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征 → 徵征”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起请(起請)
(1).征召;起用。亦指征召、起用的旨意、诏令。 唐 白居易 《重和元少尹》:“南宫起请无消息,朝散何时得入衔?” 唐 元稹 《中书省议举县令状》:“朝廷将欲渐去其弊,所以特设举荐之科,明詔既行,起请寻下,有司再议釐革,何以取信於人?”
(2).奏请,上奏。 宋 范仲淹 《奏乞重定战功赏格》:“臣等窃见用兵以来,战阵行赏,逐处起请,所见各异。” 宋 苏轼 《申三省起请开湖六条状》:“今来有合行起请事件,谨具画一如左。” 宋 周煇 《清波杂志》卷六:“刱比较酒务及收头子牙契等钱,号经制钱,以助军费。 宣和 末, 陈亨伯 宣 起请也。”
(3).起动,烦请。《水浒传》第三九回:“ 晁盖 听罢大惊,便要起请众头领点了人马,下山去打 江州 。”
(4).起身相请。 明 冯梦龙 《梦磊记·钦拿朱勔》:“[生]我又不是犯人,怎么跪你?[丑起请介]这等,请坐了。”
(2).奏请,上奏。 宋 范仲淹 《奏乞重定战功赏格》:“臣等窃见用兵以来,战阵行赏,逐处起请,所见各异。” 宋 苏轼 《申三省起请开湖六条状》:“今来有合行起请事件,谨具画一如左。” 宋 周煇 《清波杂志》卷六:“刱比较酒务及收头子牙契等钱,号经制钱,以助军费。 宣和 末, 陈亨伯 宣 起请也。”
(3).起动,烦请。《水浒传》第三九回:“ 晁盖 听罢大惊,便要起请众头领点了人马,下山去打 江州 。”
(4).起身相请。 明 冯梦龙 《梦磊记·钦拿朱勔》:“[生]我又不是犯人,怎么跪你?[丑起请介]这等,请坐了。”
《國語辭典》:辟召 拼音:bì zhào
因才高名重受人荐举,而被徵召授以职位。《后汉书。卷二七。郑均传》:「常称病家廷,不应州郡辟召。」《文献通考。卷三九。选举考一二》:「以乡举里选循序而进者,选举也;以高才重名躐等而升者,辟召也。」
《漢語大詞典》:辟除(闢除)
(1).开辟。指打开通路。 汉 焦赣 《易林·屯之兑》:“道路辟除,南至 东辽 , 卫子 善辞,使国无忧。”
(2).特指开道。《明史·陈选传》:“士民数万号泣遮留,使者辟除乃得出。”
(3).谓开垦荒地。 郭沫若 《盲肠炎·不读书好求甚解》:“农人说是在为国辟除草莱,工人说是在为国殖产兴邦。”
(1).打扫;扫除。《管子·心术上》:“故馆不辟除,则贵人不舍焉。故曰不洁则神不处。”
(2).引申为驱除。《荀子·成相》:“ 禹 有功,抑下鸿,辟除民害逐 共工 。”
(3).祛除;禳除。 汉 应劭 《风俗通·祀典·杀狗磔邑四门》:“今人杀白犬以血题门户,正月白犬血辟除不祥,取法於此也。” 三国 魏 曹植 《大墙上蒿行》:“驳犀标首,玉琢中央。帝王所服,辟除凶殃。”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顺星》:“十三日至十六日,由堂奥以至大门,燃灯而照之,谓之散灯花,又谓之散小人。亦辟除不祥之意也。”
(4).征聘授官。《周礼·地官·胥》:“自胥师以及司稽皆司市所自辟除也。”《后汉书·百官志一》:“ 汉 初掾史辟,皆上言之,故有秩比命士。其所不言,则为百石属。其后皆自辟除,故通谓百石云。” 宋 陆游 《蜡弹省札》:“七品以下听便宜辟除。”
(5).芟除(杂草)。 清 唐孙华 《治圃》诗之二:“辟除去荒秽,雍土培污洼。”
(1).开垦。 三国 魏 曹丕 《登城赋》:“平原博敞,中田闢除,嘉麦被垄,缘路带衢。”
(2).开发。 康有为 《大同书》丁部:“就优胜劣败天演之理论之,则我 中国 之南,旧为 三苗 之地,而为我 黄帝 种神明之裔所闢除。”
(2).特指开道。《明史·陈选传》:“士民数万号泣遮留,使者辟除乃得出。”
(3).谓开垦荒地。 郭沫若 《盲肠炎·不读书好求甚解》:“农人说是在为国辟除草莱,工人说是在为国殖产兴邦。”
(1).打扫;扫除。《管子·心术上》:“故馆不辟除,则贵人不舍焉。故曰不洁则神不处。”
(2).引申为驱除。《荀子·成相》:“ 禹 有功,抑下鸿,辟除民害逐 共工 。”
(3).祛除;禳除。 汉 应劭 《风俗通·祀典·杀狗磔邑四门》:“今人杀白犬以血题门户,正月白犬血辟除不祥,取法於此也。” 三国 魏 曹植 《大墙上蒿行》:“驳犀标首,玉琢中央。帝王所服,辟除凶殃。”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顺星》:“十三日至十六日,由堂奥以至大门,燃灯而照之,谓之散灯花,又谓之散小人。亦辟除不祥之意也。”
(4).征聘授官。《周礼·地官·胥》:“自胥师以及司稽皆司市所自辟除也。”《后汉书·百官志一》:“ 汉 初掾史辟,皆上言之,故有秩比命士。其所不言,则为百石属。其后皆自辟除,故通谓百石云。” 宋 陆游 《蜡弹省札》:“七品以下听便宜辟除。”
(5).芟除(杂草)。 清 唐孙华 《治圃》诗之二:“辟除去荒秽,雍土培污洼。”
(1).开垦。 三国 魏 曹丕 《登城赋》:“平原博敞,中田闢除,嘉麦被垄,缘路带衢。”
(2).开发。 康有为 《大同书》丁部:“就优胜劣败天演之理论之,则我 中国 之南,旧为 三苗 之地,而为我 黄帝 种神明之裔所闢除。”
《漢語大詞典》:蒲帛
(1).蒲车与束帛。古代作为征召贤者之礼。《文选·桓温〈荐谯元彦表〉》:“若 秀 蒙蒲帛之徵,足以镇静頽风,轨训嚣俗。” 吕延济 注:“古之徵贤者,皆以束帛之礼、蒲裹车轮而徵之。”《宋书·江夏文献王义恭传》:“若以蒲帛之聘,感以大伦之美,庶投竿释褐,飜然来仪,必能毗燮九官,宣赞百揆。”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海叙不遇》:“ 光化 中,执政议以蒲帛徵,传闻之,復辟为从事。”
(2).借指征聘;征召。 唐 卢照邻 《释疾文·粤若》:“屡下蒲帛之书。”
(2).借指征聘;征召。 唐 卢照邻 《释疾文·粤若》:“屡下蒲帛之书。”
《國語辭典》:招隐(招隱) 拼音:zhāo yǐn
1.徵召隐居的人出仕。如《楚辞》有「招隐士」篇。唐。高适 〈留别郑三韦九兼洛下诸公〉诗:「幸逢明盛多招隐,高山大泽徵求尽。」
2.招人归隐。如晋左思、陆机有「招隐诗」。唐。骆宾王 同辛簿简仰酬思玄上人林泉诗四首之一:「闻君招隐地,髣髴武陵春。」
2.招人归隐。如晋左思、陆机有「招隐诗」。唐。骆宾王 同辛簿简仰酬思玄上人林泉诗四首之一:「闻君招隐地,髣髴武陵春。」
《漢語大詞典》:追锋车(追鋒車)
古代一种轻便的驿车,因车行疾速,故名。《晋书·舆服志》:“追锋车,去小平盖,加通幰,如軺车,驾二。追锋之名,盖取其迅速也,施於戎阵之间,是为传乘。”《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髦传》“於是復命讲《礼记》” 裴松之 注引 晋 傅畅 《晋诸公赞》:“以 望 在外,特给追锋车,虎賁卒五人,每有集会, 望 輒奔驰而至。”《宋书·五行志二》:“会帝疾篤,急召之,乃乘追锋车东渡河。”亦省称“ 追锋 ”。 唐 王维 《谢集贤学士表》:“急贤之旨,欲赐追锋。” 明 唐顺之 《副总兵马芳芳陷虏中十二年而归在虏中亦称为骁将》:“斫残右臂方挥刃,殪尽追锋未释冰。”
《漢語大詞典》:王良
(1). 春秋 时之善驭马者。《孟子·滕文公下》:“昔者 赵简子 使 王良 与 嬖奚 乘,终日而不获一禽, 嬖奚 反命曰:‘天下之贱工也。’或以告 王良 , 良 曰:‘请復之。’强而后可,一朝而获十禽, 嬖奚 反命曰:‘天下之良工也。’” 汉 王充 《论衡·率性》:“ 王良 登车,马不罢駑; 尧 舜 为政,民无狂愚。” 清 吴伟业 《又咏古》:“ 王良 御奔车,势逼 崦嵫 景。”
(2).喻识才者。 唐 曹唐 《病马五首呈郑校书》诗之五:“ 王良 若要相抬举,千里追风也不难。”
(3). 东汉 人,一次受朝廷征召,行至 荥阳 ,因病不能前进,乃往访其友,友人不肯见,曰:“不有忠言奇谋而取大位,何其往来屑屑不惮烦也?”遂拒之。事见《后汉书·王良传》。后用为因汲汲于仕宦而受友人讥笑的典实。 宋 刘克庄 《水调歌头·喜归》词:“客难 扬雄 拓落,友笑 王良 来往,面汗背芒寒。” 宋 刘克庄 《泌园春·三和林卿韵》词:“休休也,免 王良 友笑,屑往来忙。”
(4).星座名。《史记·天官书》:“汉中四星,曰天駟,旁一星,曰王良。” 张守节 正义:“王良五星,在奎北河中,天子奉御官也。”《晋书·天文志上》:“王良五星,在奎北,居河中。”
(2).喻识才者。 唐 曹唐 《病马五首呈郑校书》诗之五:“ 王良 若要相抬举,千里追风也不难。”
(3). 东汉 人,一次受朝廷征召,行至 荥阳 ,因病不能前进,乃往访其友,友人不肯见,曰:“不有忠言奇谋而取大位,何其往来屑屑不惮烦也?”遂拒之。事见《后汉书·王良传》。后用为因汲汲于仕宦而受友人讥笑的典实。 宋 刘克庄 《水调歌头·喜归》词:“客难 扬雄 拓落,友笑 王良 来往,面汗背芒寒。” 宋 刘克庄 《泌园春·三和林卿韵》词:“休休也,免 王良 友笑,屑往来忙。”
(4).星座名。《史记·天官书》:“汉中四星,曰天駟,旁一星,曰王良。” 张守节 正义:“王良五星,在奎北河中,天子奉御官也。”《晋书·天文志上》:“王良五星,在奎北,居河中。”
《漢語大詞典》:徵求
1.征收;求索。《穀梁传·桓公十五年》:“古者诸侯时献于天子,以其国之所有,故有辞让而无徵求。” 唐 杜甫 《又呈吴郎》诗:“已诉徵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宋 秦观 《进策·论议上》:“故 杨炎 变之以为两税之法,已而盗起兵兴,征求无节,法又大弊。” 明 何景明 《冬雨率然有二十韵》:“徵求皮肉尽,枯骨待削剥。”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轶闻·入相奇缘》:“性贪黷无厌,徵求财货,皇皇如不及。”
2.征召访求;征询。《后汉书·西南夷传·邛都夷》:“先以詔书告示三郡,密徵求武士。” 唐 高适 《留别郑三韦九兼洛下诸公》诗:“幸逢明圣多招隐,高山大泽徵求尽。”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一》:“ 宋氏 徵求,力倍功半。”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六·杼山集牒》:“凡天下图书之遗逸,贤才之隐滞,则承旨而徵求焉。” 巴金 《家》三十:“ 觉新 也奉了祖父的命令来征求 觉民 的意见。”
3.犹征逐。谓交往过从。 明 陈子龙 《分咏西京杂记得新丰》:“忆昔初从 丰 沛 游,少年屠狗相徵求。”
2.征召访求;征询。《后汉书·西南夷传·邛都夷》:“先以詔书告示三郡,密徵求武士。” 唐 高适 《留别郑三韦九兼洛下诸公》诗:“幸逢明圣多招隐,高山大泽徵求尽。”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一》:“ 宋氏 徵求,力倍功半。”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六·杼山集牒》:“凡天下图书之遗逸,贤才之隐滞,则承旨而徵求焉。” 巴金 《家》三十:“ 觉新 也奉了祖父的命令来征求 觉民 的意见。”
3.犹征逐。谓交往过从。 明 陈子龙 《分咏西京杂记得新丰》:“忆昔初从 丰 沛 游,少年屠狗相徵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