“﹝ 李洪之 ﹞志性慷慨,多所堪忍,疹疾灸疗,艾炷围将二寸,首足十餘处,一时俱下,而言笑自若。” 宋 何薳 春渚纪闻·雀鳅蛇蟹之异:“一日,觉头痒不可堪忍,爬搔之极,至指甲流血。”
分類:忍受
《國語辭典》:容忍  拼音:róng rěn
包容、忍耐。《汉书。卷八六。王嘉传》:「唯陛下留神于择贤,记善忘过,容忍臣子,勿责以备。」元。无名氏《连环计》第四折:「倒是吕布兄弟还容忍得过,若我白袍李肃呵,杀了那老贼多时也。」
《國語辭典》:忍心  拼音:rěn xīn
1.狠心。《诗经。大雅。桑柔》:「惟彼忍心,是顾是复。」
2.耐心。唐。白居易 酬皇甫十早春对雪见赠诗:「忍心三两日,莫作破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