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徵 → 徵征”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共1197,分80页显示  上一页  17  18  19  20  21  23  24  25  26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少徵
从徵
徵搜
征装
征聘
征课
征召
勾徵
进征
浮征
駪征
应征
鼓徵
徵象
征应
《韵府拾遗 纸韵》:少徵(少徵)
素问少徵与少羽同上商与正商同邪伤心也
《漢語大詞典》:从徵(從徵)
应征;应召。汉书·燕剌王刘旦传:“非教士不得从徵。” 颜师古 注引 张晏 曰:“士不素习不得应召。”
分類:应征应召
《漢語大詞典》:徵搜
征召搜寻。 五代 齐己 《怀武陵因寄幕中韩先辈何从事》诗:“凿井耕田人在否,如今天子正徵搜。”
分類:征召搜寻
《漢語大詞典》:征装(征裝)
行装。 清 薛福成 《出使四国日记·光绪十七年二月二十九日》:“辰刻还至 巴黎 使馆,征装甫卸,清釐积件。”
分類:行装
《國語辭典》:徵聘  拼音:zhēng pìn
徵召聘请。《三国演义》第一○回:「操徵聘郭嘉到兖州,共论天下大事。」《儒林外史》第一回:「朝廷行文到浙江布政司,要徵聘王冕出来做官。」
《漢語大詞典》:征课(徵课)
犹征收。课,征税。《新华日报》1945.1.22:“难道对于少数资本家、地主、奸商富户特殊分子征课合法的赋税或征借一定量的金钱实物都办不到?”
徵课:征收赋税。 清 吴嘉纪 《海潮叹》:“堤边几人魂乍醒,只愁徵课促残生。”
《國語辭典》:徵召  拼音:zhēng zhào
徵求召集。《汉书。卷九。元帝纪》:「今不良之吏,覆案小罪,徵召證案,兴不急之事,以妨百姓。」《警世通言。卷六。俞仲举题诗遇上皇》:「听得杨得意举荐司马相如,蒙朝廷徵召去了。」
《漢語大詞典》:勾徵
犹言搜括聚敛。《旧唐书·韦巨源传》:“ 巨源 屡践台辅,专行勾徵,废越条章,崇尚侵刻,树怨天下,剥害生灵,兆庶流离,户口减耗。”
分類:搜括聚敛
《漢語大詞典》:进征(進征)
进攻征伐。宋书·沈庆之传:“进征 湖阳 ,又获万餘口。”《水浒传》第九七回:“ 卢先锋 统领其餘将佐,兵马二万,望 汾阳 进征。”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关于停战的清方档案》:“倘和议决裂,则大敌在前,急须预备进征,兵力万难分顾。”
分類:进攻征伐
《漢語大詞典》:浮征(浮徵)
超额征收。 清 贝青乔 《哀甬东诗小序》:“ 鄞县 赋额浮徵逾倍。”
分類:超额征收
《漢語大詞典》:駪征
跋涉,奔走。语本《诗·小雅·皇皇者华》:“皇皇者华,于彼原隰,駪駪征夫,每怀靡及。” 清 林则徐 《广东越华粤秀羊城三书院观风告示》:“在多士,笙簧燕乐,诗賡宵雅之三;而使臣,原隰駪征,善拜皇华之五。” 清 惜秋 旅生 《维新梦·外交》:“诸君奉詔駪征,善全国体,吾谋倘用, 秦 岂无人。”
分類:跋涉奔走
《國語辭典》:应徵(應徵)  拼音:yìng zhēng
参加各种徵选。如:「这次参加应徵的有三百多人,不过只录取五名。」
《漢語大詞典》:鼓徵
谓击鼓召众。《礼记·文王世子》:“天子视学,大昕鼓徵,所以警众也。” 郑玄 注:“大昕,早昧爽,击鼓以召众也。警,犹起也。周礼‘凡用乐’,大胥‘以鼓徵学士’。”
分類:击鼓
《漢語大詞典》:徵象
1.验证。 南朝 宋 鲍照 《〈河清颂〉序》:“臣闻善谈天者,必徵象於人;工言古者,先考绩於今。” 唐 罗隐 《谗书·解武丁梦》:“ 商 之道削也, 武丁 嗣之,且惧祖宗所传圮坏於我……乃用假梦徵象,以活 商 命。”
2.征候;迹象。 老舍 《骆驼祥子》十九:“收生婆来到,告诉她还不到时候,并且说了些要临盆时的征象。” 邹韬奋 《抗战以来》七:“这实在是 中国 目前政治上最重要的征象。” 毛泽东 《论联合政府·两个战场》:“直到现在为止,国民党军队向解放区军队进攻的事件还未停止,并且看不出任何准备停止的征象。”
《漢語大詞典》:征应(徵應)
犹证验,应验。汉书·叙传上:“盖在 高祖 ,其兴也有五……三曰神武有徵应。” 唐 刘恂 岭表录异卷上:“ 温媪 者……乡里咸谓之龙母,敬而事之,或询以灾福,亦言多徵应。” 明 李贽 《史纲评要·后秦记·二世皇帝》:“ 吕后 望气,老嫗哭蛇,英雄欺人耳。然徵应之事,理自应有,莫作奇怪看。” 明 叶盛 水东日记·文字等语谶宜避:“文字著述,官制称谓,器物名号,以至歌謡讖语,戏謔之言,多有徵应,亦皆有当讳避者。”
分類:证验应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