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得 → 淂得”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76—839 【介绍】: 唐郑州荥阳人,本名涵。郑馀庆子。德宗贞元进士。累迁右补阙。敢言不讳,迁考功员外郎。文宗立,入为侍讲学士,累进尚书左丞。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以户部尚书召,未拜而卒,谥宣。有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76—839 本名涵,避文宗讳改。排行十。郑州荥阳(今河南荥阳)人。宰相郑馀庆之子。德宗贞元十年(794)登进士第。宪宗元和四年(809)选授集贤校理。累迁至右补阙,刚直敢言,宪宗谓馀庆曰:“卿之令子,朕之直臣,更可相贺!”穆宗长庆四年(824)迁中书舍人。文宗大和二年(828)为礼部侍郎,典贡举2年,号为得人。官至刑部尚书兼判左丞事,卒于山南西道节度使任所,谥宣。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郑浣长于经史,“雅有学识,进修不已。”(白居易《郑涵等太常博士制》)《全唐诗》存诗5首,残句2。
全唐文·卷六百十四
浣。宰相馀庆子。本名涵。避文宗故名改。贞元十年进士。长庆中累迁中书舍人。文宗朝拜刑部尚书。充山南西道节度使。大和四年以户部尚书徵。未拜卒。年六十四。赠尚书右仆射。谥曰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河中宝鼎人,字纪化。薛存诚孙。性轻佻,恃才傲物,每入朝,必弄笏而行,旁若无人。累迁祠部员外郎。僖宗文德元年,为礼部员外郎。昭宗时,迁中书舍人。乾宁三年,以礼部侍郎知贡举,时称得人。历户、兵二部侍郎,迁御史中丞。天复中,为宰相崔胤所恶,贬溪州刺史,卒。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字纪化,河中宝鼎(今山西万荣西南)人。薛存诚之孙。性轻佻,恃才傲物。每入朝省,必弄笏而行,旁若无人。曾任祠部员外郎。僖宗文德元年(888)任礼部员外郎,昭宗时迁中书舍人,乾宁三年(896)拜礼部侍郎知贡举,时称贡举得人。历户、兵二部侍郎,后授御史中丞。天复中,为宰相崔胤所恶,贬为溪州刺史(《唐摭言》谓登州司马),卒。事迹散见《唐摭言》卷一二,新、旧《唐书·薛存诚传》附,《唐诗纪事》卷六七。昭纬能诗,文章秀丽,好唱《浣溪纱》词。《全唐诗》存诗2首。
全唐文·卷八百十九
昭纬。赠刑部侍郎存诚曾孙。乾宁中为礼部侍郎。知贡举。为崔允所恶。出为溪州刺史。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98—972 【介绍】: 五代时高邮人,字亚元。少能属文。李昪辅吴,用为秘书省正字。及昪建南唐,宋齐丘辟置幕中十余年,历大理评事,屯田员外郎。久之,齐丘出镇洪州,始表为节度掌书记。李璟保大中,召为驾部郎中、知制诰、中书舍人。李煜嗣位,为殿中监,知贡举,时称得人,迁刑部侍郎。谥贞。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98—972 乔匡舜,一作乔舜,乃避宋太祖讳。字亚元,广陵高邮(今江苏高邮)人。初为李昪所重,补秘书省正字。南唐建国,历大理评事、屯田员外郎。中主保大时入为驾部员外郎,旋知制诰,迁祠部郎中、中书舍人。十三年(955),因谏中主亲征周师,流抚州。后主时征为水部员外郎,改司农少卿。后任给事中、刑部侍郎等职。开宝五年(972)卒,谥贞。生平见徐铉《乔公墓志》、陆游《南唐书》、《十国春秋》本传。匡舜善属文,以典赡称。徐铉称为“词赋离骚客”(《哭刑部侍郎乔公诗》)。《宋史·艺文志七》著录其《拟谣》10卷,今已佚。《全唐诗》存诗1首,《全唐诗外编》补断句2。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20—974 【介绍】: 五代末宋初广陵人,字楚金。徐铉弟。幼孤苦学,善为文。南唐李璟见其文,以为秘书省正字,历虞部员外郎、屯田郎,知制诰,累迁内史舍人卒,谥文。善小学,有《说文系传》、《说文解字韵谱》。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920—974 字楚金,原籍会稽(今浙江绍兴),后迁居广陵(今江苏扬州)。南唐中主时,为秘书郎,迁齐王景达记室。触忤权贵,贬乌江尉。岁余,召为右拾遗、集贤殿直学士。以论冯延鲁罪,贬秘书郎分司东都。后主时,累迁屯田郎中、右内史舍人。赐金紫,宿直光政殿,兼兵、吏部选事。宋开宝七年(974)卒,谥文。生平见马令《南唐书》卷一四、陆游《南唐书》卷五。锴酷嗜谈,博学多才,工诗能文,与其兄铉齐名,号“二徐”。早负大名,词藻尤赡。10岁时,即以《秋声》诗驰名。僧文莹称“尽见秋声之意”(《玉壶清话》卷八)。又精小学,所校书尤精审。著作颇多,有《徐锴集》15卷、《赋苑》200卷、《广类赋》25卷、《说文解字韵谱》10卷、《灵仙赋集》2卷等,均散佚。《全唐诗》存诗5首。
唐诗汇评
徐锴(920-974),字楚金,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南唐中主即位,起家秘书郎、齐王记室,眨乌江尉。岁馀,召为右拾遗、集贤殿直学士,重忤权要,以秘书郎分司东都,复召为虞部员外郎。后主立,棹屯田郎中、知制诰,官至右内史舍人,兼兵、吏部选事,四知贡举,号为得人。卒。锴与兄铉俱以文辞知名,时号“二徐”。又精小学,著《说文解字系传》四十卷,世称“小徐本”。有文集十五卷,已佚。《全唐诗》存诗五首。
全唐文·卷八百八十八
锴字楚金。与兄铉齐名。事南唐嗣主。为秘书郎。授右拾遗集贤殿直学士。忤权要。以秘书郎分司东都。复召为虞部员外郎。后主立。迁屯田郎知制诰集贤殿学士。及贬制度。改拜右内史舍人兼兵吏部选事。开宝七年卒。年五十五。赠礼部侍郎。谥曰文。

作品评论

五代诗话引《彦周诗话》
徐锴字楚金,仕江左至中书舍人。时吴淑为校理,古乐府中,“掺”字多改为“操”字,盖章草之变。锴四:“非可一例言。若《渔阳掺》者,三挝鼓也。祢衡作《渔阳掺》。古歌云:“城中宴闻《渔阳掺》,黄尘萧萧白日暗。”淑叹服。
《南唐书》
初,锴久次当迁中书舍人,游简言当国,每抑之。锴乃诣简言……简言徐出妓佐酒,所歌词皆锴所为,锴大喜。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28—984 【介绍】: 宋洛阳人,字凝绩。五代后周世宗显德二年进士。宋初赵光义领泰宁军节制及尹京邑,辟为掌书记、开封府推官。太宗即位,知贡举,号得人。知潭州。太平兴国四年,以给事中充枢密副使从征太原。还迁刑部侍郎。拜户部尚书、枢密使。八年上表求解职,授尚书右仆射。卒谥元懿。性忠实,遇事尽言,无所顾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29—1206 【介绍】: 宋泉州永春人,字仲至。高宗绍兴三十年进士。授阳江尉。孝宗嘉其论事,擢起居舍人,历中书舍人兼侍讲、权吏部尚书。因论宰相不能辅赞恢复大计,出知绍兴府,徙赣州、隆兴府。淳熙十三年,签书枢密院事,寻除参知政事兼同知枢密院事。十六年,拜右丞相。光宗绍熙元年,进左丞相。在任谨法度,惜名器,尝引进赵汝愚、黄裳等,世号得人。宁宗即位,因与韩侂胄有隙,又数事失帝意,落职。嘉泰元年,累封魏国公。卒谥忠宣。有诗文、奏议、外制等。
全宋诗
留正(一一二九~一二○六),字仲至,泉州(今属福建)人,居惠州(明嘉靖《惠州府志》卷一二)。高宗绍兴三十年(一一六○)进士(《南宋馆阁录》卷八)。因召对获孝宗嘉叹,累迁权吏部尚书。淳熙二年(一一七五)出知绍兴府(《嘉泰会稽志》卷二)。历知赣州、隆兴府,为四川制置使兼知成都府。因平羌功,召签书枢密院事。十四年,为参知政事兼同知枢密院事,十六年,拜右丞相(《宋史》卷二一三《宰辅表》四)。光宗即位,进左丞相。绍熙五年(一一九四),孝宗卒,光宗以疾未能执丧,留正与知枢密院事赵汝愚议立太子事不合,以肩舆逃出国门。宁宗即位,以光禄大夫致仕。开禧二年卒,年七十八。谥忠宣。《宋史》卷三九一有传。今录诗三首。
全粤诗·卷二八
留正(一一二九 — 一二○六),字仲至。祖籍泉州永春。六世祖留从效,事宋太祖,为清远军节度使,封鄂国公。父某,侨寓归善(今惠州市)之下郭,而正生,少游惠庠,守贫力学,里人徐敦实见而奇之,以为公辅之器,以女妻之,因落家焉。应惠州举,宋高宗绍兴三十年(一一六○)登进士。授南恩州阳江尉、清海军节度判官。以荐召对,获宋孝宗嘉叹。知循州,历起居舍人,累迁给事中,兼权吏部尚书。淳熙二年(一一七五),以显谟阁直学士出知绍兴府。历知赣州、知隆兴府。进龙图阁直学士、四川制置使兼知成都府。以平羌功,进敷文阁学士,迁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参知政事,同知枢密院事。十六年,拜右丞相。宋光宗受禅,进左丞相。绍熙五年(一一九四),孝宗崩,光宗以疾未能执丧,正累乞早正嘉王储位,与知枢密院事赵汝愚不合,遂以肩舆逃去。宋宁宗即位,以光禄大夫致仕。后复旧衔。嘉泰元年(一二○一),进封魏国公,复少师、观文殿学士。开禧二年(一二○六)七月卒,年七十八。赠太师,谥忠宣。有诗文集等二十卷行世,已佚。《宋史》卷三九一、明郑维新嘉靖七年《惠大记》卷三有传。诗三首。
全宋文·卷五三九二
留正(一一二九——一二○六),字仲至,泉州永春(今福建永春)人。绍兴三十年进士,授阳江尉。孝宗朝历起居舍人、权中书舍人,兼权吏部尚书。出知绍兴府,历知赣州、隆兴府,除四川制置使兼知成都府。绍熙元年,累迁至左丞相。宁宗即位,出判建康府,旋罢。嘉泰元年进封魏国公。开禧二年七月卒,年七十八,赠太师,谥忠宣。尝编纂《寿皇圣政》,著有诗文、奏议、外制二十卷。见《宋史》卷三九一本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50—1223 【介绍】: 宋温州永嘉人,字正则,世称水心先生。孝宗淳熙五年进士。历太学正、博士,尝荐陈傅良等三十四人,后皆召用,时称得人。宁宗朝累官宝文阁待制,兼江淮制置使。开禧北伐,因力主抗金,为韩侂胄所重。曾数次派兵袭击江北金军,又于江淮措置屯田,修筑堡坞,以为战守之计。及侂胄败诛,被夺职。奉祠十三年,杜门著述,主张功利之学,反对空谈性命,对朱熹学说提出批评,后世推为永嘉学派之巨擘。卒谥忠定。有《水心文集》等。
全宋诗
叶适(一一五○~一二二三),字正则,号水心,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孝宗淳熙五年(一一七八)进士。授平江节度推官,改武昌军节度判官,浙西提刑司干办。召为太学正,迁太常博士。兼实录院检讨。光宗即位,出知蕲州。入为尚书左选郎官,迁国子司业。除太府卿,总领淮东军马钱粮。宁宗立,韩侂胄专政,宰相赵汝愚贬,亦被劾主管冲佑观。起为湖南转运判官。迁知泉州。开禧初,除权工部侍郎。北征兵败,除知建康府兼沿江制置使。侂胄诛,以附侂胄用兵,夺职奉祠凡十三年。嘉定十六年卒,年七十四。有《水心先生文集》、《习学记言》等。《宋史》卷四三四有传。 叶适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明正统十三年黎谅刻《水心先生文集》(其中诗三卷)为底本。校以清光绪八年瑞安孙衣言校注本(简称校注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六四六五
叶适(一一五○——一二二三),字正则,号水心,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登淳熙五年进士第,授平江节度推官,累迁太学博士。光宗嗣位,由秘书郎出知蕲州,入为尚书左选郎官,迁国子司业,除太府卿,总领淮东军马钱粮。后为言者论列,降两官罢,主管冲佑观。起为湖南转运判官,迁知泉州。召对,乞销磨党偏,复合人才,宁宗嘉纳之,自是「伪学」禁网渐解。除权兵部侍郎,以父忧去。服除,召为权工部侍郎,改权吏部侍郎。时韩侂胄锐意开边而诸军屡败,遂除适宝谟阁待制知建康府,兼沿江制置使,进宝文阁待制,兼江淮制置使。及北伐兵败,侂胄伏诛,御史中丞雷孝友劾适附侂胄用兵,遂夺职,自后奉祠者凡十三年。官至宝文阁学士、通议大夫。嘉定十六年卒,年七十四,谥忠定。著有《水心先生文集》、《别集》、《习学记言》等。见《宋史》卷四三四本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河南通许人,字中山。通《春秋》,洪武二十三年举人。授上海县学教谕,数迁为邵武府学教授。主考浙江、江西,时称得人。改江津教谕。年七十致仕。

人物简介

维基
王曰善,字天衢,湖广荆州府江陵县民籍。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丙辰科进士,授邯郸知县,行取为礼部,属分校乡、会两闱,一时称为得人。推尚宝司卿,转大理寺少卿,官至光禄寺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安庆府桐城人,字迪之,号琼圃。天启二年进士。授翰林检讨。崇祯中,官国子司业,侍经筵。官至詹事府谕德。有《媚笔泉集》。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迪之,桐城人。天启壬戌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迁司业历中允谕德有媚笔泉集
维基
倪嘉善(?—1634年),字迪之,号琼圃,直隶安庆府桐城县人。太仆倪应眷第四子。天启元年(1612年)辛酉科乡试三十一名,天启二年(1622年)联捷壬戌科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父应眷以忤珰归,嘉善亦请假养亲。崇祯元年,授翰林院检讨,廷对疏论君德甚悉,遇朝鲜擅废其主,上命草檄讨之。二年(1629年)迁国子监司业,皇帝幸太学,命坐讲易泰卦,倍深眷注。三年升右中允,六年典试顺天乡闱,釐文体,振风气,一时称为得人。尝侍经筵,进讲益者三友,上问孰为益,孰为损,对曰:「尧舜为益,非尧舜即为损。」天子为之加敬。升右谕德,后以忧劳成疾,卒于京邸。
约得人异
【三藏法数】
谓罗汉圣人,由受想心灭而證灭尽之定;外道凡夫由妄计无想以为至道,而證无想之定。此之二定,有世间、出世间之不同,故云约得人异也。(受想者,受谓领受;想谓想像,即五阴中之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