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44
词典
6
分类词汇
25
佛典
13
共25,分2页显示
1
2
2
下一页
分类词汇
心所
难行
空无
心光
心造
行解
役心
内含
心师
内志
素赏
妄境
恶性
膻慕
心鞿
《漢語大詞典》:
心所
佛教语。心所有法的简称。亦名相应行法、心数。谓此类法皆依心王而起,与心王相应。如:触、作意、受、想、思等,共六位五十一种。 章炳麟
《驳神我宪政说》
:“且心所有五徧行境,人与禽兽所同也。”
分類:
佛教语
心所
有法
名相
相应
应行
行法
《國語辭典》:
难行(難行)
拼音:
nán xíng
1.不容易行走。如:「风雨肆虐之后,原本已经崎岖的山路,更是寸步难行。」《三国演义》第五○回:「小路投华容道,却近五十馀里;只是地窄路险,坑坎难行。」
2.不易施行。如:「这个办法虽然窒碍难行,却值得一试。」
分類:
难行
不易
佛教语
行走
困难
做到
苦行
前进
修行
身心
心所
磨炼
《漢語大詞典》:
空无(空無)
(1).佛教语。谓一切事物从因缘生,唯心所造,了无自性。
《维摩经·菩萨行品》
:“观於空无而不捨大悲。”
(2).指虚无之境。 晋
陶潜
《归园田居》
之四:“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分類:
空无
佛教语
虚无
无之
切事
因缘
唯心
心所
《漢語大詞典》:
心光
(1).佛教谓佛心所照之光。
《观念法门》
:“但有专念阿弥陀佛众生,彼佛心光常照,是人摄取不捨,总不论照摄餘杂业行者。” 宋
陆游
《五更起坐》
诗:“煜煜心光回自照,绵绵踵息浩无声。” 明 寓山居士
《鱼儿佛》
第四折:“惟是心光现,今日箇証果朝元。”
(2).借指灵感。 清
张履
《〈静观斋诗初集〉自序》
:“境与身际,性与境适,絶去依傍,独洗心光,当其趣之所极,心若激而不能已於鸣者。”
分類:
佛教
灵感
佛心
心所
《漢語大詞典》:
心造
(1).佛教语。谓为心所生。 清 张岱
《
西湖梦寻·大佛头
》
:“色相求如来,鉅细皆心造。我视大佛头,仍然一茎草。”
(2).泛指主观想象。 鲁迅
《南腔北调集·论“第三种人”》
:“生在有阶级的社会里而要做超阶级的作家……这样的人,实在也是一个心造的幻影,在现实世界上是没有的。” 聂绀弩
《老子的全集》
:“ 老子 心造了一些幻象,以为到处都有儒家在迫害他,于是一路风声鹤唳,踉踉跄跄地跑出关去。”
分類:
佛教语
主观
观想
想象
心所
《漢語大詞典》:
行解
(1).消解,发散。 汉
王充
《
论衡·寒温
》
:“人中於寒,饮药行解,所苦稍衰。”
(2).佛教语。谓心所取之境相。 明
马愈
《马氏日抄·憨皮袋》
:“即此皮袋,非此皮袋。不属圣凡,不立行解。”
分類:
行解
佛教语
消解
发散
心所
《漢語大詞典》:
役心
(1).为心所役使。
《
逸周书·武顺
》
:“人道尚中,耳目役心。” 孔晁 注:“言耳目为心所役也。”
(2).使心,用心。 晋
成公绥
《啸赋》
:“近取诸身,役心御气。” 元
段成己
《题梁氏静乐堂》
诗:“攘攘区中人,役心名与利。” 清
王夫之
《
薑斋诗话
》
卷二:“若 齐 梁 綺语, 宋 人摶合成句之出处,役心向彼掇索,而不恤己情之所自发,此之谓小家数,总在圈繢中求活计也。”
(3).养心。
《
国语·郑语
》
:“和六律以聪耳,正七体以役心。” 韦昭 注:“役,营也。”
分類:
养心
心所
役使
用心
《國語辭典》:
内含(內含)
拼音:
nèi hán
内部蕴含、内在涵养。《南史。卷三九。刘勔传》:「内含玉润,外表澜清。」
分類:
内含
内心
内容
含蓄
心所
内部
包含
《漢語大詞典》:
心师(心師)
(1).佛教语。谓以己之真心为师。 唐
皎然
《酬李侍御萼题看心道场》
诗:“我法从谁悟,心师是贯花。” 前蜀
贯休
《了仙谣》
:“若师方术弃心师,浪似雪山何处讨。”
(2).谓心之师。
《南史·张融传》
:“吾文章之体,多为世人所惊,汝可师耳以心,不可使耳为心师。”
(3).谓内心所师承的。 明
李东阳
《大原宋生灏手刻先君字法手稿赠之以诗》
:“当其腕指所至时,意匠心师两无跡。”
分類:
佛教语
内心
心所
师承
真心
《漢語大詞典》:
内志
(1).内心所想。
《礼记·射义》
:“内志正,外体直,然后持弓矢审固。” 孙希旦 集解:“志正则於心无所偏,而持弓矢也审。”
(2).指入主朝廷的志向。
《
史记·伍子胥列传
》
:“ 伍胥 知 公子光 有内志,欲杀王而自立,未可説以外事。”
分類:
内心
心所
朝廷
志向
《漢語大詞典》:
素赏(素賞)
(1).预先行赏。
《
管子·轻重乙
》
:“ 管子 入復 桓公 曰:‘终岁之租金四万二千金,请以一朝素赏军士。’”
(2).内心所欣赏。 唐
王勃
《送李十五序》
:“虽相思为赠,终结想於华滋;而素赏无睽,盍申情於丽藻。”
分類:
内心
预先
心所
先行
行赏
欣赏
《漢語大詞典》:
妄境
佛教语。谓妄心所现的虚妄不实的境界。 唐
符载
《为江西李常侍祭顗和尚文》
:“一言悟解,了得真空,灵觉内虚,妄境外融。” 宋
洪迈
《
容斋随笔·真假皆妄
》
:“以真为假,以假为真,均之为妄境耳!”
分類:
佛教语
心所
虚妄
不实
境界
《國語辭典》:
恶性(惡性)
拼音:
è xìng
不良的。如:「恶性肿瘤」、「恶性通货膨胀」。
分類:
恶性
性情
佛教语
产生
凶恶
危险
三性
后果
恶心
心所
恶业
《國語辭典》:
膻慕(羶慕)
拼音:
shān mù
渴慕、喜爱。明。江盈科《雪涛小说。心高》:「噫!人心膻慕,非名即利。」
分類:
心所
所向
向往
《國語辭典》:
膻行(羶行)
拼音:
shān xìng
为人所仰慕的德行。《庄子。徐无鬼》:「舜有膻行,百姓悦之。」
分類:
仰慕
德行
《漢語大詞典》:
心鞿
心所受的羁绊。语出
《楚辞·九章·悲回风》
:“心鞿羈而不形兮,气繚转而自缔。” 宋
陈与义
《同家弟用前韵谢判府惠酒》
:“日饮知非贫士宜,要逃语穽税心鞿。”
分類:
心所
羁绊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