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西汉人。父本长水胡人,律生长于汉。武帝时,与协律都尉李延年善。以延年荐,出使匈奴。使还,会延年家被收,惧并诛而逃降匈奴。匈奴重用之,以为丁灵王。苏武使匈奴被拘,律往说降,被斥骂。又谗杀汉降将李广利。昭帝时,死于匈奴。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21 【介绍】: 十六国时鲜卑族拓跋部首领。拓跋沙漠汗孙。大破匈奴铁弗部,西兼乌孙故地,东吞勿吉以西,控弦上马将有百万。为拓跋猗㐌之妻所害。北魏道武帝天兴初,追尊为太祖平文帝。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一 弘法科
此云无垢眼。罽宾国人。沈鸷有志力。以苦行自律。弘毗尼。为龟兹学者之宗。龟兹陷。避地乌缠。闻罗什在长安。欲使胜品妙味。复沾东土。弘始八年。至关中。什敬礼如师。及什弃世。即引去。游寿春。译十诵本五十八卷。最后一诵。谓明受戒法。及诸成善法事。逐其义要。改名善诵。叉后赍住石涧。开为六十一卷。最后一诵。改为毗尼诵。故今犹二名存焉。又坐夏江陵之新寺。以汉言讲演无作妙本。盛行于时。慧观习其指要。为两卷。京师传写。纸为增价。终于石涧。寿七十七。为人眼青。时号青眼律师。
高僧传·卷第二 译经中
卑摩罗叉。此云无垢眼。罽宾人。沈靖有志力。出家履道苦节成务。先在龟兹弘阐律藏。四方学者竞往师之。鸠摩罗什时亦预焉。及龟兹陷没乃避地焉。顷之闻什在长安大弘经藏。又欲使毗尼胜品复洽东国。于是杖锡流沙冒险东入。以伪秦弘始八年达自关中。什以师礼敬待。叉亦以远遇欣然。及罗什弃世。叉乃出游关左。逗于寿春止石涧寺。律众云聚盛阐毗尼。罗什所译十诵本五十八卷。最后一诵谓明受戒法及诸成善法事。逐其义要名为善诵。叉后赍往石涧。开为六十一卷。最后一诵改为毗尼诵。故犹二名存焉。顷之南适江陵于辛寺夏坐开讲十诵。既通汉言善相领纳。无作妙本大阐当时。析文求理者其聚如林。明条知禁者数亦殷矣。律藏大弘叉之力也。道场慧观深括宗旨。记其所制内禁轻重。撰为二卷。送还京师。僧尼披习竞相传写。时闻者谚曰。卑罗鄙语。慧观才录。都人缮写纸贵如玉。今犹行于世为后生法矣。叉养德好闲弃諠离俗。其年冬复还寿春石涧卒于寺焉。春秋七十有七。叉为人眼青。时人亦号为青眼律师。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56—526 【介绍】: 南朝梁僧。晋陵无锡人,俗姓孟。少出家,住灵根寺,笃学无倦。后从安乐寺智称攻十诵。贫无衣物,乞食为生。梁武帝天监初以为都邑僧正。著有《出要律仪》。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二 弘法科(二)
生孟氏。晋陵无锡人。幼而聪颖。笃学无倦。年十一出家。住灵根寺依同寺僧修护。习经论。贫非乞丐。莫足自资。而劳苦摩所惮。晚从安乐寺智称律师。攻十诵。称尤谓其可以命家。语以义之折中者颇多。称没而超则独步京邑矣。时武皇帝方隆向佛乘。以为毗尼之学。定慧所阶。治身灭罪。职此之由。必使僧尼于五篇七聚。导意奖心。然恐部文广繁。临事难究。故于听览馀。隙略为出要律仪一十四卷。以行世。乃以超为都邑僧正。普通六年。诏于平等殿讲演。但举大纲。宣示宏指而已。时帝躬临禀受。仍集知事。及诸名德。众通道俗。使毋讥议。以陷愆尤。三旬便竟。四方胥悦。七年冬卒于天竺所住寺。寿七十一。诏令有司疏慰。备威仪。送葬钟山开善寺。
续高僧传·卷第二十一 明律上
释法超。姓孟氏。晋陵无锡人也。十一出家住灵根寺。幼而聪颖笃学无倦。从同寺僧护修习经论。而雅有深思。幽求讨击学论归仰。贫无衣食乞丐自资。心性柔软劳苦非虑。晚从安乐寺智称专攻十诵。致名命家语其折衷者。数过二百。自称公殁后独步京邑。中岁废业颇失鸿绪。后复缀讲众重殷矣。帝谓律教乃是象运攸凭。觉慧阶渐。治身灭罪之要。三圣由之而归。必不得门如闭目夜行。常惧蹈诸坑堑。欲使僧尼于五篇七聚导意奖心。以超律学之秀。敕为都邑僧正。庶其弘扇有徒。仪表斯立。武帝又以律部繁广临事难究。听览馀隙遍寻戒检。附世结文。撰为一十四卷。号曰出要律仪。以少许之词网罗众部。通下梁境并依详用。普通六年。遍集知事及于名解。于平等殿敕超讲律。帝亲临座听受成规。以众通道俗。恐陷于愆目。但略举刚要宣示宏旨。三旬将满文言便竟。所以导扬秘部弘悟当机。遂得四众移心朝宰胥悦。至七年冬。卒于天竺住寺。春秋七十有一。天子下敕流慰。并令有司葬钟山开善寺墓。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31 【介绍】: 北魏北秀容川人。尔朱荣从父弟。为统军,从荣征伐,孝庄帝初,除安西将军、光禄大夫,累迁卫将军、左光禄大夫兼京畿大都督。荣死,赴晋阳。长广王元晔之立,以为太尉公、四面大都督,封常山王。与尔朱兆入洛,镇京师,聚敛无厌,百姓痛恨之。后与高欢战于韩陵,为高欢击败,被执,斩于都市。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78—529 【介绍】: 南朝梁南兰陵(今江苏常州)人,字彦瑜。萧惠开从子。少朗悟,有才辩。起家齐太学博士。与萧衍(梁武帝)等同为竟陵王萧子良“西邸八友”。入梁,累迁安西长史、江夏太守,官至侍中、特进、金紫光禄大夫。频莅大郡,不治产业,有阙则取,不以为嫌。性通脱。自称有音律、书、酒三好。年长,二事都废,唯书籍不衰。有《汉书文府》、《齐梁拾遗》等,均佚。
全梁文·卷二十四
琛字彦瑜,视素族弟。齐永明中,为太学博士,历郡主簿,举秀才,迁司徒记室,进右长史,出为晋熙王长史,行南徐州事,还兼少府乡尚书左丞。中兴初,为骠骑咨议,领录事,迁给事黄门侍郎。梁台建,为御史中丞。天监初,迁左庶子。出为宣城太守,征为卫尉卿,迁员外散骑常侍,除中庶子,出为平西内史、江夏太守,迁安西长史、南郡太守,历护军长史太尉长史。又出为东阳太守。迁吴兴太守,普通初,征为宗正卿,迁左民尚书,领南徐州大中正、太子右卫率。徙度支尚书、左骁骑将军、领军将军,转秘书监后军将军,迁侍中。大通中,为金紫光禄大夫,加特进。中大通元年,为云麾将军、晋陵太守,改授侍中特进,卒。谥曰平子,有《皇览抄》二十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88—567 【介绍】: 北齐朔州敕勒部人。本名敦,字阿六敦。善骑射,行兵用匈奴法,望尘识马步多少,嗅地知军度远近。六镇起事时,随破六韩拔陵。后降魏,授第二领民酋长。秋朝京师,春还部落,号曰“雁臣”。从尔朱荣击葛荣、元显,以功加镇南大将军。尔朱兆等作乱,金随高欢起兵。屡立战功,为北齐开国勋臣。官至左丞相、封咸阳郡王。子孙为公侯,女为后妃,一门贵显。性质直,不识字。尝奉高欢命以鲜卑语唱《敕勒歌》,此歌因传世。卒谥武。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东魏太安人。世为部落酋长。初从尔朱兆入洛,有战功。后归高欢。东魏孝静帝天平中,除大都督。袭克夏州。孝静帝兴和初官东夏州刺史,卒于州,年三十六。
斛律平 朝代:北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齐朔州敕勒部人。斛律金兄魏宣武帝景明中,释褐殿中将军。孝明帝正光末,六镇起事,从大将军尉宾北讨。被俘,逃依其弟金于云州。又归尔朱荣,袭父爵第一领民酋长。后以都督从高欢起兵。进固安县侯,行肆州刺史。历燕州、济州刺史。高洋建北齐。以贪污除名。孝昭帝皇建初,累功封定阳郡公,拜护军。后为青州刺史。
斛律羡 朝代:北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72 【介绍】: 北齐朔州敕勒部人,字丰乐。斛律金次子。善射。初为高澄开府参军事。武成帝河清中,官幽州刺史。后主天统初,于北边大设守备以御突厥。武平元年,进封荆山郡王。后其兄斛律光被杀,同被害。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15—572 【介绍】: 北齐朔州敕勒部人,字明月。斛律金长子。工骑射,初为侯景部下,后事高欢。称“射雕手”。高澄为世子时,光为亲信都督。北齐时历位太子太保尚书令。屡败周师,高湛河清三年,大败尉迟迥于芒山、高纬武平元年,破宇文桀于宜阳。周人惧惮之,以功拜左丞相。后被祖珽所谗,高纬疑之,被杀。
全北齐文·卷七
光字明月,朔州敕勒部人,左丞相金子。神武擢为都督,迁征虏将军、卫将军,封永乐县子,进爵为伯。齐受禅,加开府仪同三司,别封西伯县子,除晋州刺史,历朔州刺史,加特进,乾明初除晋州刺史,皇建初进爵钜鹿郡公,大宁初除尚书右仆射太子太保,河清中为司空,迁司徒,进太尉,又封冠军县公,天统初转大将军,除太保,袭父金爵咸阳王,别封武德郡公,迁太傅,武平中又封中山郡公,加右丞相、并州刺史,拜左丞相,又别封清河郡公,为祖珽所谮诛。周武入邺,追赠上柱国、崇国公。
僧法愿 朝代:南北朝末隋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24—587 【介绍】: 隋僧。西河人,俗姓任。性机警通达,求法无怠。后专精律部,众与之谈对,言辞锋锐,罕有匹敌,因称之谓“律虎”。北齐时为大庄严寺、石窟寺上座。入隋,敕为并州大兴国寺主。尝为所得律本制义疏,今唯存《四分一本》十卷,《是非钞》二卷。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九 持志科
生河西之任氏。性警达。颇高尚。不偶侪侣。夙以白衣。东游邺都。齐昭玄大统法上。与语奇之。因摄受而薙落焉。于是周行讲席。求法无怠。而仰踪波离。专工律部。凡东夏所传。皆制义疏。妙会异同。立破诸家百有馀计。时号之为律虎焉。至于断处事途。多从文相。商度结正。佥议攸归。诏充大庄严石窟二寺上座。及隋受禅。又诏主并州大兴国寺。频登纲管。御众有方。论者美之。开皇七年六月二十二日。唱灭于所居寺。寿六十有四。建塔葬于城之隅。所著唯四分是非钞。仅存两卷。馀并散失。弟子道行龛等。足以承统亢宗。名重当世。
续高僧传·卷第二十一 明律上
释法愿。姓任。西河人也。性警达颇自高上。而拔致穷玄不偶侪侣。东观道化遂达邺都。形厕白衣言扬缁服。齐昭玄大统法上。嘉其神慧与语终朝。深通志梗。因摄而剃落。日赐幽奥。横励时伦。乃恣其游博。愿勇思风驰周行讲席。求法无怠问道新奇。后乃仰踪波离专经律部网罗佛治舟径僧猷。自东夏所传四部律本。并制义疏。妙会异同。当有齐之盛。律徒飙举。法正一部各竞前驱。云公创叙纲模。晖上删其纤芥。法愿霜情启旦孤映群篇。挫拉言初流威灭后。所以履历谈对众皆杜词。故得立破众家。百有馀计。并莫敢当其锋锐也。时以其彭亨罕敌。号之为律虎焉。至于断处事途。多从文相商度结正。佥义攸归乃下敕召为大庄严石窟二寺上座。皇隋受命。又敕任并州大兴国寺主。频登纲管善御大众。化移前政实济济焉。以开皇七年六月二十二日。终于所住。春秋六十有四。葬于并城之西。建塔崇范。所制律疏。惟四分一本十卷是非钞两卷见存。馀并零失。有弟子道行者。器局淹和亲传师授。善机悟明控引。谈述疏旨不坠厥宗。每至讲散身导学徒。绕于愿塔致敬而返。及春秋至节此例恒修。今年八十有馀。犹铺疏旨摘示诸测隐。时又有沙门道龛。资学于愿。执教赴行学望最优。成进初心弘持独秀。为时叹美。而素尚竞肃遵若文宗。才有违忤即不参隶。故说戒序引有言。唱白之者既无正制号为非法。虽初从众侣。后必重张。乃出郭结界。更说新本。斯亦贞梗之严令也。太为剋峭未是伦通。至今此部犹多滞结云。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齐太安人。斛律羌举子。少聪敏机悟,频历显职。后主武平末为侍中,封义宁王,知内省事,典外兵、骑兵机密。时朝纲日乱,不贪秽者唯孝卿一人。入周,任纳言上士。入隋,文帝开皇中位太府卿,卒于民部尚书。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96—667 【介绍】: 唐僧。润州丹徒人,一说湖州长城人,俗姓钱。高祖武德中,依智首法师习律。后入终南山,居白泉寺,与处士孙思邈结交。世称为“南山律师”,遂为律宗三派之一“南山宗”创始人。长安西明寺初就,诏充上座。敕与玄奘法师译经,负责润文。懿宗时,追谥澄照。著述甚多,有《集古今佛道论衡》、《广弘明集》、《续高僧传》、《大唐贞观内典录》、《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四分律拾毗尼义钞》等。
全唐文·卷九百九
道宣俗姓钱氏。丹徒人。一云长城人。其先出自广陵太守让之后。父申。陈吏部尚书。九岁依智頵律师出家。年十六从智首律师受具。隋大业中。西明寺初就。诏充上座。龙朔中住京兆崇义寺。乾封二年卒。年七十二。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四 传宗科
姓钱氏。丹徒人。一云长城人。广陵太守让之后。考申陈吏部尚书。母梦月贯怀而娠。又梦梵僧语之曰。汝所娠者。即梁之僧祐。僧祐即南齐之僧护也。宜从出家。崇树释教。九岁能文辞。十五岁习诸经律。十六岁出家。依智頵律师。受业日严寺。弱冠感舍利现宝函中。隋大业间。从智首律师受具。武德中。仍习律焉。才听一过。即欲脩禅。頵师呵曰。夫适遐自迩。因微知章。脩舍有时。功愿须满。未宜遽去律也。久之乃始习定慧于终南山之仙掌谷。所居乏美饮。或过而指其地曰。此可以井。凿之。仅深尺馀。而水足用。后因寺之。而号以白泉。俄徙崇义精舍。又徙丰德寺。尝独坐。神人告曰。清官村故净业寺地也。构而居之。可以成道。又筑辟而徙焉。贞观中。隐于沁部之云室山中。在终南时。群龙化为男女之形。以礼谒。沙弥或顾盻。起妄念者。龙怒将攫搏之。寻悔吐毒井中。及去戒宣。且勿汲。乃封闭至今云。时处士孙思邈。与宣游林下密甚。会天早。西域僧请于朝。结坛祈雨昆明池上。昆明池水。日缩数尺。宣夜方行道。忽有老人。状颇仓卒。前拜曰。弟子昆明池龙也。无雨盖天数。初非弟子所敢为。今胡僧将取弟子所守之宝。而欺天子以祈雨。是使弟子。命在旦夕。惟和尚慈悲加护。宣曰。胡僧虽贪。而杀吾类也。岂相扼哉。孙先生仁者。汝往求救。庶几其怜汝而救矣。老人扣思邈。如宣指。思邈曰。吾闻昆明池龙宫。有神方三十首。能以予我。当汝救也。老人曰。此帝命不许辄传。事急矣。固何所吝。顷之方至。思邈谓老人曰。汝还无惧。自尔池水大涨。竟数日溢岸。 若其他有送异华。而久不变香色者。有送季孟梨柰果。而味异世间者。有送物一包曰棘林香者。至于筑坛。而长眉之僧谈论。足跌而年少之士扶持。传祇桓图经。致佛牙舍利。天童左右给侍。天人往来议论。其显化冥感可思议哉。西明寺成。充上座。与三藏奘公翻译。例送舍利。建塔扶风无忧王寺。皆奉诏。撰法门文记。广弘明集。续高僧传。三宝录。羯磨戒疏。行事钞。义钞等。二百二十馀卷。乾封二年十月三日。安坐而化。寿七十二。腊五十二。窆于坛谷石室。宣平生三衣皆苧。一食唯菽。杖锡以行。敷具而坐。三果梵僧赞曰。自佛灭后。像法住世。行毗尼者。唯师一人而已。咸通十年。诏谥澄照。塔号净光。
宋高僧传·卷第十四 明律篇第四之一
释道宣。姓钱氏。丹徒人也。一云长城人。其先出自广陵太守让之后。洎太史令乐之。撰天文集占一百卷。考讳申。府君陈吏部尚书。皆高矩令猷周仁全行。盛德百代君子万年。母娠而梦月贯其怀。复梦梵僧语曰。汝所妊者即梁朝僧祐律师。祐则南齐剡溪隐岳寺僧护也。宜从出家崇树释教云。凡十二月在胎。四月八日降诞。九岁能赋。十五厌俗诵习诸经。依智頵律师受业。洎十六落发。所谓除结非欲染衣。便隶日严道场。弱冠极力护持专精。克念感舍利现于宝函。隋大业年中从智首律师受具。武德中依首习律。才听一遍方议修禅。頵师呵曰。夫适遐自迩因微知章。修舍有时功愿须满。未宜即去律也。抑令听二十遍。已乃坐山林行定慧。晦迹于终南仿掌之谷。所居乏水。神人指之穿地尺馀。其泉迸涌。时号为白泉寺。猛兽驯伏每有所依。名华芬芳奇草蔓延。随末徙崇义精舍。载迁丰德寺。尝因独坐。护法神告曰。彼清官村故净业寺。地当宝势道可习成。闻斯卜焉。焚功德香行般舟定。时有群龙礼谒。若男若女化为人形。沙弥散心顾盻邪视。龙赫然发怒将搏攫之。寻追悔吐毒井中。具陈而去。宣乃令封闭。人或潜开往往烟上。审其神变或送异华一奁。形似枣华大如榆荚。香气馝馟数载宛然。又供奇果季孟梨柰。然其味甘其色洁。非人间所遇也。门徒尝欲举阴事。先是潜通。以定观根随病与药。皆此类者。有处士孙思邈。尝隐终南山与宣相接。结林下之交。每一往来议论终夕。时天旱。有西域僧于昆明池结坛祈雨。诏有司备香灯供具。凡七日池水日涨数尺。有老人夜诣宣求救。颇形仓卒之状。曰弟子即昆明池龙也。时之无雨乃天意也。非由弟子。今胡僧取利于弟子。而欺天子言祈雨。命在旦夕。乞和尚法力加护。宣曰。吾无能救尔。尔可急求孙先生。老人至思邈石室冤诉再三云。宣律师示我故敢相投也。邈曰。我知昆明池龙宫有仙方三十首。能示余余乃救尔。老人曰。此方上界不许辄传。今事急矣。固何所吝。少选捧方而至。邈曰。尔速还无惧胡僧也。自是池水大涨数日溢岸。胡僧术将尽矣。无能为也。及西明寺初就。诏宣充上座。三藏奘师至止。诏与翻译。又送真身往扶风无忧王寺。遇敕令僧拜等上启朝宰。护法又如此者。撰法门文记广弘明集续高僧传三宝录羯磨戒疏行事钞义钞等二百二十馀卷。三衣皆纻一食唯菽。行则杖策坐不倚床。蚤虱从游居然除受。土木自得固己亡身。尝筑一坛。俄有长眉僧谈道知者。其实宾头卢也。复三果梵僧礼坛。赞曰。自佛灭后像法住世兴发毗尼唯师一人也。乾封二年春冥感天人来谈律相。言钞文轻重仪中舛误。皆译之过非师之咎。请师改正。故今所行著述多是重修本是也。又有天人云。曾撰祇洹图经。计人间纸帛一百许卷。宣苦告口占。一一抄记上下二卷。又口传偈颂号付嘱仪。十卷是也。贞观中曾隐沁部云室山。人睹天童给侍左右。于西明寺夜行道足跌前阶有物扶持履空无害。熟顾视之乃少年也。宣遽问。何人中夜在此。少年曰。某非常人。即毗沙门天王之子那吒也。护法之故拥护和尚。时之久矣宣曰。贫道修行无事烦太子。太子威神自在。西域有可作佛事者。愿为致之。太子曰。某有佛牙宝掌虽久头目犹舍。敢不奉献。俄授于宣。宣保录供养焉。复次庭除有一天来礼谒。谓宣曰。律师当生睹史天宫。持物一苞云。是棘林香。尔后十旬安坐而化。则乾封二年十月三日也。春秋七十二。僧腊五十二。累门人窆于坛谷石室。其后树塔三所。高宗下诏令崇饰图写宣之真。相匠韩伯通塑缋之。盖追仰道风也。宣从登戒坛及当泥曰。其间受法传教弟子可千百人。其亲度曰大慈律师。授法者文纲等。其天人付授佛牙。密令文纲掌护持去崇圣寺东塔。大和初丞相韦公处厚。建塔于西廊焉。宣之持律声振竺乾。宣之编修美流天下。是故无畏三藏到东夏朝谒。帝问自远而来得无劳乎。欲于何方休息。三藏奏曰。在天竺时常闻西明寺宣律师秉持第一。愿往依止焉。敕允之。宣持禁竖牢扪虱以绵纸裹投于地。三藏曰。扑有情于地之声也。凡诸密行或制或遮良可知矣。至代宗大历二年敕此寺三纲。如闻彼寺有大德道宣律师。传授得释迦佛牙及肉舍利。宜即诣右银台门进来。朕要观礼。至十一年十月敕每年内中出香一合。送西明寺故道宣律师堂。为国焚之祷祝。至懿宗咸通十年。左右街僧令霄玄畅等上表乞追赠。其年十月敕谥曰澄照。塔曰净光。先所居久在终南。故号南山律宗焉。天宝元载灵昌太守李邕。会昌元年工部郎中严厚本各为碑颂德云。 系曰。律宗犯即问心。心有虚实故。如未得道。起覆想说则宜犯重矣。若实有天龙来至我所而云。犯重招谤还婆罗汉同也。宣屡屡有天之使者。或送佛牙或充给使。非宣自述也。如遣龙去孙先生所。岂自言邪。至于乾封之际。天神合沓或写祇洹图经付嘱仪等。且非寓言于鬼物乎。君不见十诵律中诸比丘尚扬言。目连犯妄。佛言。目连随心想说无罪。佛世犹尔。像季嫉贤斯何足怪也。又无畏非开元中者。贞观显庆已来莫别有无畏否。
神僧传·卷第六
释道宣。姓钱氏。丹徒人也。初母妊而梦月贯其怀。复梦梵僧语云。汝所妊者即梁朝僧祐律师。祐则南齐剡溪隐岳寺僧护也。宜从出家。既弱冠极力护持专精克念。感舍利现于宝函。乃晦迹于终南仿掌之谷。所居之水神人指之。穿地尺馀其泉迸涌。时号为白泉寺。猛兽驯伏每有所依。名花芬芳奇草蔓延。隋末迁丰德寺。尝因独坐。护法神告曰。彼清官村故净业寺。地当宝势道可习成。闻斯卜焉。焚功德香行般若舟定。时有群龙礼谒。若男若女化为人形。沙弥散心顾盻邪视。龙赫然发怒将搏攫之。寻追悔吐毒井中。具陈而去。宣乃令封闭。人或潜开往往烟上。审其神变或送异花一奁。形似枣花大如榆荚。香气馝(蒲必切)馞(蒲骨切)数载宛然。又供奇果李杏梨柰。然其味甘其色洁非人间所遇也。门徒尝欲举阴事。先是潜通。以定观根随病与药。皆此类也。宣尝筑一坛。俄有长眉僧谈知道者。复三果梵僧礼坛。赞曰。自佛灭后像法住世兴发唯师一人也。乾封二年春冥感天人来谈律相。言钞文轻重仪中舛误皆译之过非师之罪。请师改正。故今所行著述多是重修本是也。又有天人云。曾撰祇洹图经。计人间纸帛一百许卷是也。贞观中曾隐沁部云室山。人睹天童给侍左右于西明寺夜行道足趺前阶有物扶持履空无害。熟顾视之乃少年也。宣遽问何人中夜在此。少年曰。某非常人即毗沙门天王之子那吒也。护法之故拥护和尚。时之久矣。宣曰。贫道修行无事烦太子。太子威神自在。西域有可作佛事者。愿为致之。太子曰。某有佛牙宝掌虽久头目犹舍。敢不奉献。俄授于宣。宣保銶供养焉。复次庭除有一天来礼谒。谓宣曰。律师当生睹史天宫持物一包云。是棘林香。尔后十旬安坐而化。乾封二年十月三日也。春秋七十二。僧腊五十二。
高僧摘要·化高僧摘要卷四
姓钱。丹徒人。其先出自广陵太守让之后。盛德百代。母娠而梦月贯怀。复梦梵僧语曰。汝所妊者。即梁朝僧祐律师。南齐剡溪隐岳寺僧护也。宜从出家。四月八日降诞。九岁能赋十五厌俗。诵习诸经。依智頵律师受业。十六落发。日严道场。专精克念。感舍利现于宝函。隋大业年中。从智首律师受具。习律才听一遍。方议修禅。頵师呵曰。夫适遐自迩。因微知章。修舍有时。功愿须满。未宜即去律也。抑令听二十遍已。乃坐山林行定慧。晦迹于终南仿掌之谷。所居乏水。神人指之。穿地尺馀。其泉迸涌。时号为白泉寺。猛兽驯伏。每有所依。名华芬芳。奇草蔓延。隋末徙崇义精舍。载迁丰德寺。尝因独坐。护法神告曰。彼清宫村。故净业寺地。道可习成。闻斯卜焉。焚功德香。行般舟定。时有群龙礼谒。若男若女。化为人形。沙弥散心。顾盻邪视。龙赫然发怒。将搏攫之。寻追悔。吐毒井中。宣知封闭。人或潜开。往往烟上。审其神变。或送异华一奁。形似枣华。大如榆荚。香气馝馟。又供奇果。梨柰。味甘色洁。非人间所遇也。有处士孙思邈。常隐于终南山。与宣相接。结林下之交。每一往来。议论终夕。时天旱。有西域僧。于昆明池。结坛祈雨。诏有司备香灯供具。凡七日。池水日涨数尺。有老人夜诣宣求救。颇形仓卒之状。曰弟子。即昆明池龙也。时之无雨。乃天意也。非由弟子。今西僧取利于弟子。而欺天子言祈雨。命在旦夕。乞法力加护。宣曰。吾无能救尔。尔可急求孙先生。老人至思邈石室。冤诉再三。云宣律师示我。故敢相投也。邈曰。我知昆明池龙宫。有仙方三十首。示余。余乃救尔。老人曰。此方上界。不许辄传。今事急矣。固何所吝。少选。捧方而至。邈曰。尔速还。无惧番僧也。自是池水大涨。数日溢岸。西僧术尽。及西明寺初就。诏宣充上座。三藏奘师至止。诏与翻译。贞观中。于西明寺行道。足跌。前有物扶持。履空无害。熟视之。乃少年也。宣遽问。何人。中夜在此。少年曰。某非常人。即毗沙门天王之子那吒也。护法之故。拥护久矣。宣曰。贫道修行。无事烦太子。太子威神。自在西域。有可作佛事者。愿为致之。太子曰。某有佛牙宝掌。俄授于宣。宣保录供养焉。复次庭除。有一天来。礼谒。谓宣曰。律师当生睹史天宫。持物一苞。云是棘林香。后十旬安坐而化。门人窆于坛谷石室。其后树塔三所。高宗下诏。令饰图写宣之(宣著续高僧传)。
安住律仪
【三藏法数】
谓众生若能摄身口意业,安住净戒,则于杀盗淫妄等诸律仪,悉无毁犯,此为有依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