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970
典故
11
词典
529
佛典
136
其它
294
共529,分36页显示
上一页
5
6
7
8
9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11
12
13
14
下一页
词典
(续上)
违律
三律
铜律
律僧
韵律
讲律
灰律
律风
律院
盗律
通律
嶰律
律纪
律条
律则
《漢語大詞典》:
违律(違律)
违反律令。
《
陈书·周敷传
》
:“受任遐征,淹时违律,虚衿姦诡,遂貽丧仆。”
《
新唐书·苏颋传
》
:“若夫择良将,募重而约严,违律必诛,杀敌必赏,多出金以购酋长,虏亡无日矣。”
分類:
违反
律令
《骈字类编》:
三律
宋史律历志:初,庶言太常乐高古乐五律,比律成才下三律,以为今所用黍,非古所谓一稃二米黍也。尺比横黍所累者长一寸四分。
《漢語大詞典》:
铜律(銅律)
铜制的定音、候气的仪器。
《
新唐书·礼乐志十一
》
:“ 文收 既定乐,復铸铜律三百六十、铜斛二、铜秤二、铜甌十四、秤尺一。” 前蜀
韦庄
《冬日长安感志寄献虢州崔郎中二十韵》
:“纔惊素节移铜律,又见玄冥变玉籤。”
分類:
定音
候气
仪器
《漢語大詞典》:
律僧
持守戒律的僧人。 唐
白居易
《醉后戏题》
诗:“自知清冷似冬凌,每被人呼作律僧。” 唐
贾岛
《赠友人》
诗:“不同狂客醉,自伴律僧斋。”
分類:
持守
戒律
僧
《國語辭典》:
韵律(韻律)
拼音:
yùn lǜ
1.舞蹈时以动作表现音乐的强弱、速度等称为「韵律」。
2.凡某一现象作周期性的反复,通称为「韵律」。如四季的循环、地球的运转。
3.古代诗词的平仄格式与押韵规则,亦指西方诗歌的节奏,以音节或音步为单位;一指散文作品中规则的律动。
4.美学上指使声音谐和的法则。
分類:
韵律
声韵
韵和
和节
节律
均匀
平仄
格式
押韵
《漢語大詞典》:
讲律(講律)
讲宣佛教戒律。 南朝 梁 慧皎
《
高僧传·明律·智称
》
:“遇 颖公 於 兴皇 讲律, 称 諮决隐远,发言中诣。” 唐 道宣
《
续高僧传·义解三·法朗
》
:“就 大明寺 宝誌禪师 受诸禪法,兼听此寺 彖律师 讲律本文。” 唐
柳宗元
《南岳大明寺律和尚碑》
:“ 乾元 元年,又命 衡山 立‘毗尼藏’,詔选讲律僧七人,师应其数。”
分類:
佛教
教戒
戒律
《漢語大詞典》:
灰律
古代置芦苇灰于表示十二律的玉管内,每月当节气,中律的管内的灰就会自行飞出,以之占验时序,谓之“灰律”。 唐太宗
《正日临朝》
诗:“条风开献节,灰律动初阳。” 唐
方干
《早春》
诗:“正气纔随灰律变,残寒便被柳条欺。”参见“ 灰管 ”。
分類:
芦苇
十二律
玉管
管内
《漢語大詞典》:
灰管(灰琯)
亦作“ 灰琯 ”。
(1).古代候验节气变化的器具。以葭莩之灰置于律管,故名。
《
晋书·律历志上
》
:“又叶时日於晷度,效地气於灰管,故阴阳和则景至,律气应则灰飞。” 宋
梅尧臣
《和十一月八日圃人献小桃花》
之二:“丹艳已先灰管动,不由人力与栽培。”
(2).指时序;节候。 北周
庾信
《周大将军陇东郡公侯莫陈君夫人窦氏墓志铭》
:“风霜所及,灰琯遂侵。”
《陈书·宣帝纪》
:“灰琯未周,凯捷相继,拓地数千,连城将百。” 唐
刘禹锡
《代谢冬衣表》
:“灰琯屡移,尘露无补。”
分類:
时序
节气
节候
器具
葭莩
律管
《漢語大詞典》:
律风(律風)
《
汉书·律历志上
》
:“至治之世,天地之气合以生风;天地之风气正,十二律正。” 颜师古 注引 孟康 曰:“律得风气而成声,风和乃律调也。”后因以“律风”指和风。
《乐府诗集·郊庙歌辞五·唐祀圆丘乐章》
:“烂云普洽,律风无外。”
分類:
和风
《漢語大詞典》:
律院
僧徒讲解戒律的房舍。泛指寺院。 唐 欧阳詹 有
《同诸公过福先寺律院宣上人房》
诗。 明 冯梦龙
《智囊补·上智··张文懿公》
:“ 张文懿公 时为 广东路 都曹,请曰:‘臣所部皆穷困,乞以最上律院改充。’”
分類:
僧徒
讲解
戒律
房舍
寺院
《漢語大詞典》:
盗律(盜律)
惩办盗贼的法律。 汉
王充
《
论衡·谢短
》
:“礼言昏礼,律言盗律,何?” 刘盼遂 集解:“昏礼为礼之首章,盗律为律之首章。”
《
晋书·刑法志
》
:“盗律有还赃畀主。”
《魏书·刑罚志》
:“州处 张回 ,专引盗律,检 回 所犯,本非和掠,保证明然,去盗远矣。今引以盗律之条,处以和掠之罪,原情究律,实为乖当。”
分類:
惩办
盗贼
法律
《漢語大詞典》:
通律
通晓诗律。 唐
元稹
《酬乐天江楼夜吟稹诗因成三十韵》
:“思鄙寧通律,声清遂扣玄。”
分類:
通晓
诗律
《漢語大詞典》:
嶰律
(1). 嶰 管吹奏的音律。 宋
苏轼
《送家安国教授归成都》
诗:“鸣呼应 嶰 律,飞舞集 虞 廷。”
(2).嶰竹所制的律管。对箫、笛等管乐器的美称。
《宋史·乐志八》
:“ 嶰 律吹莩,彝尊奠酒。”参见“ 嶰谷 ”、“ 嶰竹 ”。
分類:
竹所
吹奏
律管
音律
管乐器
《漢語大詞典》:
律纪(律紀)
纪律。 汪东
《革命今势论》
第三:“去年 萍 醴 之师,今岁 钦 廉 之役,无西无东,皆濡丹染墨,以为纪载,赞嘆其军律纪之整肃,比于 清 军则为远过。”
分類:
纪律
《國語辭典》:
律条(律條)
拼音:
lǜ tiáo
泛指法律条文。《西游记》第一九回:「你且去看看律条,打进大门而入,该个杂犯死罪哩!」明。焦竑《玉堂丛语。卷四。纂修》:「洪武元年正月,《大明令》刊修,……二十二年八月,更定《大明律》,初命本院同刑部官将比年律条参考折衷,以类编附,曰名例律,附于断狱下。」
分類:
法律
法则
律条
条文
规律
守则
《漢語大詞典》:
律则(律則)
犹律条。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
《太平天囯·贼情汇纂·伪律》
:“又伪 燕王 秦日纲 所出告示,亦载应斩罪多款,谓之律则。”
分類:
律条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