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征 → 徵征”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关市(關市)
(1).位于交通要道的市集。周礼·天官·大宰:“七曰关市之赋。” 贾公彦 疏:“王畿四面皆有关门,及王之市廛二处。” 宋 苏辙 《御试制策》:“凡今百姓所为,一物以上,莫不有税。茶、盐、酒、铁、关市之征,古之所无者,莫不并行。” 郭沫若 《十批判书·古代研究的自我批判》:“然而涓涓之水,后来成了江河,和私田不能不取赋一样,关市也就不能不征税了。”
(2). 汉 代专指设在边境上的互市市场。魏书·临淮王谭传:“ 汉 与胡通,亦立关市。” 曹禺 《王昭君》第二幕:“昨夜 匈奴 骑兵,突然袭击,放兵抢劫 汉 朝商队,将货物一扫而空,又乘风纵火,将关市烧毁。”
(3).指关市的征税。逸周书·大聚:“泉深而鱼鳖归之,草木茂而鸟兽归之,称贤使能、官有材而士归之,关市平商贾归之。”新唐书·崔融传:“时有司议关市,行人尽征之。” 宋 王安石 《酬王詹叔奉使江东访茶法利害见寄》诗:“已云困关市,且復搔林藪。”
(4).指边境上的通商。史记·匈奴列传:“ 孝景帝 復与 匈奴 和亲,通关市,给遗 匈奴 ,遣公主,如故约。”资治通鉴·汉高后四年:“有司请禁关市铁器。” 胡三省 注:“ 汉 於边关与蛮夷通市,谓之关市。” 曹禺 《王昭君》第二幕:“﹝他﹞坚决主张与 汉 和亲,与 汉 朝通关市,研究 汉 朝的文治,归顺 汉 朝。”
(5).指掌管关市的官吏。韩非子·内储说上:“关市乃大恐,而以 嗣公 为明察。”资治通鉴·周赧王三十二年:“﹝ 衞嗣君 ﹞又使人过关市,赂之以金,既而召关市,问有客过与汝金,汝回遣之;关市大恐。” 胡三省 注:“此盖赂掌关市之官。周礼:司关掌国货之节,以联门市,司货贿之出入者,掌其治禁与其征廛;司市掌市之治教政刑,量度禁令。 战国 之时,合为一官。”
《漢語大詞典》:榷税
征税。 明 张居正 《赠水部周汉浦榷竣还朝序》:“ 荆州 榷税,视他处最少。” 清 周亮工 《寿汪生伯六十序》:“细民千里贸易,利止錙銖,比加榷税,苦不聊生。”
分類:征税
《漢語大詞典》:敛缗(斂緡)
征税。 唐 元稹 《酬乐天东南行诗一百韵》:“敛緡偷印信,传箭作符繻。”
分類:征税
《國語辭典》:不正  拼音:bù zhèng
偏斜、不端正。如:「心术不正」、「胎位不正」。
《漢語大詞典》:漕司
亦称“ 漕运司 ”。 管理催征税赋、出纳钱粮、办理上供以及漕运等事的官署或官员。 北宋 称转运司, 南宋 称漕司, 元 代称漕运司。 宋 陈亮 《上孝宗皇帝第一书》:“财归於漕司,而兵各归於郡。”宋史·选举志二:“ 淳祐 元年, 淮 南诸州郡岁有兵祸,士子不得以时赴乡试,且漕司分差试官,路梗不可径达。” 元 危素 《元海运志》:“﹝ 至元 ﹞二十五年,内外分置漕运司二。” 清 钱大昕 十驾斋养新录·帅漕宪仓:“帅、宪、仓一人而已,漕则一路或有两三人,曰转运使,曰转运副使,曰转运判官,皆漕司也。”
《國語辭典》:存留  拼音:cún liú
保存、留下。《西游记》第四一回:「菩萨念动真言,把净瓶攲倒,将那一海水,依然收去,更无半点存留。」《儒林外史》第二一回:「一切买卖、赊欠、存留,都是你自己主张。」
《漢語大詞典》:协济(協濟)
(1).同心协力,互相支持。 宋 邵伯温 《闻见前录》卷十三:“更相调护,协济於朝。” 宋 周密 齐东野语·端平襄州本末:“且诸将不能协济,反自相忌嫉。”
(2).友援;救济;接济。 明 徐渭 《贺兵侍江公擢户书启》:“转餉 关 中 ,伫待 萧何 之协济。”续资治通鉴·元世祖至元二六年:“协济户十八万,自入籍至今十三年,止输半赋。”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欧人之中国观》:“而各省亦以款项协济中央。”
(3).旧时地方政府按中央命令将所征税款协助其他地方政府的部分。 清 顾炎武 《郡县论七》:“若尽一县之入用之而犹不足,然后以他县之赋益之,名为协济。” 清 周素园 《贵州民党痛史·军政府财政纪要》:“ 贵州 夙号贫国,然协济实惠,亦祇承平时有之。”参见“ 协餉 ”、“ 协解 ”。
《國語辭典》:税务(稅務)  拼音:shuì wù
与税捐有关的各种事务。
《漢語大詞典》:科降
谓减少征税数额。宋史·食货志上六:“﹝ 端平 元年﹞八月,以 河南 州军新復,令 江 淮 制置大使司科降米麦一百万石振济。”宋史·理宗纪四:“﹝ 宝祐 四年九月﹞甲寅,监察御史 朱熠 言……边郡则有科降支移,内地则欠经常纳解,欲宽民力,必汰冗员。”
《漢語大詞典》:税物
应征税的物品。周礼·天官·大宰“七曰关市之赋” 唐 贾公彦 疏:“关上以货出入有税物。”宋史·食货志下八:“都城物价未平,凡税物,权更蠲税一年。”
《國語辭典》:榷茶  拼音:què chá
自唐朝以后,政府对茶叶所实施的课税、管制、专卖措施。见《新唐书。卷五四。食货志四》。
《漢語大詞典》:税场(税場)
征税的场所。 宋 陆游 入蜀记卷三:“过 雁翅夹 ,有税场,居民二百许家。”宋史·食货志下八:“七年,罢诸路承买土产税场。”
分類:征税场所
《漢語大詞典》:头会(頭會)
谓按人数征税。 章炳麟 《訄书·述图》:“近世以地概丁,而后王之法,治以头会。”参见“ 头会箕敛 ”。
《國語辭典》:头会箕敛(頭會箕斂)  拼音:tóu huì jī liàn
比喻税赋苛刻。《史记。卷八九。张耳陈馀传》:「北有长城之役,南有五岭之戍,外内骚动,百姓罢敝,头会箕敛,以供军费,财匮力尽,民不聊生。」北周。庾信〈哀江南赋〉:「头会箕敛者,合从缔交,锄耰棘矜者,因利乘便。」也作「头会箕赋」。
《國語辭典》:无籍(無籍)  拼音:wú jí
1.没有户籍,没有固定的住所和职业。《聊斋志异。卷一○。胭脂》:「先是,巷中有毛大者,游手无籍。」
2.无赖、流氓。明。邵璨《香囊记》第三六出:「孺人,这般无籍,如何对付他。」《醒世恒言。卷二○。张廷秀逃生救父》:「我的女儿从小娇养起来,若嫁你恁样无籍,有甚出头日子!」也作「无藉」。
《漢語大詞典》:税亩(税畝)
我国古代按土地面积向田主征税的赋税制度。《公羊传·宣公十五年》:“税亩者何?履亩而税也。” 宋 孙奕 《履斋示儿编·税亩丘甲田赋》:“ 宣公 之初税亩,讥其始什二而税也。” 明 刘基 《初税亩蝝生饥大有年》:“税亩者公田之外,又履其餘亩而取之,是为什而取二矣。”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一编第四章第六节:“农夫耕种公田,不能同时供应军役,战争随时可以发生,公田也就随时有荒芜的危险,废除公田制改为按亩收税的税亩制,显然对领主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