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彻田(徹田)
垦治田地。《诗·大雅·公刘》:“度其隰原,彻田为粮。” 毛 传:“彻,治也。” 孔颖达 疏:“彻为治,非税法之通名也。言治田为粮。”
分類:治田田地
《漢語大詞典》:鉴彻(鑑徹)
亦作“鉴彻”。 犹洞照。用作敬词。 唐 杜甫 《秋日荆南送石首薛明府辞满告别奉寄薛尚书颂德叙怀斐然之作三十韵》:“鑑彻劳悬镜,荒芜已荷锄。”一本作“ 鑑澈 ”。
分類:敬词
《漢語大詞典》:彻席(徹席)
人死的婉辞。 唐 李绛 《兵部尚书王绍神道碑》:“在位三岁,享龄七十有二,彻席於 长安 永乐里 之私第。”
分類:婉辞
《漢語大詞典》:彻备(徹備)
撤除防卫。南史·袁昂传:“ 元履 至宣旨, 昂 亦不请降,开门彻备而已。”
分類:撤除防卫
《漢語大詞典》:彻札(徹札)
亦作“ 彻扎 ”。 谓穿透铠甲。语出左传·成公十六年:“ 潘尫 之 党 与 养由基 蹲甲而射之,彻七札焉”。 唐 杨弘贞 《贯七札赋》:“望正鵠以进旅,奉弧矢之成列,然后彻札之人,庶验其工拙。” 宋 张耒 《鲁直惠洮河绿石研冰壶次韵》:“新编来如彻扎箭,劲笔更似划沙锥。”
分類:穿透铠甲
《漢語大詞典》:章彻(章徹)
显著;广泛流传。左传·昭公三十一年:“若艰难其身,以险危大人,而有名章彻,攻难之士,将奔走之。” 汉 徐干 中论·审大臣:“故君子不遇其时,则不如流俗之士声名章彻也。”
《漢語大詞典》:减彻(減徹)
犹裁减。后汉书·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每闻人飢,或达旦不寐,而躬自减彻,以救灾戹。”
分類:裁减
《漢語大詞典》:深彻
深刻透彻。例如:他对美学有较深彻的研究。
分類:深刻透彻
《國語辭典》:彻悟(徹悟)  拼音:chè wù
澈底明白了解。宋。陆游 初归杂咏诗七首之六:「老入鹓行方彻悟,一官何处不徒劳。」也作「澈悟」。
《漢語大詞典》:彻棘(徹棘)
撤除试院门前棘枝。谓科举考试发榜后解禁。后多借指考试事务完毕。旧五代史·周书·和凝传:“贡院旧例,放榜之日,设棘於门及闭院门,以防下第不逞者。 凝 令彻棘啟门,是日寂无喧者,所收多才名之士。” 明 郑若庸 《玉玦记·对策》:“明镜无尘,朱丝恒直,南宫里已看彻棘,英雄济济蹌蹌,多少青霄门客。” 清 秦朝釪 《消寒诗话》:“ 乾隆 甲午夏五,家小阮以试士抵 滁州 ,彻棘后,约游 醉翁亭 。”
《漢語大詞典》:迥彻(迥徹)
高远清澈。 宋 王谠 唐语林·豪爽:“﹝ 元宗 ﹞又尝製《秋风高》,每至秋空迥彻,纤埃不起,即奏之。”
分類:高远清澈
《漢語大詞典》:彻卷(徹卷)
毕卷。谓读竟全卷。 唐 柳宗元 《读书》诗:“临文乍了了,彻卷兀若无。”
《漢語大詞典》:彻昼(徹晝)
终日。 元 张翥 《大风时送友南城》诗:“彻昼风何急,避行陵树旁。”
分類:终日
《漢語大詞典》:远彻(遠徹)
谓响彻远方。《水浒后传》第二十回:“林子里一座大寺,殿阁嵯峨,鐘声远彻。”
分類:远方
《漢語大詞典》:彻县(徹縣)
亦作“ 彻悬 ”。 古代君王或卿大夫遇有灾患疾病,即撤去悬挂的钟磬之类乐器,表示不敢贪图逸乐。礼记·丧大记:“疾病,外内皆埽。君大夫彻县,士去琴瑟。”礼记·曲礼下:“大夫无故不彻县。”墨子·七患:“故凶饥存乎国,人君彻鼎食五分之五,大夫彻县。”资治通鉴·晋恭帝元熙元年:“今入岁已来,阴阳失序,风雨乖和;是宜减膳彻悬。” 胡三省 注:“悬,乐悬也,天子宫悬,诸侯轩悬。大荒,大札,天地有烖,国有大故,则减膳彻乐。”清史稿·高宗纪二:“戊子,詔以五月朔日食,行在彻悬,斋戒。”参见“ 彻乐 ”。
《漢語大詞典》:彻乐(徹樂)
(1).古代遇有灾患病故或天象变异时,帝王或卿大夫撤除乐器,以示忧戚。左传·襄公二十三年:“ 杞孝公 卒, 晋悼夫人 丧之, 平公 不彻乐,非礼也。”新唐书·高宗纪:“﹝ 总章 元年四月﹞丙辰,有彗星出于五车,避正殿,减膳,彻乐。”
(2).借指逝世。 宋 范仲淹 《宋故乾州刺史张公神道碑》:“虽享禄不薄,屡膺蕃庶之赏,彻乐之日,门中索然。”参见“ 彻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