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骈字类编》:下彻(下彻)
元史天文志前人欲就虚景之中考求真实或设望筒或置小表或以木为规皆取端日光下彻表面精云笈七签黄庭内景经上有章注太上元一九皇吐 三五七变洞观窈冥日月垂光下彻神庭使照六合太一黄宁
《漢語大詞典》:朝彻(朝徹)
(1).谓突然间悟达妙道。庄子·大宗师:“吾独守而告之,叁日而后能外天下;已外天下矣,吾又守之,七日而后能外物;已外物矣,吾又守之,九日而后能外生;已外生矣,而后能朝彻。” 陆德明 释文:“ 郭 司马 云:朝,旦也;彻,达妙之道。” 唐 皎然 《妙喜寺达公禅斋寄李司直公孙房都曹德裕从事方舟颜武康士骋四十二韵》:“我祖传六经,精义思朝彻。”
(2).谓早晨遍达各处。 唐 李华 《含元殿赋》:“天华爽霽,朗日朝彻。”
《漢語大詞典》:闻彻(聞徹)
谓闻名四方。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一:“此妇养姑十餘年,以孝闻彻。”
分類:闻名四方
《漢語大詞典》:彻膳(徹膳)
古代遇有灾患变异时,帝王撤减膳食,以示自责。《诗·大雅·云汉》“膳夫左右” 毛 传:“膳夫彻膳,左右布而脩。” 孔颖达 疏:“膳夫之官,减撤王之膳食。”后汉书·伏湛传:“夫一穀不登,国君彻膳;今民皆飢,柰何独饱?” 宋 沈括 梦溪笔谈·艺文二:“ 熙寧 六年,有司言日当蚀四月朔。上为彻膳,避正殿。”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十二》:“天子争臣七人而止,诸侯争臣五人而止。至於彻膳之宰,进善之旌,诽谤之木,敢諫之鼓……于以明目达聪,而元首良焉,股肱康焉。”
《漢語大詞典》:盍彻(盍徹)
《论语·颜渊》:“ 哀公 问於 有若 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 有若 对曰:‘盍彻乎?’”谓何不用 周 代十分抽一的税率。 有若 认为薄赋则民足,民足则君亦足。后因以“盍彻”指施行仁政。 宋 苏轼 《太常少卿赵瞻可户部侍郎制》:“爰自秩宗擢贰邦计,将使四方之人知予以耆老旧德居此官者,盖有盍彻之意焉。”
分類:何不税率
《骈字类编》:四彻(四彻)
宋史五行志政和后禁苑多为村居野店又聚珍禽野兽麀鹿驾鹅禽鸟数百实其中至宣和间每秋风夜静禽兽之音四彻宛若深山大泽陂野之间识者以为不祥 法苑珠林九河流迹策缊灵丘四彻中绳书藏群玉露徐陵傅大士碑四彻之中恒注甘 六旬之内常雨天酒
《漢語大詞典》:彻重(徹重)
谓撤去丧礼中暂代神主之物。礼记·檀弓下“ 周 主重彻焉” 汉 郑玄 注:“ 周 人作主,彻重埋之。”《孔子家语·曲礼子夏问》:“重,主道也, 殷 主缀重焉, 周 人彻重焉。” 王肃 注:“ 周 人作主彻重,就所倚处而治。”
《漢語大詞典》:彻旦(徹旦)
达旦,直至天明。文选·刘孝标〈广绝交论〉“ 班 尹 陶陶於永夕” 李善 注引东观汉记:“ 尹敏 与 班彪 相厚,每相与谈,常晏暮不食,昼即至冥,夜彻旦。” 宋 宋敏求 春明退朝录卷下:“终日沉饮,听 郑 卫 之声,与胡乐合奏,自昏彻旦,谓之聒帐。”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闽游日记前:“风雨彻旦,溪喧如雷。” 清 龚自珍 《己亥六月重过扬州记》:“惟窗外船过,夜无笙琶声,即有之,声不能彻旦。”
《国语辞典》:彻耳(彻耳)  拼音:chè ěr
充斥于耳。《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七:「王氏自在船尾,听得鼾睡之声彻耳,于时月光明亮如昼,仔细看看,舱里没有一个不睡沉了。」
分类:充斥
《國語辭典》:彻悬(徹懸)  拼音:chè xuán
彻去悬挂的乐器,表示戒惧不敢逸乐。《资治通鉴。卷一一八。晋纪四十。恭帝元熙元年》:「今入岁已来,阴阳失序,风雨乖和,是宜减膳彻悬。」
《漢語大詞典》:彻县(徹縣)
亦作“ 彻悬 ”。 古代君王或卿大夫遇有灾患疾病,即撤去悬挂的钟磬之类乐器,表示不敢贪图逸乐。礼记·丧大记:“疾病,外内皆埽。君大夫彻县,士去琴瑟。”礼记·曲礼下:“大夫无故不彻县。”墨子·七患:“故凶饥存乎国,人君彻鼎食五分之五,大夫彻县。”资治通鉴·晋恭帝元熙元年:“今入岁已来,阴阳失序,风雨乖和;是宜减膳彻悬。” 胡三省 注:“悬,乐悬也,天子宫悬,诸侯轩悬。大荒,大札,天地有烖,国有大故,则减膳彻乐。”清史稿·高宗纪二:“戊子,詔以五月朔日食,行在彻悬,斋戒。”参见“ 彻乐 ”。
《漢語大詞典》:彻俎(徹俎)
谓撤去祭祀时用以载牲的礼器。国语·鲁语下:“祭 悼子 , 康子 与焉,酢不受,彻俎不宴,宗不具不绎,绎不尽飫则退。” 韦昭 注:“祭毕彻俎,不与 康子 宴饮也。” 唐 韦述 《对归胙判》:“既而三献,彻俎,肆尸还。” 宋 曾巩 《贺元丰三年明堂礼毕大赦表》:“恩义两得其当,情文皆尽其详,彻俎云初,均釐甚广。”
《高级汉语词典》:云彻
像扫除残云那样干净彻底
《骈字类编》:雍彻(雍彻)
论语三家者以雍彻佾汉书礼乐志陪臣管仲季氏之属三归雍彻八 舞庭 班固东都赋尔乃食举雍彻太师奏乐
《高级汉语词典》:彻屋
拆除房屋
《漢語大詞典》:了彻(了徹)
(1).了悟,见心明性。 元 刘壎 《隐居通议·骈俪三》引 宋 聂子述 《上梁文》:“尻轮神马,徧从尘外遨游;心印法灯,尽向眼前了彻。”
(2).明白。 清 周亮工 《书影》卷四:“予谓二公之言,尚落拟议,不若廋辞之当下了彻也。”
分類:明白了悟