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征 → 徵征”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國語辭典》:粮长(糧長)  拼音:liáng zhǎng
职官名。明代所置乡官,掌管钱粮赋税的事务,多由富户充任。《明史。卷七八。食货志二》:「粮长者,太祖时,令田多者为之,督其乡赋税。」《醒世恒言。卷二○。张廷秀逃生救父》:「江西南昌进贤县,有一人姓张名权,其祖上原是富家,报充了个粮长。」
《漢語大詞典》:例课(例課)
按常规征收的税赋。 明 田汝成 《幽怪录·五通神》:“﹝五通神﹞日夜喧闹,如争竞状,知库人不得安息,酒客亦不敢登饮,例课甚亏,无可奈何。”
《漢語大詞典》:强征
强迫征收为公共事业;尤指用强征入伍的方法征召。例如:强征海员。
行使权力征用(如为公或紧急使用)例如:强征过路的汽车去追赶。
《漢語大詞典》:派征(派徵)
摊派征收。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史九:“盖各里派徵钱粮,譬如本户该徵白银十两,但纳串二三两与粮里,收去银三四两,则粮里絶不敢至其家催办矣。”《清会典事例·户部·计屯贴运》:“赤军四百八十名,按名派徵运费银一两三钱三分。”
《漢語大詞典》:起捐
征收捐税。 清 钱泳 《履园丛话·救荒·公督私藏法》:“有田有舖之家,既经起捐登簿,簿上须註明总结米若干石,总结钱若干千,其总簿存於公家收存。” 清 柯悟迟 《漏网喁鱼集》:“又有红粉税,即火药,亦要挨户硬捐。又按田起捐,每亩捐钱五十文。”《文明小史》第九回:“捐局是奉旨设立的,他们不开市倒有限,他们不起捐,就是违背朝廷的旨意。”
分類:征收捐税
《漢語大詞典》:捐项(捐項)
(1).旧指捐官缴纳的款项。《清会典事例·吏部·处分例》:“各督抚遇有侵吞捐项之员,自行查明参奏,即免其议处。”
(2).指政府征收的捐款。 许地山 《危巢坠简·街头巷尾之伦理》:“他看是个‘街知事’,然而除掉捐项、指挥汽车和跟洋车夫捣麻烦以外,一概的事情都不知。”
《漢語大詞典》:藉敛(藉斂)
征收税赋。藉,通“ 籍 ”。管子·宙合:“厚藉敛于百姓,则万民懟怨。”荀子·君道:“故藉敛忘费,事业忘劳。”
分類:征收税赋
《漢語大詞典》:稽征
检查征收。 清 薛福成 《筹洋刍议》四:“如是则华人不以苛歛为苦,而所经各卡,节节稽征,洋税不能偷漏。”《人民日报》1955.7.10:“税务机关和工商行政部门应该加强税收的稽征和管理工作。”
分類:检查征收
《漢語大詞典》:课征(課征)
征收赋税。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三编第六章第二节:“ 曹操 把调加以固定化,按户征收绵绢,由地方官吏平定各家貲产,作为课征的标准。”
《漢語大詞典》:课引(課引)
征收盐税。 清 梁章钜 退庵随笔·政事三:“滨海之民无所得食,必出於贩私。贩私则课引必滞,引滞则商疲。”
分類:征收盐税
《漢語大詞典》:课订(課訂)
征收赋税。订,赋税。《陈书·宣帝纪》:“州郡县长明加甄别,良田废村,随便安处。若輒有课订,即以扰民论。”
《漢語大詞典》:课草(課草)
征收柴草。晋书·冯跋载记:“ 弘 乃密严人课草十束,畜火伏兵以待之。”
分類:征收柴草
《國語辭典》:易知由单(易知由單)  拼音:yì zhī yóu dān
官吏在徵收钱粮以前,按田地等级应收若干的数目,列单刊印,发给纳粮的人,让他们容易知道应缴的数目的通知书,称为「易知由单」。
《國語辭典》:印花税(印花稅)  拼音:yìn huā shuì
一种对特种凭證,以贴用政府特制的印花税票,所课徵的租税。根据印花税法的规定,营业发票、银钱收据、买卖动产契据、承揽契据及典卖、让售及分割不动产契据等均需于凭證书立或交付时缴交印花税。
《漢語大詞典》:折征(折徵)
旧时谓实物赋税折价征收银钱。宋史·食货志上二:“本路蚕桑数少,而金价颇低。今折徵,绢估少而伤民,金估多而伤官。” 明 王琼 《双溪杂记》:“旧额漕运 南京 米四百餘万石,俱改折徵每石银二钱五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