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968,分65页显示 上一页 36 37 38 39 40 42 43 44 45 下一页
毗婆娑律
急急如律令
持律
律
律之四名
律之二部
律之三大部
律五论
律衣
律行
律宗
律宗两家
律宗三家
律法
佛类词典(续上)
苾刍律仪毗婆娑律
急急如律令
持律
律
律之四名
律之二部
律之三大部
律五论
律衣
律行
律宗
律宗两家
律宗三家
律法
苾刍律仪
【佛学大辞典】
(术语)苾刍应受持之戒律。即二百五十之具足戒也。
【佛学常见辞汇】
比丘所应受持的戒律,即二百五十条之具足戒。
(术语)苾刍应受持之戒律。即二百五十之具足戒也。
【佛学常见辞汇】
比丘所应受持的戒律,即二百五十条之具足戒。
毗婆娑律
【佛学大辞典】
(书名)善见律毗婆沙之异名。
(书名)善见律毗婆沙之异名。
急急如律令
【佛学大辞典】
(术语)本是汉朝官符所用者。后巫者以为咒语。演密钞二曰:「且如此方言言,亦有显言,有咒语如急急如和律令等,咒火不烧。咒疟令停,盖作咒用,不同显言。」
(术语)本是汉朝官符所用者。后巫者以为咒语。演密钞二曰:「且如此方言言,亦有显言,有咒语如急急如和律令等,咒火不烧。咒疟令停,盖作咒用,不同显言。」
持律
【佛学大辞典】
(术语)保持戒律而不犯也。宝积经八十二曰:「谁是持律,谁持阿含。」注维摩经三曰:「优婆离,秦言上首。弟子中持律第一。」戒疏一上曰:「由律师持律故,佛法住世五千年。」
【佛学常见辞汇】
受持戒律。
【佛学次第统编】
保持戒律而不犯也,宝积经曰:「谁是持律,谁持阿含。」
(术语)保持戒律而不犯也。宝积经八十二曰:「谁是持律,谁持阿含。」注维摩经三曰:「优婆离,秦言上首。弟子中持律第一。」戒疏一上曰:「由律师持律故,佛法住世五千年。」
【佛学常见辞汇】
受持戒律。
【佛学次第统编】
保持戒律而不犯也,宝积经曰:「谁是持律,谁持阿含。」
律
【佛学大辞典】
(术语)梵语优婆罗叉Uparaks!a,译曰律,毗尼Vinaya。译曰律者,义翻也(毗尼之正译曰灭,或调伏)。律犹言法,禁制之法也。又诠量,诠量罪之轻重也。大乘义章一本曰:「律者,外国名优婆罗叉,此翻名律。解释有二:一就教论,二就行辨。若当就教,诠量名律。若当就行,调伏名律。毗尼之教诠此律行,故称为律。又生律行,故复名律。」同七曰:「禁制之法,名之为律,律犹法也。」止观四曰:「律者,诠量轻重,分别犯不犯。」行事钞资持记上一之一曰:「律者,梵云毗尼,华言称律。今约戒疏统括诸文不出三义:初言律者法也,(中略)二云律者分也,(中略)三云律字安聿,聿者笔也。」同中一之二曰:「通禁制止名律。」
【佛学常见辞汇】
制止作恶的法则。
(术语)梵语优婆罗叉Uparaks!a,译曰律,毗尼Vinaya。译曰律者,义翻也(毗尼之正译曰灭,或调伏)。律犹言法,禁制之法也。又诠量,诠量罪之轻重也。大乘义章一本曰:「律者,外国名优婆罗叉,此翻名律。解释有二:一就教论,二就行辨。若当就教,诠量名律。若当就行,调伏名律。毗尼之教诠此律行,故称为律。又生律行,故复名律。」同七曰:「禁制之法,名之为律,律犹法也。」止观四曰:「律者,诠量轻重,分别犯不犯。」行事钞资持记上一之一曰:「律者,梵云毗尼,华言称律。今约戒疏统括诸文不出三义:初言律者法也,(中略)二云律者分也,(中略)三云律字安聿,聿者笔也。」同中一之二曰:「通禁制止名律。」
【佛学常见辞汇】
制止作恶的法则。
律之四名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毗尼,译曰灭。新称毗奈耶Vinaya,译曰调伏。二木叉,译曰解脱,新称波罗提木叉Pra%timoksa,译曰别解脱。三尸罗Sila,译曰戒,四优婆罗叉Upalaks!a,译曰律。此四者异名同体。见大乘义章一本。
(名数)一毗尼,译曰灭。新称毗奈耶Vinaya,译曰调伏。二木叉,译曰解脱,新称波罗提木叉Pra%timoksa,译曰别解脱。三尸罗Sila,译曰戒,四优婆罗叉Upalaks!a,译曰律。此四者异名同体。见大乘义章一本。
律之二部
【佛学大辞典】
(名数)窟内部(上座部),窟外部(大众部)即小乘根本之二部也。
(名数)窟内部(上座部),窟外部(大众部)即小乘根本之二部也。
律之三大部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三大部)
(名数)(参见:三大部)
三大部
【佛学大辞典】
(名数)玄义十卷,文句十卷,止观十卷。为天台之三大部。三大部补注序曰:「玄、文、止观,共三十卷,时人谓之三大部。」释门正统三曰:「所谓玄义释题,止谈化意。文句解经,但事消文。至于止观,方谈行法。故教在玄文,行在止观,意令行解相济,成我自心。是故三部相须缺一不可。」【又】律有三大部。(参见:三大五部)。
(名数)玄义十卷,文句十卷,止观十卷。为天台之三大部。三大部补注序曰:「玄、文、止观,共三十卷,时人谓之三大部。」释门正统三曰:「所谓玄义释题,止谈化意。文句解经,但事消文。至于止观,方谈行法。故教在玄文,行在止观,意令行解相济,成我自心。是故三部相须缺一不可。」【又】律有三大部。(参见:三大五部)。
律五论
【佛学大辞典】
(名数)律宗所依之五部论。如毗尼母论,摩得勒论,善见论,萨婆多论,明了论是也。
(名数)律宗所依之五部论。如毗尼母论,摩得勒论,善见论,萨婆多论,明了论是也。
律衣
【佛学大辞典】
(衣服)守小乘戒律之人所著之法衣也,一一之制度依戒律而作。
(衣服)守小乘戒律之人所著之法衣也,一一之制度依戒律而作。
律行
【佛学大辞典】
(术语)戒律之行也。维摩经方便品曰:「虽为白衣,奉持沙门清净律行。」
【佛学常见辞汇】
戒律的实行。
(术语)戒律之行也。维摩经方便品曰:「虽为白衣,奉持沙门清净律行。」
【佛学常见辞汇】
戒律的实行。
律宗
【佛学大辞典】
(流派)戒律为三藏三学之一,通于诸宗,而唐南山道宣特依五部律中之四分律弘通戒律,故称之曰律宗。即四分律宗也。四分律者,佛灭后百年依昙无德罗汉而成别部,支那传译之,至唐之南山而大成。
【佛学常见辞汇】
专门修持戒律的宗派,以唐时南山道宣为初祖。
(流派)戒律为三藏三学之一,通于诸宗,而唐南山道宣特依五部律中之四分律弘通戒律,故称之曰律宗。即四分律宗也。四分律者,佛灭后百年依昙无德罗汉而成别部,支那传译之,至唐之南山而大成。
【佛学常见辞汇】
专门修持戒律的宗派,以唐时南山道宣为初祖。
律宗两家
【佛学大辞典】
(流派)一疏家,法砺之旧疏也。二钞家,南山之行事钞也。
(流派)一疏家,法砺之旧疏也。二钞家,南山之行事钞也。
律宗三家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相州日光寺之法砺,造四分律疏十卷,号为旧疏,宗依成实论。嵩山之定宾,作饰宗记十卷,解释之。二终南山之道宣,作四分行事钞三卷,宗依大乘唯识。三西太原寺东塔之怀素,造四分开宗记十卷(又曰开四分律宗记),号为新疏,盛斥前之二宗,宗依说一切有部。此三家在唐代各立异义,门叶互争,此名律之三宗。
(名数)一相州日光寺之法砺,造四分律疏十卷,号为旧疏,宗依成实论。嵩山之定宾,作饰宗记十卷,解释之。二终南山之道宣,作四分行事钞三卷,宗依大乘唯识。三西太原寺东塔之怀素,造四分开宗记十卷(又曰开四分律宗记),号为新疏,盛斥前之二宗,宗依说一切有部。此三家在唐代各立异义,门叶互争,此名律之三宗。
律法
【佛学大辞典】
(术语)戒律之法也。
(术语)戒律之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