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征 → 徵征”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征验(徵驗)
(1).证据;事实根据。 汉
刘歆 :“今上所考视,其为古文旧书,皆有徵验,外内相应,岂苟而已哉!”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檄移》:“ 钟会
《檄蜀》,徵验甚明; 桓公
《檄胡》,观衅尤切。”
(2).应验;证实。 宋 徐铉
《稽神录·建州狂僧》:“ 建州 有僧,不知其名,常如狂人,其所言动,多有徵验。” 清
张惠言 《丁小疋〈郑氏易注后定〉序》:“余往尝疑 郑君 笺
《诗》,以婚期尽仲夏以前,於经无所徵验。” 黄人
《〈清文汇〉序》:“一代无文,则一代学术思想,非附见於削青者,皆将晦翳澌熄而无可徵验,兹可恫焉。”
《漢語大詞典》:明徵
明显的征验;明证。
《书·胤征》:“圣有謩勋,明徵定保。” 孔 传:“徵,证;保,安也。圣人所谋之教训,为世明证,所以定国安家。” 唐 薛用弱
《集异记·邢曹进》:“吁!西方圣人,恩祐显灼,乃若是之明徵也。” 严复
《救亡决论》:“既设之后,虽学生年有出入,尚未闻培成何才,更不闻如何器使,此则北洋练兵练将,不用西法之明徵。”
《漢語大詞典》:不雠(不讎,不讐)
亦作“不仇”。
(1).不回答。
《诗·大雅·抑》:“无言不讎,无德不报。” 朱熹 集传:“讎,答。”
(2).不相等。
《新唐书·信安王李袆传》:“ 褘 功多,执政害之,赏不讎,为当时所恨。”
(3).无征验;不实。
《汉书·郊祀志上》:“ 五利 妄言见其师,其方尽,多不讎。” 颜师古 注:“讎,应当也。不讎,无验也。”
《明史·宦官传二·陈奉》:“奸人訐奏,语多不讐。”
(4).不售。
《逸周书·小开》:“汝恭闻不命,贾粥不讐,谋,念之哉!” 朱祐曾 校释:“讐、售古今字。” 汉
贾谊 《新书·春秋》:“酤家不讎其酒,屠者罢列而归。”
《漢語大詞典》:所验(所驗)
征验,根据。
《韩非子·南面》:“言无端末,辩无所验者,此言之责也。”
《漢語大詞典》:端下
古代星相家所称的一种妖星名,常用以征验各种灾祸。
《晋书·天文志中》:“天美、天欃、天杜、天麻、天林、天蒿、端下,皆辰星所生也。出以壬寅日,有两黑方在其旁。”
《隋书·天文志中》:“端下星生斗宿中。”
《宋史·天文志五》:“端下,辰星所生也,出以壬寅日,有两黑方在其旁,见则为水、旱、兵、丧、饥、乱。”
《漢語大詞典》:明征(明徵)
明显的征验;明证。
《书·胤征》:“圣有謩勋,明徵定保。” 孔 传:“徵,证;保,安也。圣人所谋之教训,为世明证,所以定国安家。” 唐 薛用弱
《集异记·邢曹进》:“吁!西方圣人,恩祐显灼,乃若是之明徵也。” 严复
《救亡决论》:“既设之后,虽学生年有出入,尚未闻培成何才,更不闻如何器使,此则北洋练兵练将,不用西法之明徵。”
《漢語大詞典》:贵验(貴驗)
谓日后当显贵的征验。
《新唐书·方技传·袁天纲》:“ 张行成 、 马周 见,曰:‘ 马君 伏犀贯脑,背若有负,贵验也。近古君臣相遇未有及公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