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鼾睡他人
 
那容鼻鼾存
 
他人鼾无侧

相关人物
徐铉


《桯史》卷一〈徐铉入聘〉~3~
其后,王师征包茅于煜,骑省复将命请缓师,其言累数千言,上谕之曰:「不须多言,江南亦何罪?但天下一家,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耶!」

简释

鼾睡他人:喻自己的利益被肆意侵犯。清黄遵宪《上黄鹤楼》:“鼾睡他人同卧榻,婆娑老子自登楼。”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17—992 【介绍】: 宋扬州广陵人,字鼎臣。徐延休子。早岁与韩熙载齐名,江东谓之韩、徐;又与弟徐锴并称二徐。五代时,仕吴为校书郎,仕南唐历知制诰、翰林学士、吏部尚书等。入宋,为太子率更令。太宗太平兴国初直学士院,历官给事中。左、右散骑常侍。淳化二年,贬静难军行军司马,卒于邠州。工诗文,精文字学。尝受诏与句中正等校订《说文解字》。有《骑省集》等。
全宋诗
徐铉(九一七~九九二),字鼎臣,广陵(今江苏扬州)人。早岁与韩熙载齐名,江东谓之“韩徐”,又与弟锴并称“二徐”。仕南唐,累官至吏部尚书。入宋,为太子率更令。太宗太平兴国初,直学士院。八年(九八三),出为右散骑常侍,迁左常侍。淳化二年(九九一),以庐州女僧道安诬陷事,贬静难军行军司马。三年,卒于邠州,年七十六。著有文集三十卷,又有《稽神录》(一说出于门客蒯亮之手)、《质疑论》等。《宋史》卷四四一有传。 徐铉诗今存七卷,见于三十卷本《徐公文集》(一名《骑省集》)卷一、卷二、卷三、卷四、卷五、卷二一、卷二二。今以《四部丛刊》影印清黄丕烈校宋本(《徐公文集》三十卷)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骑省集》三十卷,简称四库本)、《四部备要》排印宋明州本(《骑省集》三十卷,简称备要本)、徐乃昌影宋重刊本(《徐公文集》三十卷,简称徐本),参校《全唐诗》(中华书局排印本)、《玉壶清话》(中华书局排印本)所收诗。并从《东轩笔录》(中华书局排印本)等录得集外诗,编附卷末。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916—991 字鼎臣,原籍会稽(今浙江绍兴),后迁居广陵(今江苏扬州)。初仕吴为校书郎,后仕南唐。中主时,累迁祠部郎中、知制诰,历太子右谕德,迁中书舍人。后主时,除礼部侍郎,改尚书右丞、兵部侍郎、翰林学士、御史大夫、吏部尚书。入宋为太子率更令、给事中。太平兴国八年(983),为右散骑常侍,迁左常侍。淳化二年(991),贬静难军行军司马,卒。生平见李昉《东海徐公墓志铭》、马令《南唐书》卷二三、《宋史》卷四四一《十国春秋》卷二八。铉博学多才,工诗善文,文章淹雅,冠绝一时。与其弟锴齐名,号“二徐”。亦与韩熙载齐名,称“韩、徐”。文思敏速,凡有撰述,往往执笔立就。《四库全书总目》谓其诗“流易有余,而深警不足”。又精小学,好李斯小篆与八分。著作颇多,有《徐铉集》30卷、《稽神录》6卷,与汤悦合撰《江南录》10卷等。集多散佚,今存《骑省集》30卷。《全唐诗》存诗6卷,词2首。《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诗2首、句若干。
唐诗汇评
徐铉(916-991),字鼎臣,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十岁能文,与韩熙载齐名,人称“韩徐”。仕吴为校书郎。南唐中主时,试知制诰,为宋齐丘所诬,贬泰州司户。召为祠部郎中、知制诰,巡抚楚州屯田,因措置失宜流舒州,徙饶州。复召知制诘,迁中书舍人。后主时,历任礼兵二部侍郎、尚书右丞、吏部尚书等职。国亡,入宋,官太子率更令、左散骑常侍,贬靖难军行军司马,年。铉工诗能文,尤精小学,与弟锴齐名,时号“二徐”。宋雍熙中受诏校定《说文解字》,世称“大徐本”。有《骑省集》(一名《徐公文集》)三十卷,乃其婿吴淑所编,又《稽神录》六卷,均存。《全唐诗》编其在南唐时所作诗为六卷。
词学图录
徐铉(916-991) 字鼎臣。广陵(今江苏扬州)人。五代宋初文学家、书法家。早年仕南唐,官至吏部尚书。后随李煜归宋,官至散骑常侍,世称徐骑省。淳化二年(991)贬为静难行军司马,不久死在贬所。在南唐文章议论与韩熙载齐名,称"韩徐",又与弟徐锴俱精通文字学,号"大小徐"。曾与句中正等校订《说文解字》,增补19字入正文,又补402字附正文后,校订增补后《说文解字》,世称"大徐本"。长于书法,喜李斯小篆,隶书亦佳。有《篆书千文》、《成武王庙碑》,摹《峄山铭》、《大钲铭碑》等传世。诗平易浅切,近白居易诗风。文承晚唐骈俪之风,而体格孤秀。为李煜作墓志铭,立言得体,《宋文鉴》录。有《骑省集》(即《徐公文集》)30卷,由其婿吴淑编集。有《四部丛刊》影印黄丕烈校旧抄本30卷,附录1卷。另有近人徐乃昌翻刻宋本,附《补遗》1卷、《校勘记》1卷。又有《稽神录》6卷,记神怪事,有《学津讨原》、《津逮秘书》。
全唐诗补逸
徐铉字鼎臣,广陵人。仕南唐,官至吏部尚书。随后主李煜归宋,累官散骑常侍。淳化三年坐贬卒,年七十六。(据李昉撰《故静难军节度行军司马检校工部尚书东海徐公墓志铭》)铉精小学,尤工篆隶,与弟锴俱有名于江左。补诗二首并句四。
全宋文·卷一五
徐铉(九一七——九九二),字鼎臣,扬州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初仕吴,为校书郎。事南唐李璟,历官太子右谕德、知制诰、中书舍人。后主李煜嗣位,任礼部侍郎、尚书左丞、兵部侍郎、御史大夫、吏部尚书,充翰林学士。随后主入宋,为太子率更令、右散骑常侍,迁左常侍。淳化二年贬静难军行军司马,明年八月二十六日卒。铉长于为文,尤精小学,曾奉诏校定《说文》(存),著《质论》数十篇、《稽神录》二十卷(今存为六卷本)、文集三十卷(存)。《宋史》卷四四一《文苑传》三有传。
全唐文·卷八百七十八
铉字丹臣。会稽人。初事吴。为校书郎。后事南唐。累授太子右谕德知制诰。迁中书舍人。后主时除礼部侍郎翰林学士御史大夫吏部尚书。随后主入宋。历左散骑常侍。贬静难行军司马。卒年七十六。

作品评论

五代诗话
江南冯延已曰:凡人为文,皆事奇语,不尔则不足观。惟徐公率意而成,自造精极,诗冶衍遒丽,具元和风律,而无淟涩纤阿之习。
《国语辞典》:徐铉(徐铉)  拼音:xú xuàn
人名。(西元916~991)字鼎臣。南唐扬州广陵(今江苏省江都县)人。与弟锴齐名,号称「二徐」。累官至散骑常侍。精小学及篆隶,尝受诏校《说文》,续编《文苑英华》,著有《骑省集》、《质疑论》、《稽神录》等。
《漢語大詞典》:大徐
指 北宋 文字学家 徐铉 。 铉 与弟 锴 初仕 南唐 ,并有文名,皆精通文字学,人称“大小二 徐 ”。 铉 入 宋 后,曾受诏与 句中正 等校说文解字,世称“大徐本”。
《漢語大詞典》:宝铉(寶鉉)
晋 干宝 和 宋 徐铉 的并称。 宋 黄庭坚 《廖袁州次韵见答并寄黄靖国再生传次韵寄之》:“史笔纵横窥 宝 鉉 ,诗才清壮近 阴 何 。” 任渊 注:“ 干宝 作搜神记, 徐鉉 作稽神録,当时谓宝鬼之 董狐 。”
分類:干宝徐铉
《漢語大詞典》:韩徐(韓徐)
(1). 南唐 韩熙载 和 徐铉 的并称。 宋 陆游 《南唐书·韩熙载传》:“﹝ 韩 ﹞与 徐鉉 齐名,时号 韩 徐 。”
(2). 明 韩雍 和 徐阶 的并称。 清 钱谦益 《夜泊浒墅关却寄董太仆崇相》诗之三:“ 吴 儿谁復説 韩 徐 ?勛业空传琬琰书。” 钱曾 笺注:“ 韩 徐 二公,皆 吴 人也。”
分類:徐铉
《国语辞典》:摇橹(摇橹)  拼音:yáo lǔ
划船使之行进。唐。徐铉〈过江〉诗:「登舻望城远,摇橹过江迟。」《儒林外史》第九回:「小船摇橹行了一夜,清晨已到新市镇泊岸。」
《漢語大詞典》:二徐
(1).指以治说文闻名的 南唐 徐铉 、 徐锴 兄弟。又以辈行称大 徐 、小 徐 。 宋 陆游 《南唐书·徐锴传》:“ 徐鍇 ,字 楚金 , 会稽 人……与兄 鉉 俱在近侍,号二 徐 。” 清 沈涛 交翠轩笔记卷三:“ 戴 所见必 蜀 本説文,故时与二 徐 本有异同。”
(2).指 宋 徐中行 及其子 庭筠 。宋史·隐逸传下·徐中行:“﹝乡人﹞以其父子俱隐遯,称之曰二 徐 先生。常平使者 朱熹 行部,拜墓下,题诗有‘道学传千古, 东甌 説二 徐 ’之句。”
《漢語大詞典》:柴篱(柴籬)
木栅栏,藩篱。说文·木部“柴” 宋 徐铉 等注:“师行野次,竖散木为区落,名曰柴篱。后人语譌,转入去声,又别作寨字,非是。” 宋 林逋 《小圃春日》诗:“岸幘倚微风,柴篱春色中。”
《漢語大詞典》:三徐
(1). 后魏 以 徐州 、 北徐州 、 东徐州 为 三徐 。魏书·地形志中:“以 彭城郡 、 沛郡 等七郡为 徐州 ,以 东泰山郡 、 琅邪郡 二郡为 北徐州 ,以 下邳郡 、 武原郡 等四郡为 东徐州 ,是为 三徐 。”
(2).指 宋 初 徐延休 、 徐铉 、 徐锴 。 宋 岳珂 桯史·徐铉入聘:“国初三 徐 ,名著 江 左,皆以博洽闻中朝,而骑省 鉉 ,又其白眉者也。”
(3). 清 代 徐乾学 与弟 元文 (号 立斋 )、 秉义 (号 果亭 )并以文名,时号“三徐”。 清 王晫 今世说·企羡:“ 徐 名 乾学 ,字 原一 ,庚戌探花及弟,官赞善。与弟 果亭 、 立斋 ,并以文章显名当世,时号‘三徐’。”
《漢語大詞典》:夭屈
弯曲。说文·竹部“笑” 宋 徐铉 案:“ 李阳冰 刊定説文:从竹从夭。义云:竹得风,其体夭屈,如人之笑。”
分類:弯曲徐铉
《国语辞典》: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拼音:wò tà zhī cè,qǐ róng tā rén hān shuì
宋太祖将出兵消灭南唐,南唐后主李煜派徐铉出使宋朝,请求暂缓出兵,宋太祖则答说:「不须多言,江南亦有何罪?但天下一家,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乎?」见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二。太祖》。后用来比喻不许他人入侵自己的势力范围。
《国语辞典》:卧榻鼾睡(卧榻鼾睡)  拼音:wò tà hān shuì
宋太祖将出兵消灭南唐,南唐后主李煜派徐铉出使宋朝,请求暂缓出兵,宋太祖则答说:「不须多言,江南亦有何罪?但天下一家,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乎?」见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二。太祖》。后用以指他人侵入自己的势力范围。
《漢語大詞典》:卧榻之侧(卧榻之側)
床铺旁边。比喻距离很近或在自己的管辖范围之内。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四章:“所以虽然这个寨位置在‘卧榻之侧’,相离很近,但 闯王 决定暂不攻打。”参见“ 卧榻之侧,岂容鼾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