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4,分4页显示 2 3 4 下一页
一微尘
七微
十佛刹微尘数
大经卷在一微尘内
四微
因陀罗微细境界门
色微
拈花微笑
林微尼
析微尘
破颜微笑
无量门微密持经
补瑟微迦
慈济微命
佛类词典
一切虚空极微尘数出生金刚威德大宝三昧一微尘
七微
十佛刹微尘数
大经卷在一微尘内
四微
因陀罗微细境界门
色微
拈花微笑
林微尼
析微尘
破颜微笑
无量门微密持经
补瑟微迦
慈济微命
一切虚空极微尘数出生金刚威德大宝三昧
【佛学大辞典】
(术语)称大日如来所入南方灌顶智大福德门之大宝三昧也。由此而出生宝生如来。见摄真实经上。
(术语)称大日如来所入南方灌顶智大福德门之大宝三昧也。由此而出生宝生如来。见摄真实经上。
一微尘
【佛学大辞典】
(术语)极微分子。为物质之最小者。(参见:极微)。首楞严经三曰:「反观父母所生之身,犹彼十方虚空之中,吹一微尘,若存若亡。」止观一下曰:「一微尘中,有大千经卷,心中具一切佛法。」辅行一之五曰:「宝性论云:有神通人,见佛法灭,以大千经卷,藏一尘中,后有人破尘出卷。」
【佛学常见辞汇】
一个极微分子。
(术语)极微分子。为物质之最小者。(参见:极微)。首楞严经三曰:「反观父母所生之身,犹彼十方虚空之中,吹一微尘,若存若亡。」止观一下曰:「一微尘中,有大千经卷,心中具一切佛法。」辅行一之五曰:「宝性论云:有神通人,见佛法灭,以大千经卷,藏一尘中,后有人破尘出卷。」
【佛学常见辞汇】
一个极微分子。
七微
【佛学大辞典】
(术语)依一切有部宗所说,则虽欲界之有形质中最为单简者,亦称为八事俱生,随一不减,能造之地水火风四大与所造之色香味触四境互相和融,而成一微体。此八事不得更为分离,是为色聚之最极者,故名之为微聚,又曰极微。此极微六方中,心与七微,聚集而始为天眼等之所见。谓之阿菟色Anu,又曰阿拿色,又曰阿耨,译言微。此非至极微,则不与以极之名,但是眼可见之色之极少者,又分析之色之细极者,则亦曰极微。大日经疏一曰:「梵云阿耨,即是七微合成,于从缘生色最为微小。」唯识了义灯二本曰:「有宗云:以七极微成一拿色。」俱舍光记十二曰:「七极微为一微量,微显细聚,梵云阿菟,此名微,眼见色中最微细也。」(参见:极微)
(术语)依一切有部宗所说,则虽欲界之有形质中最为单简者,亦称为八事俱生,随一不减,能造之地水火风四大与所造之色香味触四境互相和融,而成一微体。此八事不得更为分离,是为色聚之最极者,故名之为微聚,又曰极微。此极微六方中,心与七微,聚集而始为天眼等之所见。谓之阿菟色Anu,又曰阿拿色,又曰阿耨,译言微。此非至极微,则不与以极之名,但是眼可见之色之极少者,又分析之色之细极者,则亦曰极微。大日经疏一曰:「梵云阿耨,即是七微合成,于从缘生色最为微小。」唯识了义灯二本曰:「有宗云:以七极微成一拿色。」俱舍光记十二曰:「七极微为一微量,微显细聚,梵云阿菟,此名微,眼见色中最微细也。」(参见:极微)
十佛刹微尘数
【佛学大辞典】
(杂语)(参见:尘数)
(杂语)(参见:尘数)
大经卷在一微尘内
【佛学大辞典】
(杂语)唐沙门慧海曰:经云有大经卷量等三千大千界,内在微尘中。一尘者是一念心尘也。故云一念尘中演出河沙偈,时人自不识。
(杂语)唐沙门慧海曰:经云有大经卷量等三千大千界,内在微尘中。一尘者是一念心尘也。故云一念尘中演出河沙偈,时人自不识。
四微
【佛学大辞典】
(名数)色香味触四种之极微也。此四微为色法之元素,依四微而成地水火风四大,依四大而成五智。是为成实论之宗义。中论疏四末曰:「成实论云:四微成四大,四大成五根。」止观五曰:「镜中能成四微尚不可得,况所成幻柱?」同辅行曰:「言四微者,色香味触。」观心二百门曰:「能生树根,既具四微。所生枝条,岂不具四微耶?」止观五曰:「法有者,即是色香味触。四微和合,故名法有。」同辅行曰:「四微者,色香味触。」
【佛学常见辞汇】
色香味触四种极微分子。此四微是色法(物质)的元素,依此四微而成地水火风四大。
【三藏法数】
(出金光明经文句记)
四微者,谓色香味触也。因对四大,称为四微。又复四大皆由四微所成,故大智度论云:地有色香味触重,故自无所作;水少香,故动作胜地;火少香味,故势胜于水;风少色香味,故动作胜火。
〔一、色微〕,色者,谓眼所见种种诸色也。以其微细,故名色微。
〔二、香微〕,香者,谓鼻所嗅种种诸香也。以其微细,故名香微。
〔三、味微〕,味者,谓舌所尝种种诸味也。以其微细,故名味微。
〔四、触微〕,触者,谓身分所觉种种诸触也。以其微细,故名触微。
(名数)色香味触四种之极微也。此四微为色法之元素,依四微而成地水火风四大,依四大而成五智。是为成实论之宗义。中论疏四末曰:「成实论云:四微成四大,四大成五根。」止观五曰:「镜中能成四微尚不可得,况所成幻柱?」同辅行曰:「言四微者,色香味触。」观心二百门曰:「能生树根,既具四微。所生枝条,岂不具四微耶?」止观五曰:「法有者,即是色香味触。四微和合,故名法有。」同辅行曰:「四微者,色香味触。」
【佛学常见辞汇】
色香味触四种极微分子。此四微是色法(物质)的元素,依此四微而成地水火风四大。
【三藏法数】
(出金光明经文句记)
四微者,谓色香味触也。因对四大,称为四微。又复四大皆由四微所成,故大智度论云:地有色香味触重,故自无所作;水少香,故动作胜地;火少香味,故势胜于水;风少色香味,故动作胜火。
〔一、色微〕,色者,谓眼所见种种诸色也。以其微细,故名色微。
〔二、香微〕,香者,谓鼻所嗅种种诸香也。以其微细,故名香微。
〔三、味微〕,味者,谓舌所尝种种诸味也。以其微细,故名味微。
〔四、触微〕,触者,谓身分所觉种种诸触也。以其微细,故名触微。
因陀罗微细境界门
【佛学大辞典】
(术语)十玄门之一,(参见:玄门)
(术语)十玄门之一,(参见:玄门)
色微
【佛学大辞典】
(杂语)青黄等色尘之极微也,又总谓色法之极微。
【三藏法数】
色者,谓眼所见种种诸色也。以其微细,故名色微。
【三藏法数】
谓眼所见种种诸色,以其微细,故名色微。
(杂语)青黄等色尘之极微也,又总谓色法之极微。
【三藏法数】
色者,谓眼所见种种诸色也。以其微细,故名色微。
【三藏法数】
谓眼所见种种诸色,以其微细,故名色微。
拈花微笑
【佛学大辞典】
(传说)联灯会要释迦牟尼佛章曰:「世尊在灵山会上,拈华示众。众皆默然,唯迦叶破颜微笑。世尊云: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古今禅宗以为宗门第一之口实,彼宗以心传心之根据大事也。然此事出何经何人传之,大藏所收之经论不记此事,隋唐之宗匠亦无言此事者,惟唐德宗末,金陵沙门慧炬撰宝林传,誇大其宗,始记此事。其后至宋,人天眼目,无门关,五灯会元,广灯录,联灯会要等诸书亦记之,此外拈之颂之者,不暇枚举。然景德传灯录,碧岩录。传法正宗记,亦不记之。宋王安石言此事出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宗门杂录曰:「王荆公问佛慧泉禅师云:禅宗所谓世尊拈花,出在何典?泉云:藏经亦不载。公云:余顷在翰苑,偶见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三卷,因阅之,所载甚详。梵王至灵山以金色波罗花献佛,舍身为床座,请佛为众生说法。世尊登座,拈花示众。人天百万,悉皆罔措。独有金色头陀,破颜微笑。世尊云: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分付摩诃大迦叶。此经多谈帝王事佛请问,所以秘藏,世无闻者。」佛祖统纪五,亦引此说。(参见:金色波罗华)
(传说)联灯会要释迦牟尼佛章曰:「世尊在灵山会上,拈华示众。众皆默然,唯迦叶破颜微笑。世尊云: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古今禅宗以为宗门第一之口实,彼宗以心传心之根据大事也。然此事出何经何人传之,大藏所收之经论不记此事,隋唐之宗匠亦无言此事者,惟唐德宗末,金陵沙门慧炬撰宝林传,誇大其宗,始记此事。其后至宋,人天眼目,无门关,五灯会元,广灯录,联灯会要等诸书亦记之,此外拈之颂之者,不暇枚举。然景德传灯录,碧岩录。传法正宗记,亦不记之。宋王安石言此事出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宗门杂录曰:「王荆公问佛慧泉禅师云:禅宗所谓世尊拈花,出在何典?泉云:藏经亦不载。公云:余顷在翰苑,偶见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三卷,因阅之,所载甚详。梵王至灵山以金色波罗花献佛,舍身为床座,请佛为众生说法。世尊登座,拈花示众。人天百万,悉皆罔措。独有金色头陀,破颜微笑。世尊云: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分付摩诃大迦叶。此经多谈帝王事佛请问,所以秘藏,世无闻者。」佛祖统纪五,亦引此说。(参见:金色波罗华)
林微尼
【佛学大辞典】
(地名)(参见:岚毗尼)
(地名)(参见:岚毗尼)
析微尘
【佛学大辞典】
(杂语)分析微尘至实空也。首楞严经曰:「汝观地性,粗为大地,细为微尘。至邻虚尘,析彼极微,色边际相,七分所成。更析邻虚,即实空相。」
(杂语)分析微尘至实空也。首楞严经曰:「汝观地性,粗为大地,细为微尘。至邻虚尘,析彼极微,色边际相,七分所成。更析邻虚,即实空相。」
破颜微笑
【佛学大辞典】
(故事)灵山会上迦叶尊者得道之相也。(参见:拈花微笑)
(故事)灵山会上迦叶尊者得道之相也。(参见:拈花微笑)
拈花微笑
【佛学大辞典】
(传说)联灯会要释迦牟尼佛章曰:「世尊在灵山会上,拈华示众。众皆默然,唯迦叶破颜微笑。世尊云: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古今禅宗以为宗门第一之口实,彼宗以心传心之根据大事也。然此事出何经何人传之,大藏所收之经论不记此事,隋唐之宗匠亦无言此事者,惟唐德宗末,金陵沙门慧炬撰宝林传,誇大其宗,始记此事。其后至宋,人天眼目,无门关,五灯会元,广灯录,联灯会要等诸书亦记之,此外拈之颂之者,不暇枚举。然景德传灯录,碧岩录。传法正宗记,亦不记之。宋王安石言此事出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宗门杂录曰:「王荆公问佛慧泉禅师云:禅宗所谓世尊拈花,出在何典?泉云:藏经亦不载。公云:余顷在翰苑,偶见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三卷,因阅之,所载甚详。梵王至灵山以金色波罗花献佛,舍身为床座,请佛为众生说法。世尊登座,拈花示众。人天百万,悉皆罔措。独有金色头陀,破颜微笑。世尊云: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分付摩诃大迦叶。此经多谈帝王事佛请问,所以秘藏,世无闻者。」佛祖统纪五,亦引此说。(参见:金色波罗华)
(传说)联灯会要释迦牟尼佛章曰:「世尊在灵山会上,拈华示众。众皆默然,唯迦叶破颜微笑。世尊云: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古今禅宗以为宗门第一之口实,彼宗以心传心之根据大事也。然此事出何经何人传之,大藏所收之经论不记此事,隋唐之宗匠亦无言此事者,惟唐德宗末,金陵沙门慧炬撰宝林传,誇大其宗,始记此事。其后至宋,人天眼目,无门关,五灯会元,广灯录,联灯会要等诸书亦记之,此外拈之颂之者,不暇枚举。然景德传灯录,碧岩录。传法正宗记,亦不记之。宋王安石言此事出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宗门杂录曰:「王荆公问佛慧泉禅师云:禅宗所谓世尊拈花,出在何典?泉云:藏经亦不载。公云:余顷在翰苑,偶见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三卷,因阅之,所载甚详。梵王至灵山以金色波罗花献佛,舍身为床座,请佛为众生说法。世尊登座,拈花示众。人天百万,悉皆罔措。独有金色头陀,破颜微笑。世尊云: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分付摩诃大迦叶。此经多谈帝王事佛请问,所以秘藏,世无闻者。」佛祖统纪五,亦引此说。(参见:金色波罗华)
无量门微密持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吴支谦译。一向出生菩萨经之异译。
(经名)一卷,吴支谦译。一向出生菩萨经之异译。
补瑟微迦
【佛学大辞典】
(修法)五种护摩法中钩召法之梵名。真言修行钞五曰:「梵,补瑟微迦,此云钩召。」请知诸尊之修法也(微或为徵字,指增益法)。
(修法)五种护摩法中钩召法之梵名。真言修行钞五曰:「梵,补瑟微迦,此云钩召。」请知诸尊之修法也(微或为徵字,指增益法)。
慈济微命
【佛学大辞典】
(故事)毗奈耶杂事五曰:「南方二苾刍,欲往室罗伐礼世尊,中路热渴,观水有虫,大者唯念法,不饮而丧身。小者谓佛世难遇,饮而涉路。大者直生于三十三天,以胜妙之身礼世尊,得法眼净。小者后至,为佛呵责。」南海寄归传一曰:「恚捐轻枝,现生龙户。慈济微命,交升帝居。」
(故事)毗奈耶杂事五曰:「南方二苾刍,欲往室罗伐礼世尊,中路热渴,观水有虫,大者唯念法,不饮而丧身。小者谓佛世难遇,饮而涉路。大者直生于三十三天,以胜妙之身礼世尊,得法眼净。小者后至,为佛呵责。」南海寄归传一曰:「恚捐轻枝,现生龙户。慈济微命,交升帝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