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徵 → 徵征”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共732,分49页显示  上一页  25  26  27  28  29  31  32  33  34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龙征
六徵
夏征
退征
魏征西
象徵
左徵
罪征
罪征
坐征
征神
征纳
征龙
征理
征考
《骈字类编》:龙征(龙征)
曹植 车渠碗赋 郁蓊云蒸,蜿蜒龙征。
《漢語大詞典》:六徵
亦作“ 六证 ”。 考察、识别人臣的六个方面。徵,验证。逸周书·官人:“王曰:‘呜呼!大师,朕维民务官,论用有徵:观诚,考言,视声,观色,观隐,揆德。可得闻乎?’ 周公 曰:‘亦有六徵,呜呼,乃齐以揆之。’”大戴礼记·文王官人:“伦有七属,属有九用,用有六徵:一曰观诚,二曰考志,三曰视中,四曰观色,五曰观隐,六曰揆德。”大戴礼记·文王官人:“女平心去私,慎用六证。” 卢辩 注:“六证,六徵。”
《漢語大詞典》:夏征(夏徵)
谓夏收后政府征收公粮。如:夏季作物因灾歉收者,在夏征时,可酌情减免。
《漢語大詞典》:退征
指辞官归隐。《汉书·韦孟传》:“我之退征,请于天子。天子我恤,矜我髮齿。”
分類:辞官归隐
《漢語大詞典》:魏征西
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冬,作 铜雀臺 ” 裴松之 注引《魏武故事》载, 曹操 年轻时“欲望封侯作征西将军”,故以“魏征西”指 曹操 ,亦用以尊称军府长官。 唐 韩翃 《送戴迪赴凤翔幕府》诗:“青春带文綬,去事 魏 征西。”
分類:曹操年轻
《漢語大詞典》:象徵
1.用具体的事物表示某种特殊意义。《长江大桥纪念碑碑文》:“它象征着和平,它象征着幸福,象征着劳动的光辉。”
2.指用部分事物代表全体。 鲁迅 《华盖集续编·不是信》:“正如 中国 戏上用四个兵卒来象征十万大军一样。”
3.用来表示某种特别意义的具体事物。 冰心 《寄小读者·山中杂记(十)》:“在此却是雪未化尽,鸟儿已成群的来了。最先的便是青鸟。西方人以青鸟为快乐的象征,我看最恰当不过。” 巴金 《春天里的秋天》十:“百合花,那是我们的爱情的象征。”
4.文艺创作中的一种表现手法。指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的形象以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的概念、思想或感情。如 鲁迅 的小说《药》的结尾,以 夏瑜 坟上的花圈象征革命的前景或希望。
5.迹象;特征。 叶紫 《丰收》:“火样的太阳,将宇宙的存在都逗引得发了暴躁。什么东西,在这个时候,也都现出了由于热而枯萎的象征。” 冰心 《冬儿姑娘·我们太太的客厅》:“浑身上下,最带着艺术家的象征的,是她那对永远如在梦中的迷茫的眼光。”
《骈字类编》:左徵
宋史乐志有来振振月重轮兮瑜玉在佩綦组明兮左徵右羽德结旌兮步中采荠矩彟循兮
《漢語大詞典》:罪征
1.指犯罪的迹象。
分類:犯罪迹象
《漢語大詞典》:罪征(辠徵)
指犯罪的迹象。汉书·五行志上:“两观,僭礼之物,天灾之者,若曰,僭礼之臣可以去。已见辠徵,而后告可去,此天意也。”
分類:犯罪迹象
《漢語大詞典》:坐征(坐徵)
因获罪而被召回。后汉书·耿恭传:“监营謁者 李谭 承旨奏 恭 不忧军事,被召怨望。坐徵下狱,免官归本郡。”后汉书·党锢传·刘祐:“ 会稽 太守 梁旻 ,大将军 冀 之从弟也, 祐 举奏其罪, 旻 坐徵。”
《漢語大詞典》:征神(徵神)
(1).谓人的神态、表情等反映其内心世界。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九征:“夫色见於貌,所谓徵神。” 刘昞 注:“貌色徐疾为神之徵验。”
(2).谓通过观察人的外貌、言行等鉴定人物。 南朝 梁 萧统 《咏山涛王戎诗》之二:“徵神归鉴景,晦行属聚财。”
《漢語大詞典》:征纳(徵納)
(1).召用。后汉书·班彪传:“此六子者,皆有殊行絶才,德隆当世,如蒙徵纳,以辅高明,此山梁之秋,夫子所为叹也。”
(2).犹征收。旧唐书·王鉷传:“输纳物者有浸渍,折估皆下本郡徵纳。”
分類:征收
《漢語大詞典》:征龙(徵龍)
道家五行神之一。《文选·郭璞〈游仙诗〉》“奇龄迈五龙” 李善 注引《遁甲开山图》 荣氏 解:“五龙,皇后君也,昆弟五人,皆人面而龙身。长曰 角龙 ,木仙也。次曰 徵龙 ,火仙也。次曰 商龙 ,金仙也。次曰 羽龙 ,水仙也。次曰 宫龙 ,土仙也。”
《漢語大詞典》:征理(徵理)
召见审问。《元典章·吏部四·告叙》:“於内若有侵欺係官钱粮等物,必须徵理,及被问公私事务纔候归对了毕,於解由内明白开写追问始末缘由。”
分類:召见审问
《漢語大詞典》:征考(徵考)
考求征信。 明 宋濂 《〈陶氏家乘〉序赞》:“夫自 唐 以前,官有簿状,家有谱系,凡有司选举,民俗昏聘,则互相徵考。所以明贵贱,别亲疎,各有统纪,不相淆乱也。” 郭沫若 《断断集·答马伯乐教授》:“绝对的年代虽然不能知道,相对的年代则大抵可以征考。”
分類:考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