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156
词典
8
分类词汇
148
共156,分11页显示
上一页
1
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4
5
6
7
下一页
分类词汇
(续上)
贝多芬
海涅
浮士德
洛林
毛瑟枪
艺术哲学
正义者同盟
威廉·退尔
土耳其人
西里西亚织工起义
死者青春长在
斯巴达克同盟
一声不吭
虚无主义
纳粹主义
《国语辞典》:
贝多芬(贝多芬)
拼音:
bèi duō fēn
Ludwig Van Beethoven
人名。(西元1770~1827)德国作曲家。十七岁赴维也纳,学于莫札特,后得海顿指导,乐艺精进。三十岁后耳渐聋,作风渐趋幽怨悲怆。作品以钢琴曲月光最著名,交响乐曲方面尤为出色,有〈英雄〉、〈田园〉、〈命运〉等九篇,影响后世音乐甚钜。世称为「乐圣」。也译作「悲多芬」。
分类:
贝多芬
人名
德国
作曲
维也纳
公元
《国语辞典》:
海涅
拼音:
hǎi niè
Heinrich Heine
人名。(西元1797~1856)德国浪漫诗人,也是评论家和专栏作家。由于是犹太裔,再加上早年即受宗教信仰及法国自由革命的影响,故多革命与抒情的创作,对社会有尖锐的批判。著有《北海之歌》、《西班牙诗集》、《新德国文学史》等。
分类:
人名
德国
浪漫
诗人
也是
评论家
公元
《國語辭典》:
浮士德
拼音:
fú shì dé
1.戏剧剧目。德国大文豪歌德著,分二部,四十八场。取材于宗教改革时代,叙述哲学家浮士德,先后研究哲学、科学与魔术,被恶魔所诱,经历几许幻境,终得天使引导,上升天国的故事。
2.乐曲名。有多位音乐家为其谱曲。如:白辽士的《浮士德的天谴》、李斯特的《浮士德交响曲》(Faust Symphony)、古诺的歌剧《浮士德》。
分類:
德国
取材
民间
《国语辞典》:
洛林
拼音:
luò lín
Lorraine
省名。位于法国东北部与德国交界处。面积二万三千五百平方公里,人口约二百三十万。盛产铁砂及煤,化学、机械、纺织工业也很发达。
分类:
省名
法国
东北
北部
德国
国交
交界
《國語辭典》:
毛瑟枪(毛瑟槍)
拼音:
máo sè qiāng
武器名。由德国毛瑟(Mauser)所设计的步枪和手枪。为德国陆军的制式步兵武器,口径均为七点九二毫米,射程可达四千公尺之远。
分類:
德国
弟兄
设计
工厂
制造
步枪
手枪
《漢語大詞典》:
艺术哲学
一是作为美学的别称。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认为美学是研究美的艺术的科学,即以艺术为主要对象,通过艺术来研究美,故美学应称为艺术哲学。另一是从属于文艺理论的范畴,即运用哲学的观点探讨艺术问题,它与前者有相通之处,但主要是艺术理论。
分類:
一是
美学
德国
哲学家
艺术
《漢語大詞典》:
正义者同盟
1836年由德国流亡者同盟中分裂出来的左翼激进分子在巴黎成立的秘密革命组织。领导人有魏特林等。1839年在巴黎参加了布朗基领导的四季社发动的起义。失败后,许多领导人被捕和被驱逐。1840年在伦敦恢复组织,并发展成国际性工人组织。后在马克思、恩格斯帮助下,接受科学社会主义。1847年改组为共产主义者同盟。
分類:
德国
流亡
亡者
同盟
中分
分裂
左翼
激进
巴黎
成立
秘密
革命
组织
《漢語大詞典》:
威廉·退尔
剧本。德国席勒作于1804年。14世纪,奥地利统治下的瑞士人民结盟准备起义。农民射手退尔原无意参与起义,在遭到总督迫害后,只身射死了总督,于是各州人民相继起义,推翻了奥地利的统治,退尔被推崇为民族英雄。
分類:
剧本
德国
世纪
奥地利
统治
治下
瑞士
士人
人民
结盟
准备
起义
《漢語大詞典》:
土耳其人
土耳其的主体民族。少数分布在德国等国。约4493.5万人(1985年)。讲土耳其语。信伊斯兰教。主要从事农业,兼营畜牧业。
分類:
土耳其
主体
民族
少数
分布
德国
《漢語大詞典》:
西里西亚织工起义
德国工人阶级早期自发的群众性起义。1844年6月发生于普鲁士王国境内的纺织业中心西里西亚。由纺织工人组成的起义者捣毁工厂机器,与政府军进行战斗。起义持续三天,终被镇压。它表明德国工人阶级已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分類:
德国
国工
工人阶级
早期
自发
群众
众性
起义
《漢語大詞典》:
死者青春长在
长篇小说。德国西格斯作于1949年。1919年春,年轻的共产党员埃尔温惨遭杀害。他的遗腹子汉斯长大后继承父业,成为坚定的反法西斯战士。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前夜,汉斯不幸遇难。不久,他的女友生下了他的遗腹子。
分類:
长篇小说
德国
年春
年轻
共产党
惨遭
杀害
《漢語大詞典》:
斯巴达克同盟
德国左派社会民主党人的革命组织。原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形成的“斯巴达克派”,以古罗马奴隶起义首领斯巴达克的名字命名。1918年11月德国革命爆发后,正式建立这一同盟,领导人有李卜克内西、卢森堡等。反对德国社会民主党右翼首领的叛卖行为,提出“一切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12月底改组为德国共产党。
分類:
德国
左派
社会
民主
主党
党人
革命
组织
《漢語大詞典》:
一声不吭
长篇小说。德国伯尔作于1953年。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苦难的鲍格纳,战后在电话局里任小职员。他收入微薄,一家人挤在一间简陋的小屋里,夫妻俩只能在周末去廉价的小旅馆相会。妻子一声不吭地忍受着生活的艰难。
分類:
长篇小说
德国
经历
二次
次世
世界大战
苦难
《國語辭典》:
虚无主义(虛無主義)
拼音:
xū wú zhǔ yì
1.哲学上主张否定一切事物的可能性,真理或真知不可得而有,知识上的真伪、道德上的善恶,没有客观的效验,也没有普遍的标准,称为「虚无主义」。
2.政治上指一种激烈的革命思想。源于十九世纪的俄国,否定一切政治的权威,主张澈底改革社会制度,使各阶级归于平等,个人有绝对的自由,以破坏现有一切政治、社会组织为宗旨。
分類:
德国
唯心主义
哲学家
意志
《国语辞典》:
纳粹主义(纳粹主义)
拼音:
nà cuì zhǔ yì
又名德国国家社会主义,是二十世纪初希特勒所主导的德国纳粹党与其他极右翼组织的实践意识形态,是法西斯主义、科学种族主义与反犹太主义的整合。纳粹主义兴起于一次大战后德国国家主义运动与反共产主义的脉络,主张德国的亚利安人为社会演化的最高等种族,为保持种族纯化,将「不纯的」犹太人与「低下的」同性恋和障碍人士加以驱除,剥夺其私人财产,并以人体实验、集中营与毒气室等极度非人道的方式监禁,最终导致大屠杀(Holocaust)。
分类:
名德
德国
国家
社会主义
二十
世纪
希特勒
所主
主导
与其
右翼
组织
实践
意识形态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