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御 → 禦御”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國語辭典》:御史台(御史臺) 拼音:yù shǐ tái
御史治事的地方。西汉称为「御史府」,东汉以后称为「御史台」。也称为「宪台」。
《分类字锦》:御史台率(御史台率)
后汉书百官志:御史中丞一人,千石。本注曰:御史大夫之丞也。旧别监御史,在殿中,密举非法,及御史大夫转为司空,因别留中,为御史台率。
《漢語大詞典》:无官御史台(無官御史臺)
古谓太学生无职而敢言,称“无官御史臺”。
《苕溪渔隐丛话后集·本朝杂记上》引 宋 吕荣义
《上庠录》:“世称太学聚天下士,既知道理,又无持禄固宠之累,故其品藻人物,皆合公议,於是以太学为‘无官御史臺’。”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二:“太学古诗云:‘有髮头陀寺,无官御史臺。’言其清苦而鯁亮也。”
《漢語大詞典》:行御史台
元朝中央设御史台,掌纠查百官善恶、政治得失。各重要地区设行御史台,以监察诸省。例如:走诉行御史台。——明·高启《书博鸡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