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徵 → 徵征”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共732,分49页显示  上一页  42  43  44  45  46  48  4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第二性征
赐亲征图
千条上征
遣将征兵
遣将徵兵
起征点
杞宋无徵
杞宋无征
派徵
南征北伐
南征北讨
南征北战
能征惯战
旁征博引
旁徵博引
《國語辭典》:第二性徵  拼音:dì èr xìng zhēng
人类在青春期,受内分泌影响,身体及性格方面的特殊表徵,以突显性别。如女性的皮肤细腻、发音尖锐、爱美;男性的长须、发音低沉,都为两性的第二性徵。也称为「副性徵」。
《分类字锦》:赐亲征图(赐亲征图)
册府元龟周世宗显德四年赐宰臣李榖亲征图一面其文翰林学士承旨陶榖之所撰也
分类:赏赉
《分类字锦》:千条上征(千条上征)
陆机 桑赋 罗万根以下洞,矫千条而上征。
分类:
《漢語大詞典》:遣将征兵(遣將徵兵)
见“ 遣兵调将 ”。
《國語辭典》:遣兵调将(遣兵調將)  拼音:qiǎn bīng diào jiàng
调遣士兵,派任将领。《孽海花》第二四回:「我国严词驳斥了几回,日本就日日遣兵调将,势将与我国决裂。」也作「调兵遣将」。
分類:调兵遣将
《漢語大詞典》:遣将徵兵(遣將徵兵)
见“ 遣兵调将 ”。
《國語辭典》:遣兵调将(遣兵調將)  拼音:qiǎn bīng diào jiàng
调遣士兵,派任将领。《孽海花》第二四回:「我国严词驳斥了几回,日本就日日遣兵调将,势将与我国决裂。」也作「调兵遣将」。
分類:调兵遣将
《漢語大詞典》:起征点
税法规定课税对象数额应予开始征税的起点。课税对象未达到起征点的不征税,达到起征点的就全部课征对象数额按规定税率征税。规定起征点可以照顾收入较少的纳税人,以贯彻税收的合理负担原则。
《漢語大詞典》:杞宋无徵(杞宋無徵)
《论语·八佾》:“子曰:‘ 夏 礼吾能言之, 杞 不足徵也; 殷 礼吾能言之, 宋 不足徵也。文献不足故也。’”后称事情缺乏证据为“杞宋无徵”。
《國語辭典》:杞宋无徵(杞宋無徵)  拼音:qǐ sòng wú zhēng
比喻事情證据不足。语本《论语。八佾》:「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徵之矣。」
《漢語大詞典》:派徵
摊派征收。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史九:“盖各里派徵钱粮,譬如本户该徵白银十两,但纳串二三两与粮里,收去银三四两,则粮里絶不敢至其家催办矣。”《清会典事例·户部·计屯贴运》:“赤军四百八十名,按名派徵运费银一两三钱三分。”
《國語辭典》:南征北伐  拼音:nán zhēng běi fá
形容经历许多战争。唐。陈子昂 为金吾将军陈令英请免官表:「西踰流沙,东绝沧海,南征北伐,无所不至。」唐。柳宗元 封建论:「历于宣王,挟中兴复古之德,雄南征北伐之威,卒不能定鲁侯之嗣。」也作「南征北讨」、「南征北战」。
《國語辭典》:南征北讨(南征北討)  拼音:nán zhēng běi tǎo
形容经历许多战争。元。关汉卿《五侯宴》第一折:「幼小曾将武艺习,南征北讨要相持。」《三国演义》第一○九回:「昔日魏武祖皇帝,东荡西除,南征北讨,非容易得此天下。」也作「南征北伐」、「南征北战」。
《國語辭典》:南征北伐  拼音:nán zhēng běi fá
形容经历许多战争。唐。陈子昂 为金吾将军陈令英请免官表:「西踰流沙,东绝沧海,南征北伐,无所不至。」唐。柳宗元 封建论:「历于宣王,挟中兴复古之德,雄南征北伐之威,卒不能定鲁侯之嗣。」也作「南征北讨」、「南征北战」。
《國語辭典》:南征北战(南征北戰)  拼音:nán zhēng běi zhàn
形容经历许多战事。如:「张将军数十年南征北战,为国家立下许多功劳。」也作「南征北伐」、「南征北讨」。
《國語辭典》:南征北伐  拼音:nán zhēng běi fá
形容经历许多战争。唐。陈子昂 为金吾将军陈令英请免官表:「西踰流沙,东绝沧海,南征北伐,无所不至。」唐。柳宗元 封建论:「历于宣王,挟中兴复古之德,雄南征北伐之威,卒不能定鲁侯之嗣。」也作「南征北讨」、「南征北战」。
《漢語大詞典》:能征惯战(能征慣戰)
谓久经沙场,善于作战。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二:“ 法聪 早当此际,遥遥地望见,果是会相持,能征惯战,不慌不紧不忙,果手疾眼辨。”《续儿女英雄传》第一回:“那参将姓 徐 名 惠 ,是由行伍出身,倒是一员能征惯战的武将。” 老舍 《宝船》第二幕第二场:“我带来五百名蜜蜂兵,都能征惯战!”京剧《杨门女将》第四场:“唉,纵然挂得帅印,缺少能征惯战的先行,难道叫她老人家亲自冲锋陷阵不成?”
《國語辭典》:旁徵博引  拼音:páng zhēng bó yǐn
多方引證,以资徵信。如:「经过这番旁徵博引,他的论点更能被大家接受。」
《漢語大詞典》:旁徵博引
大量地引证材料。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二四篇:“ 史湘云 影 陈维崧 , 宝釵 、 妙玉 则从 徐 説,旁徵博引,用力甚勤。” 沙汀 《祖父的故事·巡官》:“老头子又会说那是官腔,不可靠的,而且旁征博引些事实来证明一切官腔之不可靠。” 李劼人 《死水微澜》第五部分十:“ 幺伯娘 还旁征博引,举出许多奉教不好的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