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21—1000 【介绍】: 宋建州浦城人,字仲猷。后周太祖显德二年进士。宋初历著作佐郎、知全州,就迁左拾遗、右补阙。有诗名,为太宗所称赏,命预编《文苑英华》。真宗时官至翰林侍读学士。性纯厚清介,尚名教,寡谐于俗。多识典故,自唐以来士族人物,悉能详记。卒谥文庄。有文集。
全宋诗
杨徽之(九二一~一○○○),字仲猷,建州浦城(今属福建)人。后周显德二年(九五五)进士(《旧五代史》卷一一五)。宋太祖乾德初,历天兴、峨眉令,复知全州,迁左拾遗、右补阙。太宗太平兴国初,进侍御史。迁刑、兵二部郎中。端拱初,拜左谏议大夫,出知许州。淳化五年(九九四),充开封府判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六)。迁给事中、工部侍郎、枢密直学士兼秘书监。真宗咸平元年(九九八),改兵部侍郎,仍兼秘书监。二年,为翰林侍读学士。三年正月卒,年八十。谥文庄(同上书卷四六)。《宋史》卷二九六有传。今录诗九首。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921—1000 字仲猷,建州浦城(今福建浦城)人。后周显德三年(956)进士,释褐秘书省校书郎。入宋后任著作佐郎等职。生平见《宋史》本传。《全唐诗》存诗1首,断句4。《全唐诗外编》补诗1首,断句8。皆为入宋前所作。
全唐诗补逸
杨徽之字仲猷,浦城人。南唐时间道至汴中,周显德二年进士。入宋,除著作佐郎,知全州。太平兴国初,转库部员外郎、判南曹。卒真宗时。补诗一首并句。
全宋文·卷四二
杨徽之(九二一——一○○○),字仲猷,建州浦城(今福建浦城)人。周显德二年进士,历著作佐郎、右拾遗。宋乾德中知全州。太宗时历迁侍御史、库部员外郎、刑兵二部郎中、左谏议大夫,判史馆、集贤院,迁给事中。真宗立,拜工、礼、兵等部侍郎,兼秘书监,充枢密直学士、翰林侍读学士。咸平三年卒,年八十。见苏颂《苏魏公文集》卷五一《杨公神道碑》,《宋史》卷二九六本传。
杜汉徽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京兆长安人。有臂力,善骑射。后晋、后汉、后周时戍边州,屡破契丹。宋初领茂州刺史,改潮州。从平李筠、李重进,录功居多。太祖建隆三年,为雄武军使、知屯田事,以病请告归京,未几卒。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一作贯徽。五代楚时诗僧。居武陵,与齐己为友,酬唱甚频。又入武顺节度使马希振幕府为客。事迹见《白莲集》。《诗话总龟》卷二引《续归田录》存其与马希振联句诗。《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宇文徽 朝代:后周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洛阳人。仕后周,为礼部上士。曾奉使至邓国及黑水龙洞诸羌,前后降服三十余部。
蒋延徽 朝代:五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人。吴杨行密之婿。与临川王杨濛善,为徐知诰所忌。杨溥太和时,官信州刺史。从建州土豪吴光请,不俟朝命而引兵攻建州。城垂克,为徐知诰促归。闽人乘势追之,延徽师败,贬右威卫大将军。
赵延徽 朝代:

人物简介

简介
建隆元年(960)任建雄军节度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07—1091 【介绍】: 宋应天宋城人,字安道,号乐全居士。仁宗景祐元年举茂才异等科,复中贤良方正科。历知昆山县,通判睦州。西夏入犯,上平戎十策。历知谏院,论建甚多,主与西夏讲和。累进翰林学士,拜御史中丞,改三司使。出知数州府。英宗治平中召拜翰林学士承旨。神宗即位,拜参知政事,反对任用王安石,极论新法之害。以太子少师致仕。既告老,而论事益切,于用兵、起狱尤反复言之。卒谥文定。有《乐全集》。
全宋诗
张方平(一○○七~一○九一),字安道,号乐全居士,应天宋城(今河南商丘)人。仁宗景祐元年(一○三四),举茂材异等,为校书郎,知昆山县。又举贤良方正,迁著作佐郎、通判睦州。召直集贤院,俄知谏院。历知制诰,权知开封府,御史中丞,三司使。加端明殿学士、判太常寺。坐事出知滁州,顷之,知江宁府,入判流内铨。以侍讲学士知滑州,徙益州。复以三司使召,迁尚书左丞、知南京。未几,以工部尚书帅秦州。英宗立,迁礼部尚书,知郓州,还为翰林学士承旨。神宗即位,除参知政事,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又转徙中外,以太子少师致仕。哲宗元祐六年卒,年八十五。赠司空,谥文定。有《乐全集》四十卷。事见《东坡后集》卷一七《张文定公墓志铭》。《宋史》卷三一八有传。 张方平诗四卷,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乐全集》为底本,校以清吴兴陶氏抄本(简称陶本,藏北京图书馆),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清抄季锡畴校本(简称季本)。又据《栾城集》等辑得集外诗,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七八二
张方平(一○○七——一○九一),字安道,号乐全居士,应天宋城(今河南商丘)人。少颖悟,景祐元年举茂材异等,宝元元年又中贤良方正。西夏叛,上《平戎十策》。历知谏院、知制诰,进翰林学士,拜御史中丞、三司使。出知杭、益等州府,十易藩镇。英宗召拜翰林学士承旨。神宗即位,除参知政事,寻以父忧免。服阕,以观文殿学士留守西京,又历数郡。极论新法之害。数请老,元丰二年以太子少师致仕,元祐六年卒,年八十五,谥文定。深识三苏父子,故苏轼终身敬事之。有《乐全集》四十卷(存)、《玉堂集》二十卷、《注仁宗乐书》一卷。见王巩《张公行状》(《乐全集》附录),《宋史》卷三一八本传。

人物简介

简介
高丽文宗(1019年12月1日—1083年),讳王徽,字烛幽,高丽国的第十一任君主,1046年—1083年在位,在位37年,初名王绪。死后庙号文宗,谥号刚定明大章圣仁孝大王,葬于景陵。
陈徽卿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皇祐五年(1053)任兴化军知军。嘉祐五年(1060)任泰州知州。
赵徽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辽南京人。兴宗重熙五年进士。累迁大理正。道宗时铜州人妄毁三教,徽按鞫之,以状闻,称制。历烦剧,有能名。咸雍初,拜参知政事,出为武定军节度使。后以门下侍郎、平章事致仕。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复州景陵人。与司马光、范纯仁友善。官朝议大夫、上柱国致仕。以诗名。有《沧浪集》。
全宋诗
张徽,字伯常(清道光《福建通志》卷三九),景陵(今湖北天门)人(明嘉靖《沔阳志》卷一七)。神宗熙宁初为福建转运使兼知福州(《福建通志》)。以上柱国致仕(《龙学文集》卷一一附和诗题衔)。著有《沧浪集》等(《沔阳志》),已佚。今录诗九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43—1120 【介绍】: 宋扬州江都人,字君猷。神宗元丰二年进士。历知安陆、砀山,以静治之,终日与诸生论经义。因章惇荐提举秦凤路常平。除徽猷阁待制,出知兴仁府,移守平江。居官有令名,无秋毫之累。朱勔蔑视州县官吏,独见其甚惮。以通奉大夫致仕。卒谥僖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滁州全椒人,字仲元,号独山翁。仁宗嘉祐四年进士。历官提举利州常平,抗疏致仕,居于独山。曾编辑唐宋两朝文,为《滁阳庆历集》。
全宋诗
徐徽,字仲元,号独山翁,全椒(今属安徽)人。仁宗嘉祐四年(一○五九)进士。累授承议郎、知无为军,迁提举利州路常平,抗疏得谢,以左朝散郎致仕。有《滁阳庆历集》,已佚。明万历《滁阳志》卷一二有传。今录诗二首。
胡徽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人。北宋名臣胡宿祖。五代后晋时在世。事迹略见《欧阳文忠公文集》卷三四《胡公(宿)墓志》。《舆地纪胜》卷二八存其诗1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李徽之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九九二
李徽之(?——一○九○),濮州(治今河南濮阳)人,迪次子。天圣八年召试学士院,赐同进士出身。皇祐间判三司都磨勘司。徙知亳州,嘉祐六年起为淮南江浙荆湖制置发运使,改直龙图阁、知河阳。熙宁三年因病以右谏议大夫提举鸿庆宫。元祐中致仕,五年卒。事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四二、一七一、一九五、二一八、四五○,《宋会要辑稿》礼一五之四、职官二之一二、选举九之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