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得 → 淂得”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共1962,分131页显示  上一页  91  92  93  94  95  97  98  99  100 下一页
佛类词典(续上)
五后得智
不可得
三世心不可得
不可得空
不断烦恼得涅槃
四不可得
四不得经
四不可得经
未作不得
未得谓得
可得相以过类
尼陀那目得迦
生得
生得定
加行得
五后得智
【佛学大辞典】
(名数)菩萨之行满足后所起之化他智慧也:一、通达智,欲见之境界自在得之智也。二、随念智,忆念在观心中了知诸法之相,出观后亦得不忘之智也。三、安立智,在了知之诸境界,能立正教使他人修行之智也。四、和合智,由得了之智慧,观察一切诸法和合之境界,转一切烦恼而为菩提之智也。五、如意智,自己所欲之一切事得自在之智也。
【佛学次第统编】
摄大乘论释云五后得智:后得智者,菩萨行满化他之智也。谓菩萨起行度生,分别显示,而能觉了通达诸法,忆持不失,建立正教。令他修行,观一切法,随缘和合,随意所欲,无不满足,故有五种之别也。
一、通达 通达者,谓菩萨由此后得智,而能于观心中,所知所见境界,一切诸法,皆悉无碍也。
二、随念 随念者,亦名忆持,谓菩萨由后得智,于前观心中,通达诸法境界之相,出观之后,皆能随念忆持不失也。
三、安立 安立亦名成立,谓菩萨由后得智,于所通达诸法境界,能立正教,令他修行也。
四、和合 和合亦名相杂。谓菩萨由后得智,于先所缘一切诸法,和合相杂境界,而能观察照了,由此观察,即得转一切烦恼而依菩提也。
五、如意 如意者,谓菩萨由后得智,既得转烦恼依菩提,故于一切所欲,皆悉随意,如转大地作黄金是也。
【三藏法数】
(出摄大乘论释)
后得智者,菩萨行满化他之智也。谓菩萨起行度生,分别显示,而能觉了,通达诸法,忆持不失,建立正教,令他修行。观一切法,随缘和合,随意所欲,无不满足,故有五种之别也。
〔一、通达〕,通达者,谓菩萨由此后得智,而能于观心中所知所见境界,一切诸法皆悉无碍也。
〔二、随念〕,随念者,亦名忆持,谓菩萨由后得智,于前观心中通达诸法境界之相,出观之后,皆能随念忆持不失也。
〔三、安立〕,安立亦名成立,谓菩萨由后得智,于所通达诸法境界,能立正教,令他修行也。
〔四、和合〕,和合亦名相杂,谓菩萨由后得智,于先所缘一切诸法和合相杂境界,而能观察照了。由此观察,即得转一切烦恼而依菩提也。
〔五、如意〕,如意者,谓菩萨由后得智,既得转烦恼依菩提,故于一切所欲,皆悉随意,如转大地作黄金等是也。(转犹变也。)
不可得
【佛学大辞典】
(术语)空之异名也。诸法空无,而无所得之实体也。智度论五十二曰:「空中前际不可得,后际不可得,中际不可得。」涅槃经德王品曰:「一切诸法本性自空。何以故?一切法性不可得故。」释签二曰:「不可得即是理也。」
三世心不可得
【佛学大辞典】
(名数)金刚经曰:「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同略疏曰:「过现未三俱不可得,盖过去已灭,未来未生,现在不住。」密教于此立遮情表德之二义。其遮情之义,如以上显教所说。其表德之义,诸法以迷悟不二万德轮圆之故,一无别相,故云不可得。所谓台家之妙空圆空也。故是中道实相之异名。大日经疏七曰:「一一字门皆言不可得者,为明中道实相义故。」
不可得空
【佛学大辞典】
(术语)十八空之一。言亡虑绝之空也。万有之真相,亦非有,又非如吾人思惟之空,超于言语思虑之外,假名为空也。谓之不可得空。
【三藏法数】
谓一切诸法及因缘,毕竟皆空,不可得故,是名不可得空。(因缘者,谓以眼等六根为因,色等六尘为缘也。)
【三藏法数】
谓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一切诸法,皆无所有,了无可求之相,故名不可得空。
不断烦恼得涅槃
【佛学大辞典】
(术语)此为天台,真言,及净土门所立。而各异其义。(参见:即)
【佛学常见辞汇】
融和不二不离的意思,如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是。
四不可得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常少不可得,二无病不可得。三长寿不可得,四不死不可得。见四不可得经。
【佛学常见辞汇】
常少不可得、无病不可得、长寿不可得、不死不可得。
【三藏法数】
(出诸经要集)
佛告诸比丘:世有四事不可得免,古今已来,天地成立,无免此苦。以斯四苦,佛兴于世,令诸众生,咸得脱离。(梵语比丘,华言乞士。)
〔一、常少不可得〕,谓年幼之时,发黑齿白,形貌光泽,众人瞻戴,莫不爱敬;一旦老耄,头白齿落,短气呻吟,欲使常少,不至老者,终不可得。
〔二、无病不可得〕,谓身体强健,行步轻便,一旦疾病,伏著床枕,不能动转,欲使常安无病,终不可得。
〔三、长寿不可得〕,谓欲求长寿,五欲自恣,放心逸意,将期永久,无常卒至,忽然命终,欲求长寿,终不可得。(五欲者,色欲、声欲、香欲、味欲、触欲也。)
〔四、不死不可得〕,谓父母兄弟妻妾子息欢娱笑乐,意可常得,无常卒至,魂神独逝,欲求不死,终不可得。
四不得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四不可得经之略名。
四不可得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四晋竺法护译。四梵志避无常不能免,佛因说四不可得。
未作不得
【佛学大辞典】
(术语)酬因感果,其理必然,故未为善恶之业,必无招致善恶之果报也。
未得谓得
【佛学大辞典】
(杂语)己未得圣法,而谓已得,因起慢心,谓之增上慢。法华经方便品曰:「增上慢未得谓得,未證为證。」大乘义章五末曰:「增上慢者,实不得圣而谓已得,名增上慢,以其圣法是增上故。」
可得相以过类
【佛学大辞典】
(术语)因之十五过类第五。对于无过之正因,而强欲付以过失之过误也。详见因明正理门论等。
尼陀那目得迦
【佛学大辞典】
(术语)Nida%nama%tr!ka,根本说一切有部尼陀那目得迦之略名。尼陀那译因缘。目得迦译本事。十二分经中之因缘经与本事经也。
生得
【佛学大辞典】
(术语)对于修得或加行得之言。谓随生所得之法也。仁王经下曰:「众生识初一念识异木石,生得善,生得恶。」大乘义章三曰:「生得善心,谓从过去修习所成,信进念等相应善心。」
生得定
【佛学大辞典】
(术语)依前世善业之力,自然所得之定地也。为色界四禅天无色界四定之八定地。
加行得
【佛学大辞典】
(术语)由加行而證得者。与所谓修得同。对生得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