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56
词典
2
分类词汇
53
其它
1
共53,分4页显示
1
2
3
4
2
3
4
下一页
分类词汇
玄德
体德
滑成
道德品质
修身
上达
自治
天德
自修
帝德
诚明
广德
五材
脩身
毓德
《國語辭典》:
玄德
拼音:
xuán dé
1.高深、幽潜的德性。《书经。舜典》:「玄德升闻,乃命以位。」《文选。刘琨。劝进表》:「伏惟陛下玄德,通于神明。」
2.天地玄妙之理。《汉书。卷二二。礼乐志》:「托玄德,长无衰。」《文选。张衡。东京赋》:「清风协于玄德,淳化通于自然。」
3.佛教上指玄妙的功德。
4.三国蜀刘备的字。参见「刘备」条。
分類:
天德
自然
无为
不著
德性
王弼
《漢語大詞典》:
体德(體德)
指先天的德性。
《
国语·吴语
》
:“昔吾先王,体德圣明,达於上帝。”
分類:
先天
德性
《漢語大詞典》:
滑成
指扰乱已成的德性。
《
庄子·庚桑楚
》
:“若是而万恶至者,皆天也,而非人也,不足以滑成。” 成玄英 疏:“滑,乱也。体道会真,安时达命,纵遭万恶,不足以乱於大成之心。” 陆德明 释文:“音骨。”
分類:
扰乱
德性
《漢語大詞典》:
道德品质
也称“德性”,简称“品德”。个人在道德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一贯的特点和倾向。是一定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在个人思想和行为中的体现。由道德信念、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等因素构成。在中国社会主义时期,最高尚的、最能体现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利益的是共产主义道德品质。
分類:
道德品质
德性
品德
个人
道德行为
现出
稳定
一贯
特点
倾向
《國語辭典》:
修身
拼音:
xiū shēn
涵养德性,以淑善其身。唐。
元稹
〈
授杜元颖户部侍郎依前翰林学士制
〉:「慎独以修身,推诚以事朕。」
分類:
陶冶
身心
涵养
养德
德性
儒家
修身
教育
八条
条目
《國語辭典》:
上达(上達)
拼音:
shàng dá
1.晓达德义。《论语。宪问》:「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2.下情达于上级。《荀子。成相》:「中不上达,蒙掩耳目、塞门户。」《新唐书。卷九七。魏徵传》:「在贞观初,遇下有礼,群情上达。」
分類:
上达
上进
下情
天命
向上
君上
修养
养德
德性
务求
求通
通达
仁义
邢炳
《國語辭典》:
自治
拼音:
zì zhì
1.自己处理自己的事务,含有能约束自己行为之意。《三国志。卷一二。魏书。崔毛徐何刑鲍司马传。毛玠》:「用人如此,使天下人自治,吾复何为哉!」
2.实行民主政治,在各地方由选举产生权力机构,管理地方事务。如:「民族自治」、「自治团体」。
分類:
自治
自然
民族
犹自
自行
修养
管理
自身
团体
德性
地区
除了
隶属
国家
政府
上级
领导
《國語辭典》:
天德
拼音:
tiān dé
1.上天化育万物的恩泽。《荀子。不苟》:「变化代兴,谓之天德。」
2.天子的恩惠。南朝宋。
颜延之
〈
和谢监灵运
〉诗:「皇圣昭天德,丰泽振沉泥。」
分類:
天德
德性
《國語辭典》:
自修
拼音:
zì xiū
1.自己温习功课。如:「这一堂是自修课。」
2.没有老师指导,自己努力研究学习。如:「他的学识全由自修而来。」
3.修身,自我修养。「修」文献异文作「脩」。《礼记。大学》:「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脩也。」
分類:
自己
自然
修养
自学
整治
修饰
有序
德性
夏丏尊
《國語辭典》:
帝德
拼音:
dì dé
国君的德行。《文选。左思。魏都赋》:「高谢万邦,皇恩绰矣,帝德冲矣,让其天下,臣至公矣。」
分類:
帝德
德性
帝王
《漢語大詞典》:
诚明(誠明)
至诚之心和完美的德性。语出
《礼记·中庸》
:“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郑玄 注:“由至诚而有明德,是圣人之性者也。” 唐
李翱
《复性书上》
:“不知者谓夫子之徒不足以穷性命之道,信之者皆是也。有问於我,我以吾之所知而传焉,遂书於书,以开诚明之源。” 宋
邵雍
《诚明吟》
:“ 孔子 生知非假习, 孟軻 先觉亦须脩;诚明本属吾家事,自是今人好外求。” 明
邵璨
《香囊记·庆寿》
:“一生未悟诚明了,百行须知孝悌先。”
分類:
至诚
完美
德性
《国语辞典》:
广德(广德)
拼音:
guǎng dé
1.县名。位于安徽省与浙江省交界处,县境内以多山闻名。
2.唐朝代宗的年号(西元763~764)。
3.宽厚的德性。《
老子
》第四一章:「广德若不足。」
分类:
广德
宽厚
唐朝
县名
朝代
代宗
德性
年号
安徽
浙江
交界
公元
《國語辭典》:
五材
拼音:
wǔ cái
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也作「五才」。
分類:
种德
种物
物质
德性
《漢語大詞典》:
脩身
陶冶身心,涵养德性。儒家以修身为教育八条目之一。
《
易·复
》
:“象曰:不远之復,以脩身也。”
《
礼记·大学
》
:“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脩身为本。”
《
史记·五帝本纪
》
:“﹝ 高辛 ﹞仁而威,惠而信,脩身而天下服。” 唐
韩愈
《与汝州卢郎中论荐侯喜状》
:“士之脩身立节,而竟不遇知己,前古已来,不可胜数。” 清
王筠
《菉友臆说》
:“脩身之功尚欠,大德澟澟然矜持之,一定不敢踰;小德繁琐,或有照顾不到处,则出矣。”
分類:
陶冶
身心
涵养
养德
德性
儒家
修身
教育
八条
条目
《漢語大詞典》:
毓德
修养德性。 南朝 宋 颜延之
《皇太子释奠会作诗》
:“禀道毓德,讲艺立言。” 南朝 梁 刘孝标
《辨命论》
:“皆毓德於衡门,并驰声於天地。”
《
隋书·房陵王勇传
》
:“太子毓德东宫,左右何须强武?”
分類:
修养
养德
德性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