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29,分36页显示  上一页  4  5  6  7  8  10  11  12  13 下一页
词典(续上)
试律
僧律
五律
葭律
风律
童律
穷律
诹律
邹子律
述律
酒律
律切
律家
律动
常律
《漢語大詞典》:试律(試律)
(1).封建时代科举考试以律义为内容出试题,叫“试律”。新唐书·选举志上:“凡明法,试律七条、令三条,全通为甲第,通八为乙第。”宋史·选举志一:“八年,进士、诸科始试律义十道,进士免帖经。明年,惟诸科试律,进士復帖经。”
(2).即试帖诗。 严复 《救亡决论》:“超俗之士,厌製艺则治古文词;恶试律则为古今体。” 姚华 《论文后编》:“排律之长者,韵可累百,是为长排,短则六韵,试律用之。”参见“ 试帖诗 ”。
《漢語大詞典》:试帖诗(試帖詩)
诗体名。源于 唐 代,受“帖经”、“试帖”影响而产生,为科举考试所采用。其诗大都为五言六韵或八韵的排律,以古人诗句或成语为题,冠以“赋得”二字,并限韵脚。 清 代试帖诗,格式限制尤严,内容大多直接或间接歌颂皇帝功德,并须切题。 郭沫若 《李白与杜甫·杜甫的门阀观念》:“长达四十韵、四百字,故称其‘鲲鲸喷迢递’(有如长鲸大鲲,喷出的水气长远)。这是 唐 人应试诗的新形式,后人称为‘试帖诗’。” 鲁迅 《朝花夕拾·阿长与〈山海经〉》:“只有他书多,而且特别。制艺和试帖诗,自然也是有的。”
《漢語大詞典》:僧律
佛教戒律。 唐 白居易 《二月一日作赠韦七庶子》诗:“今春入道场,清浄依僧律。” 唐 严维 《赠别至弘上人》诗:“年老从僧律,生知解佛书。” 宋 范成大 《读白傅洛中老病后诗戏书》诗:“我老乃多戒,颇似僧律缚。”
《國語辭典》:五律  拼音:wǔ lǜ
一种诗体。即五言律诗。一首八句,每句五字,双数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一韵到底,不能换韵,中间两联须对仗。
《漢語大詞典》:五言律诗(五言律詩)
诗体之一。形成于 唐 初。每句五字,每首八句,双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用平声韵,一韵到底,不可转韵。每句平仄有一定的格式。中间两联必须对仗。 宋 严羽 沧浪诗话·诗法:“律诗难於古诗……七言律诗难于五言律诗。”亦省称“ 五言律 ”、“ 五律 ”。 宋 严羽 沧浪诗话·考证:“又有五言律三首……亦非 太白 之作。”红楼梦第四八回:“你且把他的五言律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百二十首老 杜 的七言律。” 清 赵翼 陔馀丛考·五七律排:“ 沈约 《八咏诗》……已全是五律。” 毛泽东 《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我对五言律,从来没有学习过,也没有发表过一首五言律。”
《漢語大詞典》:葭律
亦称“ 葭管 ”。 装有葭莩灰的律管。乐府诗集·郊庙歌辞五·唐明堂乐章:“葭律肇启隆冬,苹藻攸陈饗祭。” 唐 黄滔 《投翰长赵侍郎》诗:“吹成暖景犹葭律,引上纤萝在岳松。” 明 朱鼎《玉镜台记·赏雪》:“灰飞葭管,新阳渐破严寒。” 俞锷 《醉歌行》:“葭管灰飞愁破云,春魂欲返天犹醺。”参见“ 葭灰 ”。
分類:葭莩律管
《國語辭典》:葭灰  拼音:jiā huī
一种古代占气候的方法。以葭莩之灰,置于律管以占。《幼学琼林。卷一。岁时类》:「冬至到而葭灰飞,立秋至而梧叶落。」
《漢語大詞典》:风律(風律)
(1).指音律。亦比喻风教律令。管子·宙合:“君失音则风律必流,流则乱败。” 三国 魏 曹丕 《答繁钦书》:“然后修容饰粧,改曲变度,斯可谓声协鐘石,气应风律。” 章炳麟 《驳中国用万国新语说》:“余闻风律不同,视五土之宜,以分其刚柔、侈敛。”
(2).古代的一种占卜的方法。三国志·魏志·管辂传“明年二月卒,年四十八”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管辰 《管辂别传》:“昔 京房 虽善卜及风律之占,卒不免祸,而 輅 自知四十八当亡,可谓明哲相殊。”参见“ 风角 ”。
《韵府拾遗 质韵》:童律
古岳渎经:大禹治水,获淮涡水神,名无支祈,颈伸百尺,力踰九象。禹授之童律,不能制;授之乌木田,不能制;授之庚辰,能制。
《韵府拾遗 质韵》:穷律(穷律)
王褒诗:岁晚悲穷律。
《漢語大詞典》:诹律(諏律)
查考经律。 唐 韩愈 《郓州溪堂诗》:“公暨宾赞,稽经諏律。”
分類:查考
《漢語大詞典》:邹子律(鄒子律)
同“ 邹律 ”。 宋 黄庭坚 《赠送张叔和》诗:“ 张侯 温如 邹子 律,能令阴谷黍生春。”《剪灯新话·滕穆醉游聚景园记》:“愿吹 邹子 律,幽谷发阳春。”
《漢語大詞典》:述律
辽 姓。辽史·后妃传有 太祖 淳钦皇后 述律氏 。
分類:太祖皇后
《漢語大詞典》:酒律
行酒令的规章。 唐 罗隐 《广陵妖乱志》:“ 广陵 为歌鐘之地,富商大贾,动逾百数。 璜 明敏善酒律,多与羣商游。” 南唐 王周 《公居》诗:“无愁干酒律,有句入诗评。” 清 钱谦益 《后饮酒》诗之七:“我欲定酒律,讯彼醉乡叟。”
《國語辭典》:律切  拼音:lǜ qiè
文章的格律及音切。《新唐书。卷二○一。文艺传上。杜审言传。赞曰》:「甫又善陈时事,律切精深,至千言不少衰,世号『诗史』。」
《漢語大詞典》:律家
指研究佛教经义的人。 清 恽敬 《〈楞伽经〉续书后》:“夫知之体,宏深浩渺如是。若於能之体尺寸推之,必有可敌《楞伽》斯义者,而惜乎律家所言不能尽也。”
《國語辭典》:律动(律動)  拼音:lǜ dòng
有规律、节奏的运动或变动。如:「一年四季的律动,温带地区,最为明显。」
《漢語大詞典》:常律
(1).指诗词的一般格律。 宋 叶适 《〈徐斯远文集〉序》:“诗险而肆,对面崖壑,咫尺千里,操捨自命,不限常律。天下以 杜甫 为师,始黜 唐 人之学。”
(2).通常的规则或法律。《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九:“法上虽是如此,但你孝行可嘉,志气堪敬,不可以常律相拘!”
分類:法律格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