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得 → 淂得”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共245,分17页显示 上一页 6 7 8 9 10 12 13 14 15 下一页
得乘
得自在
转根本心得法身
转依本心得报身
转起事心得化身
报得通力
得果欢喜
应得因
下智观故得声闻菩提
中智观故得缘觉菩提
上智观故得菩萨菩提
令得漏尽者
得灭果
得道处立塔
佛类词典(续上)
得求得乘
得自在
转根本心得法身
转依本心得报身
转起事心得化身
报得通力
得果欢喜
应得因
下智观故得声闻菩提
中智观故得缘觉菩提
上智观故得菩萨菩提
令得漏尽者
得灭果
得道处立塔
得求
【三藏法数】
谓诸众生欲得诸乐,随意求取,虽经险难,不以为苦;如海吞流,心无厌足,是名得求。
谓诸众生欲得诸乐,随意求取,虽经险难,不以为苦;如海吞流,心无厌足,是名得求。
得乘
【三藏法数】
得者,得果得机也。谓得果,故自解脱;得机,故令他解脱;故名得乘。(得果者,得妙觉极果;得机者,得所化之机众也。)
得者,得果得机也。谓得果,故自解脱;得机,故令他解脱;故名得乘。(得果者,得妙觉极果;得机者,得所化之机众也。)
得自在
【三藏法数】
谓修禅定,能灭一切烦恼散乱,即得身心寂静,安隐快乐,而无挂碍,是为得自在也。
谓修禅定,能灭一切烦恼散乱,即得身心寂静,安隐快乐,而无挂碍,是为得自在也。
转根本心得法身
【三藏法数】
根本心者,即第八识,谓善恶诸法,依此出生,故名根本心。此识转时,一切烦恼断灭已尽,即得法身。
根本心者,即第八识,谓善恶诸法,依此出生,故名根本心。此识转时,一切烦恼断灭已尽,即得法身。
转依本心得报身
【三藏法数】
依本心者,即第七识。谓依于根本而生,故名依本心。此识转时,一切智慧无不具足,即得报身。
依本心者,即第七识。谓依于根本而生,故名依本心。此识转时,一切智慧无不具足,即得报身。
转起事心得化身
【三藏法数】
起事心者,即第六识。谓对六尘之境,能起分别等事,故名起事心。此识转时,则能怜悯一切众生,随类设化,即得化身。(六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也。)
起事心者,即第六识。谓对六尘之境,能起分别等事,故名起事心。此识转时,则能怜悯一切众生,随类设化,即得化身。(六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也。)
报得通力
【三藏法数】
谓三界诸天,皆有五种神通,乃至鬼神亦有小通。虽则胜劣不同,俱能变现无碍,此之神通,乃由果报自然感得,是名报得通力。(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五通者,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如意通也。)
谓三界诸天,皆有五种神通,乃至鬼神亦有小通。虽则胜劣不同,俱能变现无碍,此之神通,乃由果报自然感得,是名报得通力。(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五通者,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如意通也。)
得果欢喜
【三藏法数】
果即修观剋获之果也。谓韦提希等,闻说观佛之法,依此修之,得分真果;侍女诸天,得相似果。得如是果,岂不欢喜,是名得果欢喜。(梵语韦提希,华言思惟。分真者,即證一分中道也。相似者,近于分真也。)
果即修观剋获之果也。谓韦提希等,闻说观佛之法,依此修之,得分真果;侍女诸天,得相似果。得如是果,岂不欢喜,是名得果欢喜。(梵语韦提希,华言思惟。分真者,即證一分中道也。相似者,近于分真也。)
应得因
【三藏法数】
谓依真如空理而修因行,应得菩提之果,故名应得因。(梵语菩提,华言道。)
谓依真如空理而修因行,应得菩提之果,故名应得因。(梵语菩提,华言道。)
下智观故得声闻菩提
【三藏法数】
梵语菩提,华言道。谓声闻之人,用体空之智,初观十二因缘生,次观十二因缘灭。观此生灭,即悟非生非灭,破见、思之惑,證真空之理,是名下智观故得声闻菩提。(体空者,体达诸法性本空也。十二因缘者,一无明、二行、三识、四名色、五六入、六触、七受、八爱、九取、十有、十一生、十二老死也。因缘生者,即无明缘行、行缘识等是也。因缘灭者,即无明灭乃至老死灭是也。)
梵语菩提,华言道。谓声闻之人,用体空之智,初观十二因缘生,次观十二因缘灭。观此生灭,即悟非生非灭,破见、思之惑,證真空之理,是名下智观故得声闻菩提。(体空者,体达诸法性本空也。十二因缘者,一无明、二行、三识、四名色、五六入、六触、七受、八爱、九取、十有、十一生、十二老死也。因缘生者,即无明缘行、行缘识等是也。因缘灭者,即无明灭乃至老死灭是也。)
中智观故得缘觉菩提
【三藏法数】
谓缘觉之人,亦用体空之智,初观十二因缘生,次观十二因缘灭。观此生灭,即悟非生非灭,破见、思之惑;更能侵除习气,以由能观之智,比于声闻稍胜,故所證真空之理亦深,是名中智观故得缘觉菩提。(侵除者,犹渐除也。习气者,见、思馀习之气分也。)
谓缘觉之人,亦用体空之智,初观十二因缘生,次观十二因缘灭。观此生灭,即悟非生非灭,破见、思之惑;更能侵除习气,以由能观之智,比于声闻稍胜,故所證真空之理亦深,是名中智观故得缘觉菩提。(侵除者,犹渐除也。习气者,见、思馀习之气分也。)
上智观故得菩萨菩提
【三藏法数】
谓菩萨之人,虽亦用体空之智,观十二因缘生灭,了悟非生非灭,而能顿断见、思习气。以由能观之智,比于缘觉复胜,故所證真空之理最深,是名上智观故得菩萨菩提。(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谓菩萨之人,虽亦用体空之智,观十二因缘生灭,了悟非生非灭,而能顿断见、思习气。以由能观之智,比于缘觉复胜,故所證真空之理最深,是名上智观故得菩萨菩提。(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令得漏尽者
【三藏法数】
漏尽者,谓众生生死惑俱尽,不漏落三界也。若有人为其说法,令如法而修,破除烦恼,出离生死之苦,而證真空涅槃之乐,其恩难报也。(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漏尽者,谓众生生死惑俱尽,不漏落三界也。若有人为其说法,令如法而修,破除烦恼,出离生死之苦,而證真空涅槃之乐,其恩难报也。(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得灭果
【三藏法数】
谓因戒故,既灭业与烦恼,即得无为寂灭之果,故名得灭果。
谓因戒故,既灭业与烦恼,即得无为寂灭之果,故名得灭果。
得道处立塔
【三藏法数】
谓如来得道,在摩竭提国菩提树下,即于其处立塔也。(梵语摩竭提,华言善胜。梵语菩提,华言道。)
谓如来得道,在摩竭提国菩提树下,即于其处立塔也。(梵语摩竭提,华言善胜。梵语菩提,华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